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河地区滑子蘑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2015-10-18赵彩云吴春华安冬常广宁

长江蔬菜 2015年23期
关键词:菇农庄河菌种

赵彩云 吴春华 安冬 常广宁

庄河地区滑子蘑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赵彩云 吴春华 安冬 常广宁

导读:辽宁庄河地区滑子蘑生产具有30多年经验,但是存在许多问题,如品种退化严重、缺乏规范菌种生产厂、栽培管理粗放、产品加工简单等。建议当地以科技为支撑发展滑子蘑、加强产业发展的组织与管理,大力发展滑子蘑的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等。

滑子蘑因其菌盖、菌柄黏滑而得名,其菇体整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子实体含抗肿瘤活性、菌盖表面的黏液具有健脑益神的作用,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食用菌。滑子蘑是利用季节温差采用半熟料栽培的木腐菌,为低温性食用菌,适合东北地区冬季农闲时栽培。滑子蘑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进入商业性栽培,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种,栽培地主要集中在东三省,是辽宁省农业出口创汇重要支柱产业,其中辽宁庄河地区是东北最早规模化生产滑子蘑的地区。

1 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现状

辽宁庄河地区1976年从日本引进滑子蘑品种,至今已有三四十年栽培历史,该地滑子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主要集中在塔岭、荷花山、花院等乡村,一般采用两季栽培。该地区拥有大量滑子蘑生产者和各种规模菌种生产厂,有的菇农还自行加工滑子蘑,对外销售,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知名度,是稳定的生产和对外出口基地,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当地滑子蘑的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呈现扩大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品种退化严重 庄河地区多年来虽然种植过很多品种,如c-31、112、早状等,但大都外销、以盐渍品出口,仅c-31因其产量稳定、菌盖大小适中、颜色好而成为该地主栽品种,导致品种单一。因常年使用同一品种,加上小的菌种厂不懂菌种特性,没有系统地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导致品种退化严重。

②缺乏规范化菌种生产厂 庄河地区几乎家家都种植滑子蘑,很多菌种生产厂应运而生,有的依托科研单位、有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菌种生产,但大多数小菌种厂没有意识到菌种重要性,自行生产菌种,因不懂制种技术,加上生产场地环境简陋、制种过程缺乏规范管理,导致菌种质量良莠不齐,使得菌种在栽培过程中出现污染或者菌包越夏困难、出菇不齐、产量低等现象。如2014年因滑菇越夏困难导致成品帘比例低,虽然销售价格较好,但实际收入提高不大,影响了栽培滑子蘑的积极性。

③栽培管理粗放 滑子蘑目前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依然是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庄河地区采用半熟料栽培滑子蘑,每年2~3月制帘,利用低温发菌,制帘过程中配料不够精细、不严格执行比例、石膏等辅料更是可有可无,接种后菇农凭经验进行生产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遇到特殊年份或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应对,规避风险。

④产品加工简单 目前滑子蘑采收后处理方法简单,有的进行简单的分级,再分类进行盐渍处理,有的菇农根本不进行分拣直接盐渍销售。加工的菇农也是靠经验,一次下料很多,靠人工搅拌、靠时间捂热杀青,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色泽发褐、鲜菇失水多,直接影响产量和价格。缺乏大型加工厂及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对产品进行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2 促进滑子蘑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1 以科技为支撑发展滑子蘑

食用菌的生产者凭多年生产经验管理,缺乏专业技术指导。面对栽培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减产或绝收,挫伤了菇农种植滑子蘑的积极性。建议聘请专家在庄河滑子蘑集中生产区进行栽培技术讲解,对制作栽培帘、灭菌、越夏等关键技术进行具体指导,引导农户在扩大正季栽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反季节栽培帘数量。

①新品种选育 好的品种是滑子蘑优质高产的关键,是滑子菇产业发展的核心。科研单位应加大育种力度,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加快育种进程,通过自然选育、杂交育种、品种引进等多渠道、多手段选育出适合该地区栽培的新品种,替代多年来的单一主栽品种,形成多个滑子菇品种同时栽培,既有效避免鲜菇上市过于集中,销售价格下滑,又可以延长鲜菇供应期,减缓产菇高峰加工压力,避免一旦出现病害损失严重,有力保障滑子菇的产量和质量,保障菇农效益。科研单位还应该根据滑子蘑销售特点,注重适合加工方面的品种选育,同时还应考虑消费者的喜好,如菇盖大小、菌柄长短、口感等。

②栽培技术配套 虽说滑子蘑栽培技术简单,但是品种不同、其本身的特征特性不同,导致栽培管理存在差异。因此,在带给菇农好品种的同时还要加强该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应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引导菇农科学栽培滑子蘑,提高产投比,减小损失,增加效益。在塔岭、花院等主栽区重点指导几个栽培大户,引导该地区滑子蘑科学生产,起到示范推广作用。目前反季节生产面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菇农栽培技术掌握不好,反季生产产量较低,建议聘请专家多次反复培训,亲自到菇农家现场指导,让菇农掌握生产中常用滑子蘑品种的特征特性,保障菇农在实际生产中获得成功。

2.2 加强产业发展的组织与管理

滑子蘑的发展是庄河地区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支撑,是一部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强滑子蘑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原料来源、菌种生产、栽培帘制备、栽培管理及采后销售各个环节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尤其要严把原料和菌种生产关。2014年庄河金山村因使用的麦麸出现问题导致30多户几万帘滑子蘑绝收或减产。由于原材料和菌种问题导致菇农经济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当地食用菌协会发挥积极作用,对重要环节协会统一协调,定期组织菇农进行技术培训,有条件的可进行原料集中供应、菌种统一发放、栽培帘统一制作、产品统一回收加工,既保障滑子蘑的生产规模,又保障菇农利益。

2.3 大力发展滑子蘑的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菇农只是把采收的鲜菇进行简单的加工保存,且庄河种植大户基本都是沿用土方法和经验自行加工保存,如大锅烧水烫漂30 min,捞出盐渍,这样很难保证产品色泽、营养等指标,因此常常以原材料销往欧美等地,毫无市场竞争力,价格较低。如果建立大型的深加工企业,参照欧美等国家产品标准进行成品加工,把滑子蘑制成半成品或成品进行销售,可极大地提高产品产值,同时带动地方农民就业,既可增加出口创汇,又可提高农民收益,保护菇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滑子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李长莉.辽宁滑菇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的探讨[J].食用菌,2014(5):9-11.

[2]黄欣阳.沈阳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食用菌,2014(6):6-7.

大连市科技局项目——大连市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建立及栽培加工技术的产业链建设(2014B11NC076)

赵彩云,辽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连市营城子镇沙岗子村,116036,电话:15842478622,E-mail:837103971@qq.com

吴春华,通信作者,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电话:13898618481,E-mail:2465861945@qq.com

安冬,常广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5-11-04

猜你喜欢

菇农庄河菌种
祝贺与期待
全国首家“海上盒马村”落户庄河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中国·庄河天门山第二届冰雪节
西安至南阳段增建二线的古庄河大桥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