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磊:我的每件作品都是特定答案

2015-10-21董铁莹

中国青年 2015年20期
关键词:同济设计师设计

董铁莹

“最终,设计和建造,提供和表达的是生活方式和文化。”

上海外滩,他的作品再次绽放。十六铺码头二期工程,将于2017年建成,将是黄浦江上邮轮游客的集散和服务中心。几百米长的临江观景平台,起伏的登船大厅和景观望塔,被命名为“浦江之睛”。从此故乡上海又将出现一件他的“吸睛之作”,将设计理念凝固成时间轴上的音乐。

简洁明快,既是蔡磊的设计作品追求,也是记者对他最为直接的印象。一身休闲装,肩背一款皮质运动背包,再加上高大的外形,休闲却精致的打扮。“我是一个简约主义者,工作与生活都尽量追求简单”,蔡磊道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的偶像是现代建筑学创始人勒·柯布西埃,这位建筑学大师推崇的朴素价值观也直接影响着蔡磊的人生理念。

入行超过20年,手中捧得的设计奖杯不计其数,本人被评为“地标建筑最具影响力设计师”,蔡磊依旧不改初心。“我的每件作品都是一个特定的答案,不会去重复”。简单利落的话语,敲打的却是设计师最为本质的创意情节。

同济教给我两件事:自由与认真

同济建筑系,多少人心向往之,蔡磊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直到高考之前,他都完全没想过念建筑系。舅舅曾是国内最好的脑外科医生,两个舅父舅母又都从医国外。“高三前在家里碰巧翻到几本苏联的建筑专业书,一下子就被那些建筑设计图吸引了”。蔡磊的父亲是第一代留学苏联的建筑学博士,家中收藏了很多苏联时代留下的建筑學书籍。无声的美学传递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大到足以改变一个人的道路选择。那年暑假,蔡磊决定转而报考同济建筑系。

在同济蔡磊赶上了好时候。“大一开始正好碰上教学试点,教学方式从传授式转为代入式,让一些年轻的老师教学,自由的学风让我有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一样的创意”。同济自由的学风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最新鲜的事物:90年代第一批进驻上海的国外设计师事务所,改革开放热土深圳的国内设计师事务所。蔡磊在忙碌的实习中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职业设计师,也第一次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创业的激情。

毕业后留在同济建筑院工作,还是师傅带徒弟的时代,他又幸运地遇到了好师傅。“建筑师这个职业要非常认真,永远记住我们的作品都是最终实实在在建起来供人居住的。”吴庐生老师的叮嘱极短,却像警钟一般常敲在蔡磊的耳畔。“做建筑师这行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性格,很多朋友都说我有时候太较真了。”在精密的图纸上,在管理的施工里,在后期的调整中,蔡磊永远都带着认真二字,负责地完成大大小小每一个项目。

用自由的心接纳所有的观点与创意,再用认真的心完成每一项作品与管理,蔡磊在同济完成了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积淀。仿若行船前的试水,又如开弓前的望,准备得充分,才会行得更远。

在澳洲,更接近中国

重庆江北城的规划设计是蔡磊的得意之作,也是他在澳洲的第一个中国项目。“这个项目让我更接近祖国,知道它的优势,也知道它的欠缺。”

海外和中国的几度来回,蔡磊再次回到澳洲,首先接触的是纯粹的澳洲本土项目。“在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做项目,我看到了澳洲人对自然环境的极度尊重,以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材料的概念,而这些就是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低碳环保。”当年的这些超前理念给了蔡磊灵感与启发,对他形成的极简主义设计价值观影响极大。

作为当年在澳洲建筑设计领域凤毛麟角的中国人,他的专业能力同样崭露头角。由当地多家著名专业事务所共同组建的集建筑设计、造价咨询、景观设计、机电顾问等为一体的专业顾问平台——亚洲太平洋建筑设计集团(APDG)聘请他为中国首席代表,这时他开始尝试有别于设计师的另一种角色:管理者。

重庆江北城是这个平台冲击的第一个中国项目。作为重庆刚直辖一年的大型重点建设工程,它吸引了来自全世界100多家知名规划和建筑师事务所参与竞标。蔡磊作为集团该项目的主创设计师之一,度过了数不清的不眠之夜。“这是一个规划项目。当时的想法是在尊重国内规范的同时,怎么尽量把国外一些好的规划经验带进来。”

凭借出色的规划设计理念,蔡磊带领的团队的方案百里挑一,最终被重庆市政府选用。这时他又被聘为项目经理和总协调,从设计师转而成为管理者。“这个项目难度极大。一是地域跨度,从澳洲到重庆;二是文化跨度,当时我们国家项目开发从政府到开发商走的还是非常初级的模式,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费用非常有限。”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蔡磊想到了利用澳洲政府的资源优势。由于亚洲太平洋设计集团与昆士兰州政府、布里斯班市政府联系密切,他利用这两个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为重庆带来了规划设计方案,同时还提供了整个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案。此外,又促成昆士兰最大的能源公司与重庆电力公司合作,重庆开始进行电费分段计价的积极尝试。

“从一个设计师,如何转变成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者,江北城项目给了我最多的经验。而最为本质的是教会了一件事,什么叫做协作。”在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除了专业设计公司之外,还有政府资源、企业资源以及众多外围资源,只要有少数的不配合现象都会使得整体效率下降。三年的时间里,蔡磊全程参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该项目也促成重庆与昆士兰州结成友好城市。

离开祖国,才觉更接近祖国。澳洲的工作让蔡磊的设计理念更加成熟,项目管理经验更加丰富。但此刻,他更看到了中国发展建设的需要,归心似箭。

请给我一年的时间去证明

蔡磊的较真在业界出了名。在惜时如金又竞争激烈的房地产领域,他居然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说服业主接受他的设计方案。

创立ANS(AUSTRLIA NEW SPACE)国际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名字中都带着蔡磊突破常规、追求创新的理念,“新空间,就是要把全新的空间在中国创造出来”。他邀请到了悉尼著名的Darling Harbour港湾总体规划设计的主要负责人TonyCorkill、原来同济的出国学习回来的同班同学,以及后来加入的黄金海岸事务所的资深老同事一起,组建并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团队。

刚在国内兴起的房地产市场纷纷追随欧美复古风,罗马花园、维多利亚小区眼花缭乱的名字加上昂贵的建设费用,让整个市场趋向于追求建筑外部造型的过度包装。而蔡磊却认为:“居住要人性化,细化和提升它的功能最为重要,设计创造的是新的生活方式。”

他冒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力推现代简约风格,弱化表面繁复装饰,强调住房的实际功能。然而,与市场“唱反调”让业主单位犹豫不决。“对于当时的市场而言,我们的设计方案显然是超前的,超前也意味着未知和风险,业主单位一开始非常怀疑我的方案。”

是更改设计方案还是坚持最初的设计理念?蔡磊不是没有犹豫。“在当时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市场,说惜时如金一点也不过分。但我觉得认真不是仅指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坚持自己的判断。”蔡磊选择坚持,而这坚持的跨度就是整整一年。

在这一年里,他做各种市场调研,参观国内外众多项目,不断研究方案,“执着的让我们这些业主都被感动”,曾经一起完成该项目的业主阴总说。一年之后,最终放在业主方面前的是一份厚重而精准的调研报告。“尽管难料市场的反应,但蔡磊提供的报告让我们愿意相信简约风格的前景”。

市场给了蔡磊最大的褒奖。该住宅开发项目一经推出,就在上海一炮打响。在复古风遍地流行的房地产市场中独树一帜,因其人性化的设计而获得购房者的青睐,很多人甚至退了其他楼盘改为购买该楼盘。

蔡磊的设计同样得到了国家建设部的高度评价。该项目在建设部主办的第一届“创新风暴”全国住宅设计夺标活动中获得金奖,现代简约风的创新突破最终获得专业和市场的双重肯定。

“成绩的取得还要感谢我们的业主方,他们愿意和我一起冒这样的风险。事实上任何创新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因为创新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它就一定和风险密切相连。但我之所以不惧怕创新,是因为在我的概念中,创新即便失败了,也是成功。”

重庆江北城、绿洲长岛花园、成都大魔方、武汉园博会、天津宾馆ANS的足迹遍布全国,成为行业内口碑极佳的澳系设计公司之一。然而蔡磊的作品始终没有重复,他总在一路尝试。他认为,成功固然可喜,但失败更能够看清哪些是行不通的,它又何尝不是一种历练和积累,又何尝不是成功?

正在进行二次创业

一个成功者葆有的最为可贵的品质,就是不断求新求变的热情。第一次创业成功并没有让蔡磊开始选择享受,“建筑设计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二次创业是为了让自己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

我们对未来的消费者了解吗?90后一代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过去完全不同了,他们为什么要接受与20年之前一样的产品呢?蔡磊给自己抛出了这样的问号。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变革,政府、开发商、消费者,无一例外都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政府在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开发商面临着可开发的领域在大城市变得愈加局限,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的未来应该怎样继续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质量?蔡磊在做认真的研究。“之前的20年,中国发展得太快,我们很少有时间能够停下来真正做一番研究。而现在恰是一个契机,我可以慢下来系统地做研究,理一理思路,这无论对公司而言,还是我个人的发展都将带来很大的好处。”

蔡磊的跨文化背景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感情。“文化复兴不是一个虚的事情,它是完完全全可以落地的。我们国家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比如木结构和传统木工手艺,真是不可多得。如果消失将会非常可惜。有些老的东西完全可以继续利用并重新焕发光彩。”他希望寻找到一种中国传统工艺和现代开发模式互相结合的途径。“享受生活和拉动内需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传统工艺的美是建筑美的一部分。”

蔡磊的二次创业更源于他一直以来对建筑师行业更为广角的视野。“建筑师不只是画图纸,我更愿意做一个面状的设计师,而不是点状的设计师。”他认为建筑师需要更为广阔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于社会的观察能力。“就像炖一锅好喝的汤,里面必须有各种好东西。”为此,他最近申请到上海一所最具试验型的大学担任创新课的老师。“与年轻人接触并互动,教课不只是单向的。与他们分享创新的概念,让他们明白创新不是一件神秘的事,它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对于我今后的设计思路都具有启发意义。”

在高度发展的社会,想要放慢脚步很难,而放慢脚步后不断汲取养分更好地前行则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和心态。蔡磊的二次创业,实际上是在慢节奏中提速。

未来的十年,蔡磊选择不断减轻身上的管理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本身。“未来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对会放缓,我选择回到小型工作室的模式,简化管理,也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到設计上去,并且参与小规模投资和建造。”他认为建筑设计和建造是一个连续的综合性的过程,“我会更关注小型项目,将规划、建筑、室内和景观作为整体考虑,并控制到细节。而直接参与投资和建造,将把设计和实现这样的过程和结果控制得更好。”蔡磊的设计观低调而直接,将建造活动对环境、对资源的耗用降到最低,提升并创造独特的功能和空间体验,作为设计的核心与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式。他近期的作品,比如上海的“融”餐厅,四川广汉的温德姆安可酒店,以及在墨尔本建造的“1加1”住宅等,正在逐一实现设计和建造的理想。“最终,设计和建造,提供和表达的是生活方式和文化。”

猜你喜欢

同济设计师设计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无损检测进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推荐一个设计师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