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2015-10-21刘舒阳

中国青年 2015年20期
关键词:钟会雪中送炭菜根

刘舒阳

留一步,让三分是《菜根谭》中提倡的一种谨慎的处世方式。让对方先过,哪怕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为他人着想,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要灵活,知进退,善于静观其变,沉着应对。做人要时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境地,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去行事,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做到有自知之明。能够认清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能够跟随其变化而变化,因时制宜,顺势而动,这是《菜根谭》教给我们的处世哲学。

智巧机械 知而不用

洪应明在《菜根谭》一书中写道:“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这里“出淤泥而不染”讲的是定力,“明机巧而不用”讲的是智慧。当下,很多人都在为如何得到贵人相助而大动脑筋的时候,能有多少人愿意不接近权贵而洁身自好呢?洪应明告诉我们:权贵们是可以接近的,但真正做到近墨者不黑才是高人。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非常有才能。大将军司马昭的部下钟会闻其大名专程去拜访他,钟会见到嵇康的时候,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对钟会等人不仅爱理不理,还出口伤人,钟会为此心中记恨。司马昭认为嵇康人才难得,准备重用他,可是嵇康又不辞而避。有人推荐嵇康担任一个官位,嵇康不仅不领情,反而傲慢地回绝了。后来在鐘会的不断谗言下,司马昭终于找了个借口把嵇康杀掉了。

有才华的人往往正直刚毅,气节高雅,不随波逐流,不趋附权贵,不看人的脸色吃饭。这是一种风骨。然而这种傲骨很容易被人看作是傲气与清高,最终给个人的发展设下障碍。当身不由己时,能够做到“近之而不染”才尤为可贵。

“智巧机械”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是通过实践锻炼而来的,如果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所获得成果,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自然可以心安理得。而“明机巧而不用”,更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和胸襟。

明辨是非 言行得体

明辨是非是一种处世的态度,能够坚持己见,不人云亦云,立场清晰而坚定,才能做一个有胸怀的智者。《菜根谭》中对此有如下阐述:“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勿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即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而放弃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固执己见而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不可施小恩小惠笼络人心而伤害整体利益,也不可假借舆论来满足个人欲望。

每一个人都行走在路上。一个人若没有主见,别人认为什么是对的他就去做,别人说什么是不好的他就不做,那他到底是为谁而活呢?但世间这样的人真不是少数。所以说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坚持做下去并非易事。

一个人除了明辨是非外,还要言行得体。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粗俗。言谈高雅即行动之稳健,说话轻浮即行动之草率。

净拭冷眼 毋动刚肠

“君子宜净拭冷眼,慎毋倾动刚肠”,这是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教授的另一条处世哲学。意为一个有才学品德的君子,不论面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冷静态度去细心观察,绝对不可以随便表现自己刚直的性格。

正派人一般为人正直,胸怀坦荡。但为人处世也要讲究方法,因一时的情感而轻举妄动,或许会铸成大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也很可能是由于性格刚直而难以成事。做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把事情办好,绝不是只为了表达一下自己直率的观点。

做人顶不得真,太刚直了容易折断;但也不可太圆滑,外圆内方最适宜。俗话说:圆的不稳,方的不滚。圆为灵活性,为随机应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方为原则性,为坚守一定之规,以不变应万变。方是原则,是目标也是本质;圆是策略,是途径也是手段。外圆内方概括了修身处世的要义。

知进识退 因时制宜

有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末年,范蠡侍奉越王勾践,辛勤劳苦,尽心尽力,为勾践深谋远虑二十多年,最终灭了吴国,洗刷了会稽耻辱,又率兵向北渡过淮水,兵临齐、晋两国,号令中原各国。勾践因此而称霸,范蠡号称上将军。

返回越国后,范蠡认为盛名之下,难以长居久安,而且深知勾践的为人是可以与之共患难,很难跟他同安乐。于是写信告别了勾践,与随从乘船而去,最终也没有返回越国。

正如《菜根谭》中所写:“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意即当事业顺利进展时,就应早做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后来像羊角触篱一般进退不得;当刚开始做一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在什么情况下罢手,才不至于骑虎难下而招致危险。

我们在谈到成功之道时,更多的强调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有时候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以退为进也是一种人生的策略。正如面对客观世界的复杂多变,就某个具体的事情来说,也有其“时”、“势”的问题,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环境下,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做到有自知之明。能够认清客观事实或时代潮流,并因此而变,这是《菜根谭》教给我们的。

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

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仅是对一个人德行的考验,也是为了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菜根谭》中的这句话旨在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人生必然会快乐安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和、礼让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所谓谦让的美德并非指一味地让步。凡事让步,从表面上来看或许是吃亏,但事实上因此获得的收益要比因此失去的多得多。

清朝康熙年间的“六尺巷”不失为一段佳话,那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犹在耳畔。做事懂得给人留有余地,有好处时不忘与人一起分享。留一步,让三分是《菜根谭》中提倡的一种谨慎的处世方式。让对方先过,哪怕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为他人着想,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雪中送炭 终身之感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为喜也。”赠人千金与管人一顿饭,为何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因为被关爱的人的境遇不同。世间的一切帮助,在人最需要的时候才是最珍贵的。人对金钱的标准,也往往因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有意义。

人的一生难免遭遇失利与困境,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的帮助会让人铭记一生。正如纪伯伦曾说“和你一起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所以人们常说“贫贱之交不可忘”,因为微寒贫贱之时的朋友,互相给予的是最为珍贵、无所图的友谊。

我们处在一个变化、诱惑重重的时代中,不可能摆脱世俗的纷纷扰扰,重要的是我们在融入这个时代的同时,如何把握好自己,始终保持清洁高尚的本色,不妨重回书中,体会《菜根谭》传授给我们的处世之道。

责任编辑:韩春丽

猜你喜欢

钟会雪中送炭菜根
恩怨情仇
最忆扬州菜根香
陈洪渊院士:为科学“嚼得菜根” 为国家“做得大事”
锦句
雪中送炭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雪中送炭
钟会和钟毓
钟毓、钟会
只为5‰的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