APP下载

肺心病血栓前状态与抗凝干预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5-10-26汤晶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肺心病血气肝素

汤晶晶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肺心病血栓前状态与抗凝干预治疗的效果研究

汤晶晶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目的 分析肺心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和抗凝干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6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A组和B组,A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B组患者采取抗凝干预治疗,另选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肺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凝血参数,对比A、B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肺心病患者的各凝血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经治疗后,A组患者的凝血参数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B组(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的凝血参数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对肺心病患者予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肺心病;抗凝治疗;血栓前状态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心脏病[1]。在临床中,根据患者起病急缓和病程长短,可将肺心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由于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患者的血液呈高凝或血栓前状态,且极易出现肺细小动脉血栓,影响预后[2]。本文选取我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6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肺心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和抗凝干预治疗方法和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很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在45~73岁,平均(57.26±2.67)岁,病程为1~8年,平均(3.62± 0.91)年。观察组23例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47~71岁,平均(56.59±2.83)岁,病程为1~9年,平均(3.71±0.9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选我院同期接收的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5~70岁,平均(55.28±3.18)岁。

1.2方法

1.2.1监测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以下几种监测:①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免疫试验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②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固相放免试验测定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③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g)和血浆凝血酶片段1+2(F1+2);④采用单抗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DD)。⑤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气。

1.2.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持续低流量吸氧、支气管解痉祛痰、抗感染、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抗凝干预治疗。皮下注射0.4 mL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厂家: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公司),一天两次,持续治疗10 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监测vWF、GMP-140、F1+2、Fg、DD,观察其变化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上述两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肺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凝血参数比较:经检测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的vWF、GMP-140、Fg、F1+2、DD分别为(0.59±0.21)mg/L、(78.25±26.75)mg/L、(5.16±0.87)g/L、(1.82±0.79)mmol/L、(3.11±1.09)mg/L;健康体检者则分别为(0.33±0.15)mg/L、(34.49±15.19)mg/L、(3.81±0.83)g/L、(0.80±0.42)mmol/L、(1.17±0.21)mg/L;两组间各凝血参数(vWF、GMP-140、Fg、F1+2、DD)的对比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肺心病患者经治疗后,A组患者各凝血分子和PaCO2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小(P>0.05),且凝血分子标志物未见明显改善。A组患者凝血参数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3 讨 论

肺心病不仅是单纯的心肺疾病,而且其血栓病的概念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3]。在本组研究中,将肺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反映肺心病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栓形成指标的vWF、 GMP-140、Fg、F1+2、DD均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P<0.05),这表明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而纤溶功能则出现减弱,由此可以诊断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据大量研究资料显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或血栓前状态,且往往伴随微血栓形成[4]。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肺心病过程中,需要检测患者的血凝参数,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抗凝干预治疗。

肺心病患者由于存在血液高凝倾向,再加上往往有血管内皮损伤和右心衰竭,进而造成患者体内血流瘀滞,极易合并肺动脉血栓[5-6]。在本文研究中,对照组近采用常规治疗,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纠正效果不佳,而采用低分子肝素予以抗凝治疗后,患者的vWF、GMP-140、Fg、F1+2、D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患者的PaCO2升高、PaO2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凝血功能改善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得以改善。低分子肝素是从肝素分离或者降解而来,与肝素相比,其抗血栓作用更强,且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予以治疗,可以促进任意吸收,不需要实验室特殊监测,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中。

综上所述,肺心病患者的凝血指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采用低分子肝素予以抗凝干预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1] 王建安,张瑜.抗凝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9(19):27.

[2] 宋雅君,周哲慧,柳耀康,等.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抗凝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11,25(10):1500-1501.

[3] 袁太文.抗凝治疗在肺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8(13):2995.

[4] 张继友,张潭军.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26(10):21.

[5] 王美芳.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抗凝治疗对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6(2):156-158.

[6] 张丽萍,周慧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心病622例血气分析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6(7):156-157.

R541.5

B

1671-8194(2015)24-0103-02

猜你喜欢

肺心病血气肝素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黑珍珠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