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15-10-25马仁刚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院黑龙江绥化151600

关键词:充血性氢氯贝沙坦

马仁刚(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院,黑龙江 绥化 151600)

厄贝沙坦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马仁刚
(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院,黑龙江 绥化 151600)

目的 关于厄贝沙坦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厄贝沙坦;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是指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0.5%~2%,且死亡率较高[1]。在对该病的诸多研究中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以显著减少该病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目前,该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治疗当中。然而,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分析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对实验有影响的患者。纳入标准: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规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2]。排除标准: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三个月内复发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6.48±4.24)岁;高血压8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66.75±4.43)岁;高血压10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冠心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地高辛200 mg/次,1次/d,口服。氢氯噻嗪,2次/d,12.5 mg/次,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后记录其各指标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LVEDD、LVESD、LVEDV、LVESV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LVEDV、LVESV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LVEDV、LVESV以及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机制可知,心肌重构是该病发生的基本机制[4]。在患者心肌受损后,多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会被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持续激活,从而导致心脏的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变化,其中内源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主要有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肿瘤坏死因子、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等。而心肌重构便是心脏发生变化后,心肌肥大、凋零、其外基质与组成均发生变化[5]。因此,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阻断RASS系统被持续激活,从而逆转心肌重构。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地高辛与氢氯噻嗪治疗。地高辛具有治疗各种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房颤等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其药物原理在于,地高辛所含成分毛花洋地黄具有强心苷作用,它排泄快,蓄积性小,用药相对较为安全。但该药部分患者服用后仍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抗高血压的药物。本次用于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实验数据可知,其治疗后LVEF、LVEDD、LVESD、LVEDV、LVESV等指标分别为(45.68±8.74)%、(57.14±2.73)mm、(48.64±5.45)mm、(188.38±7.45)mL、(110.27±22.14)mL等,相对于治疗前,各数据均有一定程度提升,但效果不明显。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厄贝沙坦治疗。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它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还能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Ⅰ结合,抑制血管收缩与醛固酮的释放。而且,厄贝沙坦还具有降血压、缩小左室内径、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配合地高辛、氢氯噻嗪等药物,可有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观察组实验数据可知,其治疗后LVEF、LVEDD、LVESD、LVEDV、LVESV等指标分别为(51.26±6.86)%、(53.34±4.89)mm、(45.24±6.32)mm、(175.24±7.12)mL、(100.95±25.03)mL等。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LVEF、LVEDD、LVESD、LVEDV、LVESV以及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1] 董 连,王焕杰.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12):1822-1823.

[2] 李 暾,唐 力,唐成玥,等.厄贝沙坦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378-1379,1389.

[3] 赵云泉,刘 丽,于全珍,等.6分钟步行试验评价厄贝沙坦加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作用[J].医药前沿,2012,02(11):86-87.

[4] 赵玉萍,宋慧芳,田 刚,等.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2):142-143.

[5] 张 羽,陈 浩,陈文豪,等.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36):37-39.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1.6

B

ISSN.2095-6681.2015.034.040.02

猜你喜欢

充血性氢氯贝沙坦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