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多模态认知研究
——以《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为例

2015-10-23王天翼

外语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话筒后现代国王

王天翼 甘 霖

(浙江大学,杭州 310028/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多模态认知研究
——以《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为例

王天翼 甘 霖

(浙江大学,杭州 310028/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近年来,国内外多模态语篇研究多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入手,很少基于后现代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加以分析。本文拟将后现代哲学倡导的“多元化”方法论细化为“多层次”、“多视角”和“多理论”的“三多”方案,并且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转喻及突显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电影《国王的演讲》的海报,以揭示该海报的创作机制。

后现代哲学;多模态语篇;三多原则;电影海报;《国王的演讲》

1 引言

1.1 多模态语篇研究现状

电影海报是多模态语篇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借助语言、字体、图像、线条和色彩等多种模态符号的综合使用以便能更好地传情达意,打动读者,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因此多模态语篇一直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近来也引起国内语言学界同仁的兴趣,但他们主要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揭示海报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或者分析海报中图像与文字组合时所体现出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论述多模态符号组合成的语篇如何表达电影的主题和海报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顺应跨领域、跨学科研究的趋势,跳出纯语言研究的范畴,开始从认知角度关注多模态语篇,探讨广告、漫画和电影海报等,内容涉及语言学、符号学、新闻学、传播学和广告学等学科。虽然他们的论述推动多模态语篇研究不断发展,但尚未能将其置于后现代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系统论述。

1.2 后现代哲学与认知语言学

季国清(1999)在《语言研究的后现代化迫在眉睫》一文中早已指出,我国语言学界缺乏对哲学的认识以及对哲学成果的运用,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以“后现代哲学”为关键词在CNKI中可检索到的文章共832篇,其中关于语言学的不到10篇。这说明季国清提出的问题在15年后仍没有引起多数语言学研究者的重视。自哲学从语言论转为后现代主义以来(王寅 2012),国内语言学界慢慢走出“纯语言研究的牢笼”,开始将语言研究与哲学相结合。2013年第五期《外语学刊》的一组文章真正将语言研究领入后现代哲学视野,主张坚持体验人本观、多元多维性和去中心论等方法,以便解释语言学及其他学科的关键问题。王寅(2013)还指出,哲学第四次转向为语言学研究开辟出全新视域,作为后现代哲学产物的认知语言学应在后现代思潮指导下解释语言现象。廖巧云(2013)论述后现代哲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指导神经语言学研究,刘玉梅(2013)则从后现代视野下考察构式语法,赵秀凤和黄洁(2013)从后现代语境中重新认识认知诗学。

受这些学者的启发,本文进一步细化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多元化”,提出“三多”原则,即 “多层次”、“多视角”和“多理论”,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观点,尝试从全新的视角探讨多模态语篇,并以《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为例,探寻其制作者的认知机制。

2 运用“三多”方案分析电影海报

2.1 基于“多层次”的电影海报分析

黄华新指出,当今语用学研究具有多维性,即从社会、认知、心理和文化等多维度、多层面分析自然语言的语用现象(黄华新 2005:14)。本文所说的“多层次”意为从多个层面(包括图像、线条、色彩、文字和布局等)研究多模态语篇。

“模态”是基于具体感知过程的可阐释符号系统,可大致分为图像或视觉模态、听觉或声音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和触觉模态等(Forceville 2009:20)。Forceville在这5种模态的基础上又细分出9种模态: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Forceville 2009:23)。由此可见,“多模态语篇”跳出纯语言层面,结合多种交际模态形成有效表达一定意义的符号系统。可见,多模态语篇本身具有多层性,其分析自然要依据多个层次进行。

为最大限度地采用简单的图片、线条、色彩和语言等符号有效传递电影主题及相关信息,电影海报制作者将这些符号进行特殊组配,或者用一些代表性的画面表示特殊意义,使得观众仅通过解读海报便能了解电影主题内容,激发人们对电影的兴趣,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观看此片。这也正是电影海报的宣传目的。因此,解读电影海报必须分别从图像、色彩、线条、语言文字及布局着手来分析电影海报的寓意和语用效果。

2.2 基于“多视角”的电影海报分析

王寅(2013)认为,语言中的客观因素由体验普遍观决定,语言中的主观因素(李洪儒 2001,2002,2005,2006,2013)则通过认知加工来解释,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主、客二观必然会涉及到作者、海报和读者等要素,因此语言研究还需要从“多视角”入手,兼顾读者、作者以及文本,以便适用于多模态语篇研究。

本文的“多视角”地分析电影海报是通过读者与电影海报的对话、读者与海报作者的对话,即遵循“作者构思创作-电影海报-读者解读”的传播过程。这也是从作者视角、海报视角到读者视角的“多视角”转换过程。

海报设计者在详尽分析剧本的基础上,在心中开始构建海报基本框架,在构思中他必然会运用到“三多”理论框架将文字、图画、线条和色彩等因素进行隐转喻性的组配和协动,以突出海报的主题思想。经过多次修改创作出的海报负载着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经过海报形式传播给读者,此时,读者也会运用“三多”理论还原海报信息,从而实现“作者-海报-读者”的交际过程。

不可否认,当读者看到电影海报后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完全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即各人的主观认识不尽相同,但倘若读者经过一定培训,掌握“三多”理论,就可轻而易举地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有效对话,详见下文例证。

2.3 基于“多理论” 的电影海报分析

“多理论”指融合后现代哲学的非客观论、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如隐转喻、突显)为一体全面探讨电影海报的深刻含义和语用效果。

2.31 多模态隐喻

Forceville(2009)结合认知语言学与多模态语篇研究提出“多模态隐喻”,以弥补认知语言学中纯语言单模态隐喻研究的不足。单模态隐喻是同一符号系统中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和映合(王寅 2007:407),如“爱情是旅程”这一概念隐喻仅局限于语言层面,将旅程的某些特征投射到爱情上,使爱情有选择性地获得与旅程相关的某些特征,由此产生隐喻义,同时概念隐喻产生很多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他们开始了爱情的长跑”、“经历了爱情的考验”、“他们的爱情到了分岔口”和“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等。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概念隐喻勾画出一幅图片,图中一对恋人手牵手走在一条道路上,道路有的平坦,有的崎岖,还有分叉或死胡同等,根据图片中符号系统之间的映射,我们自然可以形成以上隐喻性表达。例如下图描绘一对海边的情侣,配上“爱·旅程”的文字,从语言与图像两个层面表达“爱是旅程”的隐喻性表达。这正是多模态语篇中始源域和目标域分别呈现于不同符号模态中的表现。因此,我们拟将多模态隐喻的定义描述为:目标域与始源域之间的投射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符码模态,它们之间的相互协动(co-action)和共同作用产生更生动、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的隐喻义。

2.32 多模态转喻

隐喻运作于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投射,而转喻则是运作于同一概念域(部分向整体、整体向部分或部分向部分)中的投射。仅仅停留在书面语的转喻可以看作是单模态转喻,而一旦超出书面模态的转喻则都可以看作是多模态转喻。因此,在多模态转喻中,始源域通过文字、图像、线条、声音、色彩或气味等模态中的部分信息来激活人们认知域中的另一部分或整体概念。

据此,我们提出“多模态转喻”,即通过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模态中的部分信息代替整体、部分信息代替部分或整体信息代替部分的一种转喻机制。简而言之,就是将仅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转喻从单一平面上升至多符号系统的立体空间。

下图为电影《莎翁情史》的海报,其中Love一词中的红心被一只鹅毛笔刺穿的设计就是一个多模态转喻。我们知道,在西方,丘比特通过射箭的方式使人们恋爱,一般用箭头射穿红心的图画表示恋爱,而海报中作者把丘比特的箭头换成写字的鹅毛笔,这里正是用写作的一个部分——鹅毛笔代替整个“作品”的认知域。他所要表达的涵义就是莎士比亚用其创作的作品打动女主角,使两人陷入爱河。

2.33 突显

人类具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并在该认知基础上形成突显观。Langacker将语言层面的突显观分为两种,一种是侧显与基体,另一种是射体与界标,并以此来解释词语意义和语法关系,这仅仅是突显观在单模态层面中的应用(王寅 2006:31)。在电影海报的多模态分析中,海报作者通过多图像的排列层次和形态变化以及以某一图像为背景来突显另一图像或夸张等表现手法,以强调其设计目的,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这都可视为突显观的应用。如下图电影《沉默的羔羊》的海报中,作者以女人脸为背景,将蛾子与女人嘴部图像叠加在一起,突显蛾子,通过它遮住嘴的画面向读者表达“沉默”的涵义,并结合背景的多模态隐喻:“女人是羔羊”,最终表达“沉默的羔羊”的主题。

3 基于“三多”方案分析《国王的演讲》海报

2010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通过语言治疗战胜口吃,并通过演讲对纳粹法西斯宣战,激励国人与敌人斗争的真实故事。该电影海报的边框由红色粗线条组成,并且线条向内延伸形成一个旧式话筒的立体剖面图,海报以黑色人物轮廓为背景,整体描述一个人在话筒后演讲的画面,话筒的正下方是电影的标题——TheKing’sSpeech(国王的演讲)。本文拟运用“三多原则”分析此海报。

3.1 多层次

整幅海报通过文字、图像、线条、色彩和布局等层面展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图像层次由一个男人半身照为背景,正中间为红色话筒的横切面,话筒中间是一个王冠的图像;色彩层次由黑色、白色和红色3种简单的色彩组成;文字层次由电影英文标题TheKing’sSpeech与演员名单构成。3个层次相互组合与协动,融合为一个整体,生动地表达“国王的演讲”这一影片的主题,不仅体现出多模态语篇多维性的表达方法,还体现出作者通过多种模态符号的协动,传递出深刻的寓意。

3.2 多视角

正如上文所析,作者基于“三多”理论创作出来的电影海报经过读者的解读,就可还原多模态语篇的信息。

从该海报可见,本应戴在国王头上的王冠被拿下来正对着话筒,与嘴的位置重合,且两者被置于海报正中央,话筒被适当地扩大处理过。作者意在突显:国王需要通过演讲展示“王权”,这正好体现影片的主要内容:国王接受语言专家的指导和培训后克服口吃,最终通过“演讲”向纳粹法西斯宣战。读者也正是通过被突显的“皇冠”(转喻性指代国王)和“话筒”(转喻性指代演讲) 解读出作者的寓意。正是通过这两者,且结合文字符号TheKing’sSpeech便可有效地展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

3.3 多理论

本文主要应用上文所述的多模态转喻、多模态隐喻和突显来解析《国王的演讲》海报。

3.31 多模态转喻

(1)话筒是媒体。海报中话筒的图像构成一个多模态转喻表达。话筒是媒体传播中的一个部分要素,在此用以代表媒体,这是一个“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思维,始源域是话筒,目标域是媒体。上世纪20年代大众传媒开始蓬勃发展,其流行标志就是无线电广播,而无线电广播的一个突出特征标志就是“话筒”。因此,海报作者用一个简单的话筒图形来代表媒体,不失为一个简明生动的表现手法,足以体现作者的智慧。

(2)话筒与边框是媒体世界。话筒与边框连在一起作为始源域,表示作为目标域的媒体世界。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由媒体构成的世界中。同时也暗示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媒体也不再如报纸一样局限于书面语言表达形式,广播的发展迫使王室不能仅仅沿袭以往陈旧的传统,必须找到新的行使权威的方式,因此国王需要站在话筒后面“表演”以树立自己的形象,并通过电波将自己的声音和语言传递给千家万户,人们逃不出由无线电广播这个媒介构成的“世界”。影片以话筒的特写开场,引出国王当运用媒体站在话筒后代表王室和国家向国民讲话这一蕴义,因此这也是一个多模态转喻表达。海报作者Laz Marquez在其博客中也认为:画面中的话筒正可实现这一目的,以表现出这也是对口吃国王本人的一种挑战,从而有效地反映电影主题。

(3)话筒是演讲。话筒位于海报的正中间,准确传达海报作者的意图,这也是电影的重要内容,将电影中相关信息串联起来。我们通过电影海报的关键词或者观看电影知道这部电影的主线索是演讲活动,话筒转喻为演讲,它由很多信息组成,如演讲人、讲稿、讲台和话筒等,这里海报作者选用其中一个小小的话筒代替演讲这一整体,话筒与背景中人形轮廓的嘴位置相吻合,也暗合演讲这一个概念,从而与电影标题中的Speech(演讲)产生“协动”,这正是多模态隐转喻的关键机制。另外,我们所看到话筒后的人形轮廓,自然而然就知道这个人是在讲话、做演讲,这也是多模态转喻所表达出的信息,用局部信息“口对着话筒”转喻性地表达“演讲”这一整体活动。

(4)皇冠是国王。海报中话筒正中间的皇冠与话筒后面人形轮廓的嘴的位置重叠,这又是一个多模态转喻表达,其中始源域是皇冠,目标域是国王。国王的标志有很多,如王宫、王后、权杖、王座和皇冠等,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通过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机制来表示国王这个整体,而皇冠是最能代表皇室的一个标志,因为国王登基时需要举行“加冕”仪式,即为国王戴上皇冠,这在电影中也有所展示。在此,海报仅仅通过一个皇冠的图像向人们传达“国王”的信息。我们单从人形轮廓上无法判断此人的身份,只有通过电影标题中King(国王)文字才能获得此解,这又与皇冠和国王暗合,形成另外一个“协动”,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的互补协动,清楚地表明国王的身份。而皇冠应带在国王头上,象征王室与权力,但在这里将皇冠放在话筒中间,或者说放在对着嘴的位置上,形象地说明王室的权威需要通过嘴、通过话筒和通过演讲才能向世人展示,进一步突出演讲的重要性以及语言的宣传性,从而进一步升华海报的主题。

3.32 多模态隐喻

(1)边框是世界。用红色线条组成的边框来代表“世界”,这是一个十分形象的多模态隐喻表达。在此,隐喻的无意识性使得红色边框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联系有时难以被观众觉察,只有通过图像与文字的协动来激发相关认知域,让观众发现并体验到该隐喻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通过由简单线条组成的边框向人们表达“世界”的信息,表示由红色线条的边框组成的“世界”这一意义。

(2)红色是约束。红色是战争与流血。整个海报采用简单的红白黑3种颜色,其中用红色边框与红色话筒,一个表示媒体世界,一个表示演讲,突出“红色”具有约束警示和禁止的特点,比如交通信号灯红色表示停车,红线表示禁区等等。海报中使用红色边框表示,王室在行使权威时一方面受媒体世界的约束,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媒体世界传达。而红色的话筒不仅表示对有口吃的国王的挑战,还表示人民被国王的语言所约束的含义。通过电影内容,我们还知道国王通过演讲向纳粹法西斯宣战,红色也代表着战争与流血。在此,海报通过色彩的多模态隐喻向人们传递约束国王言行的信息、国王通过言语约束人民言行的信息、国王通过言行宣布战争的信息以及战争会带来流血等信息。

3.33 突显在海报中的作用

在《国王的演讲》海报中,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将话筒放大,当观众看到这样一个与常规认知不太相符的话筒时,自然会将其注意力聚焦其上。一方面将话筒置于海报正中为了突显演讲,另一方面又将皇冠至于话筒正中,进一步突显国王的中心地位。因此,在整部电影中突显演讲,又在演讲这一信息中突显国王,这与电影标题《国王的演讲》完全吻合,也正是海报作者和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先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演讲上,然后将观众的注意力放在国王上,即国王代表王室和国家对全国公民演讲。同时,海报作者在此处运用两套多模态转喻,即话筒转喻为演讲,皇冠转喻为国王;两套双对应模态,即话筒的图像对应 Speech的文字,皇冠的图像对应King的文字。以此作为认知机制,使得文字与画面相互“协动”,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传达丰富且深刻的信息。

4 结束语

本文将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多元化”细分为“三多”方案,即“多层次”、“多视角”和“多理论”,并以其为理论框架详细分析《国王的演讲》的海报。本研究发现:(1)基于后现代哲学多元化的“三多”方案可以更加透彻地从认知角度分析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语篇。文中“多理论”主要指:多模态隐喻、多模态转喻和突显。通过话筒图像与媒体、边框线条与世界、话筒图像与演讲、皇冠图像与国王、红色与战争或约束等隐转喻关系,多种符号系统相互协动,向观众传达丰富的信息。海报中蕴含突显原则,即运用海报中图像与图像和图像与文字的相对位置以突显作者须要强调的信息。海报中突显话筒的中心位置以强调“演讲”的信息,正中心突显皇冠以强调“国王”的信息,这两条信息与影片标题“国王的演讲”相互协动,相互映衬,有效传递电影主题,达到宣传效果。(2)“思维的隐喻性与转喻性”不仅存在于语言层面,也存在于其他交际符号系统中,“多层次”地展现多模态隐转喻表达。(3)“多视角”即“作者-文本-读者”的多元主客互动,则体现后现代人本主义思想。尼采曾喊出过“上帝死了”的口号,意味着“人活了”,这标志着西方宗教哲学的终结。巴尔特曾喊出过“作者死了”的口号,意味着“读者活了”,意在强调读者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读者反应论”和“接受美学”等后现代观点。福柯曾喊出过“人死了”的口号,意味着“文本活了”,强调语言、对话凌驾于人之上的地位,人生活在语言的牢笼中。后现代哲学中这3句著名口号分别突显不同的研究视角,大大扩展和升华我们的视野。我们认为,只有将多个视角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分析多模态语篇。(4)“三多原则”也顺应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尽早走出“纯语言”的研究层面,将其融入到“符号学”、“传媒学”、“新闻学”和“传播学”等研究中。同时,本文也为新兴的“认知传媒学”提供一种崭新的分析思路。

黄华新.描写语用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李洪儒.从逻辑、哲学角度看句义理论的发展[J].外语学刊, 2001(1).

李洪儒.从语句的交际结构看发话者形象[J].外语学刊, 2002(5).

李洪儒.试论语言层级上的发话者形象[J].外语学刊, 2005(5).

李洪儒.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家园[J].外语学刊, 2006(2).

李洪儒.论词层级上说话人意义的形成因素[J].外语教学, 2013(6).

廖巧云.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神经语言学进路[J].外语学刊, 2013(5).

刘玉梅.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构式语法研究[J].外语学刊, 2013(5).

季国清.语言研究的后现代化迫在眉睫[J].外语学刊, 1999(1).

王 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王 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王 寅.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J].哲学动态, 2009(10).

王 寅.哲学的第四转向:后现代转向[J].外国语文, 2012(2).

王 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后的语言学新论(上)[J].外语学刊, 2013(5).

赵秀凤 黄 洁.后现代语境中的认知诗学学科定位和发展前景[J].外语学刊, 2013(5).

Forceville, C., Urios-Aparisi, E.MultimodalMetaphor[M].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9.

TheMultimodalCognitiveResearchundertheVisualFieldofPost-modernistPhilosophy—Taking the Movie Poster ofTheKing’sSpeechas an Example

Wang Tian-yi Gan Li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For the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multimodal discourse has been conducted mostly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ism, but few based on post-modernism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present paper specifies in detail pluralism proposed by post-modernism into “Tri-multiples”, i.e.Multiple Levels,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Multiple Theories, combined with metaphtonymy and salience principl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movie poster ofTheKing’sSpeech, in order to expose the creative mechanism of this poster.

post-modernist philosophy; multimodal discourse; Tri-multiples Principles;movie poster;TheKing’sSpeech

H0-06

A

1000-0100(2015)04-0082-5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4.017

定稿日期:2014-05-26

【责任编辑谢 群】

猜你喜欢

话筒后现代国王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把话筒传给鹏鹏特
贪吃的国王
好玩儿的国王
小话筒
90后现代病症
当当吃国王饼
简易无线话筒扩音系统设计及实现
国王的死敌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