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分析

2015-10-18郝彩霞

关键词:优质冠心病高血压

郝彩霞

(高邑县医院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1330)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分析

郝彩霞

(高邑县医院内科,河北石家庄051330)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1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3%,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冠心病并高血压;优质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由于社会压力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功能性改变导致管腔狭窄、阻塞,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进而诱发的心脏病[1]。临床资料统计显示,冠心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给患者带来致命的打击[2-3]。因此,给予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241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试验组男65例,女56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6.7±3.4)岁;体重44~91 kg,平均体重(60.2±4.3)kg;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2±2.7)年。对照组男66例,女54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46.8±3.3)岁;体重45~92 kg,平均体重(60.3±4.5)kg;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3±2.6)年。排除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1)健康宣讲:为患者讲解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病程发展、治疗用药、日常护理和转归等方面的知识,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缺乏足够的了解,会出现恐惧、焦虑情绪、给予按摩、音乐等,缓解患者的不适。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积极引导患者;(3)饮食起居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遵循低盐、低脂,清淡饮食的原则,摄入易消化、多纤维的食物并保证饮食的均衡性;生活规律,避免劳累;(4)监测血压、心率:定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监测、记录,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发现不良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5)运动护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生存质量评分。

1.4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病症消失,血压、心率等指标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病症缓解,血压、心率等指标好转,生存质量改善;无效:临床病症无好转,血压、心率等指标未好转,生存质量未改善。生存质量评分较低者效果较好,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护理效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n(%)]

2.2生存质量评分

试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n  时刻  生存质量评分试验组 121  护理前 49.53±20.28护理后 30.31±14.84*对照组 120  护理前 49.55±20.26护理后 43.74±17.69

3 讨 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属于心血管内科多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脏病变。目前,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4]。临床资料统计发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或者未给予有效的护理,患者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高血压在发病前期症状不明显,临床上对高血压的控制率不高。近年来,高血压是心脑血管基础疾病。中老年人群是冠心病并高血压的主要患病人群[5-6]。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周期较长,病情较复杂,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7]。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发现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侯 冬,鱼菊萍.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9(31):88-89.

[2] 孟 琳.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4,(7):277.

[3] 王 蔼,夏 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护理措施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9):2143-2144.

[4] 郭秀红.舒适护理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24):5311.

[5] 梁志兰,李慧波,刘艳红,等.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 2903-2904

[6] 罗璐红.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达标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14):136

[7] 王洪芳,喻中会.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16-3717

本文编辑:杨 志

学术类期刊论文的质量要求

1.创新性 报道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中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包括提出新发现、新思路、新认识、新理论;或者修正、补充、否定已有理论;或者提出具有重要学术探讨价值的新问题;或在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突破,或有较高学术价值,代表学科发展前沿、趋势和方向;或提出具有超前思维和重要科学依据的预测、预见和展望等。

2.科学性 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理论依据充分,方法先进,设计科学,数据准确,结果正确,结论可靠。实验研究设计符合随机、对照、重复三原则和统计学要求及其他各种有关规范、标准。临床科研设计符合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原则。在逐步实行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后,相关临床试验应经过注册。

3.导向性 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信息源的优势,为促进医学科研工作自主创新、加速医学成果诞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等发挥导向作者。

4.实用性 注重理论与实践、当前与长远、与储备、学科发展与新学科增长点相结合;注重高新技术和基础性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R473.5

A

ISSN.2095-6681.2015.18.182.02

猜你喜欢

优质冠心病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