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完善措施

2015-10-21关志儒

科技与企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桥梁施工控制安全管理

关志儒

【摘要】在桥梁施工中,如何正确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进行支持和保证,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中通过对桥梁施工项目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措施。

【关键词】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在国内生产力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桥梁施工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安全管理问题也不断涌现。桥梁安全管理已成为影响桥梁施工的重要方面,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1、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桥梁施工中,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和单位习惯于依据国家给予的标准案例进行施工,但这些案例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施工项目的各项安全管理指标和标准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1.1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桥梁施工管理工作中,许多项目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项目开展过程中往往将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作为重点,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常常被忽略。且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在贯彻和落实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1.2缺乏科学的安全控制考核体系 安全控制考核是指桥梁施工企业对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的一种手段,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措施。虽然施工企业在国家的强制要求下,做了大量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安全控制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尚不完善、不科学,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和安全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1.3缺乏规范的安全监督 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的安全监督,是施工企业加强对项目安全风险管控的有效手段。然而项目施工单位在组织安全监督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监督人员的选用、数量和工作经验、执行等,从而使得安全监督工作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标。

1.4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工期的制约 随着桥梁施工项目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虽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大量施工设备、人员,但是生产任务仍然繁重,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制约,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工作被动,安全监管力度不足,安全生产细节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等。

1.5桥梁施工管理市场参差不齐 当前的桥梁施工建设中,大部分采用项目承包责任制,形成了一个项目应对各种不同分包单位的形式。无形中给了一些管理不规范的分包单位在竞标中采用非法途径和不良的手段包揽工程的机会,给工程运作造成不良的影响,也给项目带来了许多安全管理上的问题。

1.6缺乏确保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辨识真实性的措施 环境因素辨识和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运行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前提。实际情况往往是企业开工前夕根据最初的设计来进行,随着施工的进行,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发生了变化,最初开展的环境因素辨识和危险源辨识往往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和合理性,造成企业无法准确有效的开展危险源管理工作,进而导致项目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1.7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目前我国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65%左右都是民工,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不能够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较少,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三违”现象频发,酿成了不少事故。

2、加强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完善措施

2.1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安全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必须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明确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档案,将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挂钩,实施规范化管理。同时,相关领导要把安全问题纳入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宜中。主要领导要经常亲临现场开展安全检查,项目管理人员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引导、启发。

2.2建立完善安全控制考核指标体系 企业和项目要根据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安全控制考核指标和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完善建立安全控制考核总体指标,并结合所属企业、项目安全生产任务和安全管理现状,将总体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并建立安全控制考核指标,将各级职能管理部门、人员纳入安全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严格考核、兑现。

2.3制定规范的安全监督体系、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企业和项目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配备符合规定人数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经验,并还应了解本企业、项目的施工条件和特点。在施工现场对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必须责令整改或停工整顿,严格规范施工的安全行为。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作业人员作业时间、身体状况和设备的性能、运行情况等做好安全监督。

2.4规范、完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桥梁施工以国企或中外合资等较大规模的企业为主,应由丰富现场经验的员工作为安全管理的人员储备,这些人员一般都有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历,有能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和安全监督的能力。但是对于大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存在欠缺,因此必须严格规范各级分包单位安全管理体制建设,将安全体制建设情况作为竞标条件,确保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的将安全管理体系运作顺畅,确保施工安全。

2.5制定确保项目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辨识真实性的措施 项目在施工前,必须完成整个项目的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出具正式的书面报告,详细完整的说明辨识和评价工作的开展时间、参加人员、调查和评价范围以及危险源的详细描述和应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企业或项目,要根据施工工艺的改变、变更和增加等情况,提前做好工艺改变、变更和增加的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辨识工作,针对新的评价结果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形成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动态管理,让安全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6强化开展安全教育 企业和项目必须重视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让每一名作业人员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安全责任,做到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各项规整制度的学习,并严格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2.7运用科技提高安全 企业和项目在做好安全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探索,寻求本质安全。通过加大科學技术投入含量,来减少和弥补人为的错误和失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施工工艺,努力将桥梁施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变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变高空水上作业为陆上作业,变野外作业为车间作业,变人工管理为智能化管理等,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安全因素和状态。

3、结束语

安全管理的本质就是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要做全面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好安全过程的控制工作,落实好安全责任和构建好安全管理体系,以“持之以恒、不断改进”为原则,坚持“分专业、分层级、抓培训、理流程、建机制、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循序渐进的推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项目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成秉达.《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王俊武,董金梅.《施工企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常见弊病及解决措施》

猜你喜欢

桥梁施工控制安全管理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析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