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一体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5-10-21孟昭东马丽卿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进程城乡

孟昭东 马丽卿

摘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以“政府组织规划,城乡统筹兼顾,各部门、区域协调合作”为原则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目前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速度加快,但政府在该进程中未能充分发挥统筹、指挥、监督等应有的作用。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政府的职能缺失、对未来的规划不足以及政府对失地农民权益维护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政府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3-313-02

作者简介 孟昭东(1989- ),男,山东胶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

收稿日期 20141210

1 城乡一体化概念及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管理,通过将体制健全改革和政策规范调整,促进城乡格局和规划布局、政策信息和产业市场信息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发展的一体化[1],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标是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性质的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城乡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产业发展以及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促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福利和待遇,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走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共同发展轨道上来。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定义不难看出,合理统筹城乡发展,最终达到城乡协调一体式发展,取消城乡在资源配置、社會保障制度等各方面的差异。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矛盾凸显,对城乡一体化这一思想尤为重视。在过去的阶段里,我国着重发展第二产业,再采取工业经济反哺农业经济、城市反哺乡村的政策[2],给农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解决人口大国的粮食及温饱问题。过去不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模式都能给农民带来如此程度上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的发展契机由此彰显。现阶段的高速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可计数,不管是在收入方面还是在社会保障与福利方面,城市与农村都共同取得了极大地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该进程中还存在很多方面是不完善的。

2 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急需改进

2.1 政府部门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缺乏一定的理解

2.1.1 政府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存在一定偏差。我国现在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很容易被误解为单纯的从城乡的物质和环境着手促进该进程,而不是从制度与体制方面。某些地方政府将城乡一体化目标和任务交给国土或城市规划部门实施,这种完全推行乡村资源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一体化的行为,基本无视从政策、制度方面融合一体化的初衷。此种形式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只能止于形式,根本无法达到城乡在制度、政策以及各类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完全融合。

2.1.2 政府对城乡之间的政策实施无法完全解除差异。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以来,城市与乡村被割裂的情况延续至今。截至目前,我国在政策制定及实施方面一直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地域差异。农村居民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对等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相应的,城市居民无法享受农村居民在宅基地与耕地等其他方面的权益。可以看得出,如果不从制度、政策消除城乡二元制,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许多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2.2 政府部门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前景规划不足

政府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缺乏前景规划意识。国家虽不惜花大量财力、物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虽然在物质与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且,长期以来“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一时在根本上得到改变[3]。传统的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发展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应于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此种模式下,很容易形成以城市为中心,把农村作为城市的养料或供销市场的情况,无法充分引导一体化的进程。现阶段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大多着眼于投资少、见效快一类的项目上,缺乏对城乡发展的长远考虑。城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完备的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更需要可持续产业的支撑。

2.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面临着巨大考验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土地的需求大大增加,突出表现在建筑用地方面[4]。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都是通过转化一部分农村土地以满足城市建筑用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土地作为农民安身立命之所在,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资源的缺失,必然会给农民在居住、生活和就业等方面带来一些列的问题。尤其我国农耕文化长期以来对农民的影响,小富即安、怕乱求稳的心态,使得农民只追求安定,对自己权益的维护意识相对于城市居民较为薄弱。

2.4 一步式发展城乡一体化存在相当难度,规划不合理

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综合性考虑不够深入,就拆迁问题而言,只为了单纯的拆迁而拆迁,并未为以后的拆迁小区发展做好规划。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加快该进程促进城乡经济效益发展纵然重要,但应从更长远的社会利益角度方面着想,从农民切实利益角度方面着想,拓宽视野,加深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促进该进程发展。

3 解决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几个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具体措施具体对待、相关问题认真对待的态度,积极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面临的困难。主要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3.1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政府改革方面

3.1.1 国家应针对城乡一体化的问题,设立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政府部门,专项问题专员对待。该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当地的实地情况,带领村民走合理、合法、效率的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道路。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规划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线,上承政府部门的指示,下传村民相应措施,对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有效监督。

3.1.2 对政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不仅要从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方面进行培训,更应该在全局观方面进行相应指导,只有对城乡一体化的总进程有了相应的熟悉了解,才能在该进程中提出更有利于该进程发展的针对性措施。政府人员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头羊,是国家政策的第一执行者,如果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源头的政府部门理解出现偏差,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会受到更大难度的阻挠。在该进程的培训过程中,应该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要求结课考核,在达到相应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允许政府人员进入城乡一体化的相关部门工作或指导工作。

3.1.3 政府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理解的缺乏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解决方法就是引进相关人才。人才的引进,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对城乡一体化进程概念的理解,更能给该进程带来新鲜的血液,推动该进程更加良好更加迅速的发展。应将民主观念充分融入执政理念,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纳贤。村官的选择应采取自我举荐与群众推荐、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选出真正能适应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人才。尤其应该重视大学生村官的任用与培养,年轻化、专业化、科技化的高等教育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3.2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维护方面

3.2.1 在有关于失地农民权益维护方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3.2.1.1 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首先,应当修改《劳动法》的相关内容。失地农民的就业权益维护涉及到失业、养老以及医疗保障等方方面面,目前的《劳动法》无法涵盖如此多的方方面面。其次,完善保障与福利体系。制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劳动关系,对劳动合同形式及内容严格要求。

3.2.1.2 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权益的维護,加强劳动监管[5]。针对某些企业压低及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不能同工同酬,歧视农民工的行为,应依法严处。严禁拖欠农民工工资及相关福利,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监管。

3.2.1.3 针对失地农民人群,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宣传,让失地农民知法、懂法,能够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2.2 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3.2.2.1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劳动服务体系。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渠道相对较少,应当建立城乡一体式的劳动服务体系,同工同酬、机会均等。在劳资方面,建立“民工—用人单位—政府部门”的统一协调机制,加强劳动监管,政府给予用人单位和失地农民用工补贴和就业补贴,鼓励用人单位招收失地农民,对失地农民给予失业补贴与失业保障。同时应加强对侵害失地农民权益行为的监管,并加大对此种侵害行为的惩处力度。

3.2.2.2 对失地农民就行相关的职业规划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许多用人单位不想要招收农民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农民工的职业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才会出现失地农民就业供过于求的问题。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高就业素质,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根本途径。

3.3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规划建设方面

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始终未能如愿完满的解决城乡两极分化,关键在于针对性措施不够明确。结合各个地区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改革才是根本化的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农村”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结合各个地区不同的发展优势与特色,包括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人文历史等各个不同层面的不同内容,发展一方特色,彰显一方风情。比如像在山区建设,应当根据地理优势,建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格局。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色可以把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改造对象建成海洋旅游型、现代渔业型、港口物流型以及海洋生态型等各个方面的特色小镇。再者,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各异,针对宗教、饮食、民俗文化等方面,建造历史文化型小镇,既能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为城乡一体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蒋勇.四川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0(8):129-130.

[2] 崔西伟.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3] 鲁长亮,唐兰.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585-1587.

[4] 王梦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J].管理世界,2004(4):1-8,29.

[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进程城乡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城乡涌动创业潮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
Linux僵死进程的产生与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