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黄岩溪地区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2015-10-21周鑫

地球 2015年8期
关键词:矽卡岩灰岩燕山

周鑫

[摘要]黄岩溪地区主要出露石炭系地层。区内构造活动剧烈,以断裂构造为主,燕山早期花岗岩发育,变质作用强烈,以矽卡岩化为主。区内成矿条件良好,现已在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部位发现了6个矿体,其中2个铜矿体、3个含铜铁矿体,1个低品位的含铜铁矿化体,矿体均有往深部延伸的趋势,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铜矿床。通过进一步地质工作,有望在接触带部位发现中型以上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及其他伴生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矽卡岩型铜矿 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12-1

黄岩溪地区位于南华准地台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内,处于桂湘粤坳陷的郴宜凹褶断束与韶关凹褶断束接壤的二级构造单元处,属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南侧,是寻找铜、铁、钨、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1]。

1地质特征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及第四系[2]。石炭系由老到新主要由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C1sh)泥晶灰岩;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1c)石英粉砂岩、石英砂岩;石炭系下统梓门桥组(C1z)白云质灰岩;石炭系上统壶天群(C2h)白云岩及第四系(Qal)冲洪积砂砾石、残坡积砂砾石、风积亚砂土及黄土等组成。

区内构造活动剧烈,地层经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大范围的地层褶皱,其属于牛婆洞向斜北段,是以灰岩为核部的单一而整齐的倒转向斜。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有北东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三组断裂,其中北西向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

本区岩浆岩发育,其处于燕山期大东山岩体中部的变异部位,岩性主要为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早期第一阶段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其次还有少量的中基性辉绿岩脉和热液石英脉等。花岗岩与沉积岩接触,接触面产状陡,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大理岩。

区内变质作用强烈,主要表现为矽卡岩化,其是在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后,花岗岩结晶晚期析出挥发组份对区内石炭系碳酸盐岩进行选择性交代形成。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

区内Pb、Zn、Ag、Cu、Sn、As、Bi均有不同程度的地球化学异常,异常赋存于燕山早期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石炭系石磴子组灰岩的接触带、燕山早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与石炭系石磴子组灰岩的接触带附近,经对异常进行工程验证,并结合区内地质地形情况,该异常主要由接触带中矽卡岩引起的[3]。

2成矿条件

区内广泛出露石炭系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燕山早期花岗岩,属于大东山岩体。大东山花岗岩体Cu、Fe、W、Sn等元素地球化学丰度值普,其与石炭系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接触,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矽卡岩带,岩体内Cu、Fe、W、Sn等含矿热液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矿体。

本区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北西向断裂构造对成矿作用尤其密切,是深部岩浆和含矿溶液上升,运移、储存的空间,花岗岩体主要沿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侵入,呈北西向展布并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上形成了矽卡岩和矽卡岩型铁、铜、钨、锡、铅、锌等多金属矿[4]。

本区岩浆岩发育,燕山早期酸性岩浆岩的侵入和同期次的小规模岩体(脉)的侵入,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且岩浆后期的热液对含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并导致区域矿(化)体沿岩体周边带状分布。

3找矿前景

本区位于桂湘粤坳陷的郴宜凹褶断束及与韶关凹褶断束接壤处,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南侧,区域成矿条件好,目前已在矿区发现了6个矿体,其中2个铜矿体、3个含铜铁矿体,1个低品位的含铜铁矿化体,均在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部位,矿体均有往深部延伸的趋势,不排除深部存在铜多金属盲矿体的可能。

矿区内燕山早期岩体接触带部位,以及岩体内残留的石炭系石蹬子组地层区是寻找矽卡岩型铜矿体的有利地段。特别是围岩受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穹窿状、弧岛状、港湾状构造,有利于含矿热液的运移和富集成矿,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床[5]。

综上所述,通过下一步地质工作,有望在接触带部位寻找中型以上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4结论

黄岩溪地區主要出露石炭系及第四系地层。区内构造活动剧烈,以断裂构造为主。岩浆岩发育,处于燕山期大东山岩体中部的变异部位,岩性主要为燕山早期花岗岩。变质作用强烈,以矽卡岩化为主,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

区内成矿条件良好,利于形成矽卡岩型矿床,矿床形成与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围岩性质密切相关。现已在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部位发现了6个矿体,其中2个铜矿体、3个含铜铁矿体,1个低品位的含铜铁矿化体,矿体均有往深部延伸的趋势。通过下一步地质工作,有望在接触带部位发现中型以上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及其他伴生矿床。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2]南颐.广东省岩石地层.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3]广东省地质矿产局1:20万英德幅区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965.

[4]王之田,秦克章.中国铜矿类型、成矿环境及其时空分布特点[J],地质学报,1986(3).

[5]赵斌.中国主要矽卡岩及矽卡岩型矿床[M],科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矽卡岩灰岩燕山
试论岩体侵位机制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制约
燕山大学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高密度电法在灰岩地区探测岩溶中的应用研究
大型房建岩溶场地勘察研究
对涞源县南赵庄铅锌矿床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京津冀的山
东天山雅满苏铁矿床矽卡岩成因和矿床成因类型剖析
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碳排放EKC曲线研究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元素的活动性及质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