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发挥微课“点化”作用

2015-10-22覃燕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语文

覃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微课教学 点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99-01

什么是“点化”?就是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启发、点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微课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它突破了初中语文课堂本身具有的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经由播放小视频这个途径,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进行课堂导入,解答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感受文本魅力,这正是微课“点化”作用的具体体现。本文将从微课的三个“点”来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发挥微课“点化”作用。

一、找准微课之“动”点,指向支持学习,实现课堂导入

微课的表现手段很多,包括视频、音频、图象、文字以及色彩等。微课通过自身在视觉、听觉、时间、地域等方面的优势,构造了一个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把枯燥无味的书面文字转化为丰富有趣的形象画面,以动态代替静态,以有声代替无声。教师如果能够找准微课之“动”点,藉机把“坚持教师教”转化为“支持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笔者在设计《安塞腰鼓》(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微课时,以支持学生学习、准确导入为主要教学动机。安塞腰鼓流传于陕北,并不广为人知,教师在刚上课时可以经由微课呈现几幅实物图象,并让学生观看表演实况,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有效导入课堂教学,继而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安塞腰鼓的认识。用微课导入,一定要符合“快速切题”这一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切入微课之“思”点,追求点式分割,解答教学疑惑

初中语文课文中的人物生活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差距很大,学生容易陷入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表象,让学生冲破已有的思维模式,去想作者之所想,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产生共鸣。要真正切入微课之“思”点,就要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点式分割,用一个微课解决课文的一个知识点,点点相加,最终实现原定的教学目标。微课的“点式分割”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微处理”与时间上的“微处理”两个方面。

以《孔乙己》(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一课教学为例,该课课程内容很多,学习目标丰富,笔者根据情节、人物、手法等将其进行了“点式分割”,设计了三类10多个微课,上传到校园网上,每个微课的播放时间控制在3-5分钟。比如针对“科举制度害人”观点,收集资料设计一个关于科举制度常识的微课等。笔者还设计了一个以填写表格为表现形式的微课,让学生跟随教师来对孔乙己的整个生平进行总结(详见表1)。“履历表”这种微课形式新颖有趣,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微课对课文内容的“点式分割”,可以将教学过程变得简单而有趣,将教学中的疑难点一一解决,学生学习的疲劳度也会降低。

三、凸显微课之“美”点,培养审美情感,感受文本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通过凸显微课之“美”点来实现,达到让学生感受文本魅力的目的。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注重其美感,无论是朗诵还是表演再现,或者是现象分析,都要有一个鲜明的情境存在,内容少而精,才能够聚焦问题,引发审美思考。

以《天净沙·秋思》(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天净沙·秋思》的朗诵音频,并配以有着孤村、寒鸦等落寞景物的秋思图,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想象秋天的景色,接着让学生通过欣赏秋思图来体会古诗意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本的魅力。在微课使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的朗诵、音乐、图片必须以教学目的为中心,不要因为要凸显微课的“美”点而脱离教学初衷。

总之,微课具有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点化”作用,但是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不能一味依赖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微课的“过量”使用可能出现负面效果。因此,教师使用微课,首先要判断是否有使用微课的必要,接着才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微课环节。同时,教师还要记住一点,就是微课设计完成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故而教师要及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微课内容,以求与课堂同步。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