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焉支山行记

2015-10-26文图王文扬

丝绸之路 2015年22期
关键词:胭脂匈奴

文图/王文扬

焉支山行记

文图/王文扬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焉支山。上中学时,历史老师讲述,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在河西走廊大战匈奴,率军攻略祁连、焉支二山,歼灭匈奴主力。匈奴人离开焉支山时,依依不舍地留下了悲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那时,我就在想,那是一座何等美丽、富饶又神秘的大山,离开了她的养育,竟能让美丽的妇女容颜黯然,又会让强壮的匈奴汉子痛哭流涕。从那时起,对焉支山的向往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我甚至想象她的样子,勾勒出一张醉人的画面:蓝天白云,草原炊烟,牧歌飘荡,牛羊肥壮,威武的匈奴汉子策马扬鞭,善良的草原姑娘像花儿一样开放,夕阳西下,映红了河西的天,焉支山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宁静却始终微笑着。

我的焉支山行是在2009年夏天,我们一行10余人从民乐出发,途经扁都口,赏万亩油菜花,过山丹军马场,领略祁连山下好风光。车子在风景如画、景色交错的河西大地上行驶,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了焉支山脚下。这片古时风光无限又扑朔迷离的战场,如在谈笑间,已过数千年。

焉支山,又称胭脂山、燕支山或删丹山,位于河西走廊南部,山丹县境内的大马营乡。相传,古时焉支山盛产红兰花,其汁可做胭脂,用来美容,故得名胭脂山。《五代诗话·稗史汇编》载:“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另有一说,早时匈奴诸藩王的妻妾多从这里的美女中挑选,匈奴语称藩王之妻叫“阏氏”,“焉支”或“胭脂”是其汉译的谐音,焉支山因此得名。虽然我对焉支山的得名无以考证,但从两个传说中可以看出,这里花美,人美,美中还绽放着神奇。我是一个愿意相信传说的人,因为传说中至少包含着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善良纯朴的向往。于是,我踏着传说开始了焉支山行,渴望能与那神奇的红兰花和隐居的美人不期而遇。

沿着山路攀行,脚下是人踏出的小径,旁边苍松密布。焉支山的树遮天蔽日,一望无际,初看似训练有素的战士,排列有序,军姿整齐,傲然屹立,直冲云天,再看却错落有致,各自分布,毫无人工痕迹。焉支山上皆苍松,看似无招胜有招。焉支山的松树造型简单,可一眼望穿,具有一种挺拔的美,其历经风雨,积极向上,自然、直接、干练,毫不掩饰对蓝天的渴望。那笔直的躯干就如同这河西走廊上生活的人们一样,率真、大气、豪爽、热情、健康。树似人,人如树,相互映照,互为倒影。往前走,在一处略为开阔的地带,一些当地居民用稍作装饰的毛驴车招揽游人上山。小侄女对此倍感兴趣,因为走了很久有些劳累,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城市孩子对驴车的好奇。这年代,机械化作业,毛驴已经逐渐淡出了劳作的队伍,人比驴多,就是在农村,驴也难得一见了。于是,小侄女坐上了驴车,我们其余人继续沿路步行。

不久,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雾气上升,如烟随行,雨中的焉支山尽显朦胧和含蓄的美。

焉支山上有座寺庙,叫钟山寺,据说始建于唐代,而现在的寺庙是后代重新修缮的。山中的寺庙、亭阁、平台,清静悠闲,清风徐来,宛若世外。站在大山深处,聆听佛乐声声,让人顿感轻松、安静、自然。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风迎面吹来,轻拂脸庞,让人不禁感慨。

离钟山寺不远处就是焉支山上的典型树种“焉支松”的观景台了,犹如黄山的“迎客松”,这棵“焉支松”已经成为了焉支山的象征。但见它从料峭的崖缝中长出,屹立山顶,却不夺目,放眼望去,仍和众多的苍松浑然一体。唯一的特别之处就是,它虽然身处险境,却依然从容自如,青云直上,气宇轩昂,不畏艰险,乐在其中,像是一位大师,淡定悠然,洁身自好,更是一种精神,引领着焉支风情,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提到焉支山时也留下了“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的诗句。看来,焉支山不仅让匈奴人难以割舍,留下了动情的历史思念,还是一块无忧无虑的乐土。

登上焉支山,更觉贴近了大自然。焉支诸峰重峦叠嶂,沟壑纵横,这里,苍松翠柏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焉支峡底溪流淙淙。太阳出来时,蓝天清澈,朵朵白云像崭新的棉花团一样,飘舞出各种造型特别的图案。这里山大人少,树木繁茂,氧气充足,谱写着最初的大地之歌。人少的地方往往会有美丽的风景,遥远的地方才会盛开纯粹的花朵,而风景一旦被神化,便会被若干人工制造和垃圾刺伤,我们身边这样的地方不胜枚举,而焉支山是幸福的,它深居河西,远离污染,自由自在。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唐代诗人韦应物那首《调笑令·胡马》当中描写的景象:

胡马,胡马,

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

边草无穷日暮。

这才是真实的焉支山,魅力隐藏于无形。

从山顶下来,我们在一处帐篷内吃饭、喝酒,呼吸新鲜空气。远处的山脊上青松屹立,像是一排排戍边战士,雨过天晴,清风吹来,让人感觉安静、踏实。只有在这样的地方喝酒,才能品尝出酒的醇香和那股原始的力量,也才能体会出“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那种妙不可言,仿佛烈酒就应该是在这里喝,才能痛快。带着酒意在周边漫步,那山、那树、那些草原上的花朵和牛羊都变得亲切,真想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任时间流淌。这时,我又想起了诗人李白在赞美焉支山的同时发出的感慨:“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古人渴望的我们今天看到了,这是焉支山的幸福。山是立的,树是直的,人是真诚的,应了那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焉支山的性格。

斯人已去,英雄不在,焉支山上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故事。霍去病在此大败匈奴,匈奴人随口传唱的歌谣却铭刻在了焉支大地。苏武牧羊,曾在这里放逐悲伤。隋炀帝诏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举办“万国博览会”,途经此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在焉支山建宁济公祠,李白诗云:“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这究竟是怎样的侠客行?至近现代,西路军将领陈昌浩、徐向前曾在焉支山避难。

大山深处有故事,大山深处的故事亦如这大山一样神秘。

这次焉支山之行,我始终没有看到那神奇的红兰花草和隐居的美人,或许是因为我无缘与他们相见。不过,我相信,在这样的地方,任何美丽都有可能发生。

猜你喜欢

胭脂匈奴
热带雨林的胭脂太阳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义退匈奴兵
春游凤山胭脂垴
红公馆造店记之胭脂水粉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
花明驛路 胭脂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