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

2015-10-20黎,张

关键词:冠心病状态心理

陈 黎,张 瑛

(泰州市泰兴市中医院放射科,江苏 泰州 225400)

浅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

陈 黎,张 瑛

(泰州市泰兴市中医院放射科,江苏泰州225400)

目的 浅析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其心理状态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FS、LVEF、rMSSD、SDNN、SDANN、SAS、SDS等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用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冠心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冠心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导致的心绞痛或者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一类心脏病,因此冠心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1]。目前临床尚无根治冠心病的方法,作为终身性疾病的一种,患者病情可能多次复发而需要多次住院,这会导致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焦虑抑郁心理[2]。本研究主要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4.5±4.7)岁;心功能I级患者12例,Ⅱ级的患者8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4.9±4.9)岁;心功能Ⅰ级患者11例,Ⅱ级的患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常规饮食指导,常规查房巡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具体内容如下。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初期收集各项临床资料,根据资料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的评估。首先为患者讲解冠心病的疾病相关知识,治疗具体方法,用药方法以及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另外,充分调动患者周边的家庭系统和社会系统给予患者最大的支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家属的探视时间和频率。平常可以为患者播放一些轻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悦,指导患者学会接受周围人群的情感支持和生活帮助。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严格遵从医生叮嘱,避免影响用药效果,指导患者学会多种自我放松的方式。尽量减少冠心病患者与其他抑郁焦虑患者接触的机会,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患者由于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治疗时加强对患者的鼓励,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4]。主动向患者介绍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方法进行保健,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康复保健计划并指导监督患者坚持进行。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心中的疑惑要耐心解答,加强对患者的鼓励,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支持,增强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天心电监测,分析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利用彩超仪测定患者的左室射血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相邻RR期间差值均方根(rMSSD)、24 h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5 min窦性RR期间均值标准差(SDANN)[5]。利用SAS评分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定,利用SDS评分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价,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指标结果差异不大,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观察组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s)

项目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rMSSD(ms)  护理前 41±2.3 42±2.4护理后 64±2.2 46±3.2 SDANN(ms)  护理前 40±3.3 39±2.6护理后 67±3.3 46±2.5 SDNN(ms)  护理前 72±3.3 74±2.5护理后 98±2.5 79±3.2 FS(%)  护理前 18±0.9 18±0.7护理后 26±0.6 20±0.9 LVEF(%)  护理前 39±1.4 39±1.2护理后 48±1.2 42±1.3 SDS(分)  护理前 41±2.6 40±1.6护理后 20±1.1 39±2.5 SAS(分)  护理前 35±2.2 36±1.4护理后 16±0.9 35±2.6

3 讨 论

对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常规护理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合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外界因素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意识[6]。心理疏导能够增强患者面对治疗的信心,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勇气,对冠心病的预后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促进患者的恢复。

本研究对两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观察组FS、LVEF、rMSSD、SDNN、SDANN、SAS、SDS等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徐 霞.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27):236-237.

[2] 陈 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8-69.

[3] 王秀花,李春华,李玉芝,等.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9):177-178.

[4] 周 鹏.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在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1):109-110.

[5] 张 玉.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5): 165-166.

[6] 霍金华.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3):181-182.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2.089.02

猜你喜欢

冠心病状态心理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