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中国模式——基于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分析

2015-10-21赵凤琴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北京奥运发展

赵凤琴

【摘要】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植根于中国国情,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出的国家在经济等六方面的实践经验与道路选择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的、立足于并且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一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渐进发展模式。具有七大特点,并且对国内外产生影响。

【关键词】中国模式;北京奥运;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40-01

北京奥运会取得一系列成就,得益于“中国模式”。社会各界以及国内外的学术界都针对“中国模式”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存在吗?第二、实质、内涵、特点?第三、形成源起?第五、影响?下文我将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例,对“中国模式”进行解读。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

1.首次提出。“中国模式”最初是由雷默于2004年5月在《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中提出的。俞可平等用“中国模式”取代了“北京共识”;人大秦宣认为,在1980年,日本石川滋等人曾多次使用“中国模式”,他们把“毛泽东战略”称为“中国模式”;徐崇温发现,“中国模式”发轫于改革开放初期,早在1980年5月,邓小平就提出‘中国的模式的问题。

2.概念。“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后探索出的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生态六方面的实践经验与道路选择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的、立足于并且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一种渐进发展模式。实质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下立足于中国国情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

中国模式是针对特定时期和空间的。任何超出此时空讨论中国模式,都会导致对中国模式的偏差理解。

二、“中国模式”的特点

1.强势政府和集中高效。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传统使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趋向于“强势政府”。主导型政府便于资源集中、行动高效,是成就“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北京奥运会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政府掌握资源,具备行动力,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干预能力。鸟巢等建筑得益于强势政府。

2.实践理性。中国模式是一种经验的总结和后发的理论归纳。“试点”、“经验推广”之类的词汇,我们不陌生。政府的强行动力,可以把负面影响限制在极小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北京奥运才能够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3.混合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北京奥运,政府通过招标、动员等形式,让各类企业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些举措仅靠市场是不可能的。

4.稳定优先。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稳定的国内局势,為经济发展以及奥运会的开展提高环境,同时和平发展的理念也与奥运会相契合。

5.民生为本。中国模式以民众的需要为目标,不以利润和经济增长为目标。一家公司对北京市民进行的调查显示:95%的市民支持北京申办08年奥运会。

6.顺序差异。中国改革的总体顺序是: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先容易后艰难。循序渐进,步步规划。

7.对外开放。大量吸收其他模式的经验,但始终坚持本国的政策空间,通过渐进式的对外开放,加入国际经济体系,扩大国际知名度,让国际看到中国的文化和建设成果。

以上因素大致规范了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和中国模式的特点。

三、中国模式的影响

对“中国模式”关注实质是对中国崛起的关注,美国学者福山曾在冷战后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终结论”。随着中国崛起,福山认为,“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中国模式”的有效性成为中国对外提升影响力,对内加深自我凝聚和认同的有力宣传利器。

1.中国模式给国际带来积极影响。(1)中国通过和平的方式屹立于世界,超越了西方单一的发展模式,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新范式:把发展经济放在最优先的战略位置,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衍生出适合本国的制度安排。(2)应对危机:国有化或变相国有化已成为西方国家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手段之一。(3)修正西方价值观。“中国模式”所承载的价值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开始审视“美国模式”、“欧洲模式”。

2.中国模式给中国带来积极影响。中国有效地吸纳了经济转型和社会调整的张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理念更加成熟,视野更加宽广;防范了民族分裂和地区分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3.带来很多社会问题。(1)经济发展后续持续性不足。中国经济长期依赖政府,削弱了市场的作用。经济结构畸形,制造业长期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品低级化,低成本加工国的地位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断减弱。(2)环境和能源问题。中国经济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能源为代价的。中国的农业人口还占中国大多数,中国未来将面临现代化,城镇化,绿色GDP,气候变化等诸多难题,这将是其他国家发展进程中不曾遇到过的严峻挑战。

四、总结与反思

中国模式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只能在特定时空发挥作用。因此,不论是评价还是借鉴中国模式,都不能套用西方标准,必须着眼于中国国情。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道义角度考虑,维持中国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努力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同时仍然要坚持以下理念:实事求是、民生为本、整体思维、良政善治。

参考文献:

[1][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94-295.

[2]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借鉴[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谈“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与现代化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09-28.

[4]赵志勋.近10年来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综述[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1).

[5]张维为.“中国模式”是“最不坏”的模式[J].红旗文稿,2011(6).

[6]史燕群.中国模式的内涵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北京奥运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从北京奥运走来联想IdeapadY530长期评测
北京奥运吉祥物象征解析
收藏完整性决定价值
“北京奥运金”铸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