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与建议

2015-10-21何水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造景园林植物园林

何水泉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主要形式和作用,并针对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合理地运用园林植物造景,创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又景色迷人、健康优美的植物空间。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展。简单的说,植物造景,就是运用植物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生态因子,充分发挥植物个体或群体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表达园林的特定意境,或具有特定用途的空间,要求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1、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美称,但对园林植物的利用却显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园林建设中,作为本地园林的植物不超过200种,且有很大一部分的园林植物从外地引种。其次,在选种育种培育优良及新品种上水平较落后。再者,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及传统的古典造园理论的影响,在园林建设中土建投资大,占地多,植物造景用的植物种类仍局限在传统的种类及配置方式上。

2、植物配置原则

2.1 统一的原则

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2.2 调和的原则

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相反的,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2.3 均衡的原则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置,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置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2.4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问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

2.5 统筹安排,全面兼顾

植物配置时,還要考虑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相结合,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 。

3、 植物造景形式与功能

园林绿化讲究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的部分,理应遵循这一道理。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空变化,创造观赏景观,创造空间,改造地形,表现衬托效果,表现意境效果 。园林风景是由许多景构成的,园林的各造园要素(山、水、植物、建筑等)在园林中既能独立成景,又可彼此相互依托组景,而形成千变万化的景观表现形式 。首先,以人们的功能需要来配置植物,植物配置时要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形式,配以叶色变化和果实,以加强美感。其次,按照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与周围的建筑和城市设施紧紧相连,与之相配,相互借景,相互衬托,协调而柔和。再次。注重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营造群体景观时,应注意树形的对比与协调,以及轮廓线、天际线、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熟悉植物的叶、花、干、枝和果的可感知的美。

4、 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元素的配合

4.1 植物与地形的结合

现代园林绿地中,地形多为人工堆叠。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使之富有山林野趣。山顶植物配置应突出山体高度及造型,山脊线附近栽植高大的乔木,而山坡、山沟、山麓选用相应的较为低矮的植物,强调山体的整体性及成片效果,以色叶林、花木林、常绿树林等形成较好的远视效果。山顶植物配置可与亭、阁等观景建筑结合,加强近景植物配置。沟谷地带适于植物生长可形成特色景观。水边的植物配置,应充分利用倒影,面积较大的水岸,宜疏密不等地配置树群,游人较多处可设置草坪,并使道路忽而临水,忽而转入树丛,增加游兴。

4.2 园林植物与建筑结合组景

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因借、相互补充的,以使景观具有画意。首先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的景观有着明显的衬托作用,包括色彩的衬托、植物的自然形态和质感衬托,另外由于建筑的光影反差比绿色植物的光影反差强烈,所以在明暗对比中还有以暗衬明的作用。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有着自然的隐露作用,可以形成“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问路鸟先知”的绿色景深和层次,使人产生“览而愈新”欲观全貌而后快的心理追求。植物造景还能改善园林建筑的环境质量。

4.3 园林植物与道路的结合

园林道路主路应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少量花灌木,形成特色的景观;较长的道路上,可以用多种植物进行配置,但主景要突出;山路口主道路转弯处,应安排观赏树丛;花园小径可采用小灌木、花境、地被、山石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游览小路也以条石或步石铺于草地中,才能达到“草路幽香不动尘”的环境效果。

4.4 园林植物与山石小品的组合

山石水体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须有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园林植物使山体呈现出层林叠翠,“山花红紫树高低”的山地植物景观。

5、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5.1 存在的问题

1)缺乏设计科学性。即没有考虑到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是不会固定不变的,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缺少深入细致的考虑。2)投资不当、外来干预过多。过多的强调速成,把一些原本在自然群落中生长良好的名优新奇的古树、大树,花高价移到城里,由于养护不当达不到预期效果。3)养护管理不善。“三分栽,七分养”,说明了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对植物的管理,可以减少植物死亡率、防止其疯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时更新衰老死亡的部分,能充分把植物的生态及环境效益发挥出来,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2 应对措施

5.2.1 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在设计种植时,应进行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模拟各地独特的自然群落,手法自然,进而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另外,要以乡土树种为主,考虑当地人工植物群落的演替,合理引进外来树种,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生物入侵。

5.2.2 提高植物造景设计的艺术美

将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的色彩美与形态美,个体美与群体美,韵律美与节奏美,更要考虑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5.2.3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园林项目建设完成后必须进行长期地、连续地、科学地管理,才能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为此,必须要建立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有园林艺术素养的养护队伍,真正把设计者的意图表现的活灵活现,并通过长期管理,使植物景观长盛不衰,永葆景观特色。

参考文献:

[1] 秦忠民.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J].河南林业科技,2009,29(1):56-58.

[2] 周遵秀.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的分析[J].城市管理技术,2008,25(3):55-57.

[3] 陈兰婷.园林植物造景浅议[J].甘肃林业,2008,20(3):33-34.

猜你喜欢

造景园林植物园林
基于水族箱造景与水草养殖探究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狠刹“移石造景”的歪风
中国园林“缀玉集”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