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女性冠心病患者住院临床分析

2015-10-18代振涛孟庆兰靳刚强王培濯

关键词:发病率造影危险

尹 航,代振涛,孟庆兰,靳刚强,王培濯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河北 沧州 061000)

不同年龄女性冠心病患者住院临床分析

尹 航,代振涛,孟庆兰,靳刚强,王培濯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0)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448例,均以完成冠脉造影,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0岁组91例、41~50岁组104例、51~60岁组125例、>60岁组128例。比较四组的一般情况、冠脉造影结果及危险因素。结果 各组女性冠心病患者在体重指数、吸烟指数、冠心病家族史方面无明显差别,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比例明显增加。≤40岁组在高血脂、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方面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且随着年龄增长,各项危险因素及程度有增加趋势。不同年龄女性冠心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单支病变患者比例降低,多支病变患者比例增大。闭塞病变发病率明显增加,76%~99%狭窄发病率明显增加,50%~75%狭窄发病率降低。结论 对传统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还需针对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方可有效的降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改善其预后。

冠心病,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是世界各国中老年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之一,死亡率>30%。冠心病是患者发生猝死,尤其是女性患者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近期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发生率呈逐年升高、年轻化的趋势[1]。有学者对女性的死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心脏病占首位,高于脑卒中和肿瘤。冠心病女性患者受生理病理因素影响,在发病机制、诱发因素,临床症状等方面与男性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女性冠心病应得到进一步关注,以利于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并以此为标准对女性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冠心病的发生与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血脂异常、冠心病家族史等)及新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之间的相关性[2],以期获得更多与女性冠心病发生相关的防治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44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已经完成冠脉造影,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0±4.1)岁。入选标准: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一支或一支以上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等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疾病患者;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其分为≤40岁组91例、41~50岁组104例、51~60岁组125例、>60岁组128例。

1.2方法

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指数、冠心病家族史等一般情况。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吸烟指数>100为阳性。冠脉造影前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离心获得血清后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CRP、HCY、UA。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各组一般情况比较

各组体重指数、吸烟指数、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50岁组、51~60岁组、>60岁组高血压、糖尿病明显高于“≤40岁”组。

2.2各组的相关化验指标比较

≤40岁组在高血脂、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方面明显低于其它组,且随着年龄增长,各项危险因素及程度有增加趋势。见表1。

表1 各组的相关化验指标比较(±s)

表1 各组的相关化验指标比较(±s)

注:与≤40岁比较,aP<0.05;abP<0.05;abcP<0.05

>60岁(n=128)TC(mmol/L) 4.8±0.7 5.0±0.9a 5.0±1.2a 5.1±1.2aTG(mmol/L) 1.7±0.7 2.0±0.7a 2.3±0.8ab 2.4±1.2abcHDL-C(mmol/L) 1.7±0.4 1.4±0.4a 1.2±0.2ab 0.9±0.3abcLDL-C(mmol/L) 3.1±0.8 3.3±0.7a 3.6±0.9ab 3.8±0.8abcCr(mmol/L) 82.5±17.8101.7±28.6a108.3±52.9a113.2±55.3aCRP(mmol/L) 1.3±0.2 1.5±0.3a 1.7±0.4ab 1.8±0.5abcHCY(mmol/L) 11.5±3.0 14.7±3.6a 16.8±3.3ab18.2±4.0abcHyperuicemia(%) 19(20.8) 35(33.7)a49(39.2)ab75(58.6)ab≤40岁(n=91)41~50岁(n=104)51~60岁(n=125)

2.3各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

女性冠心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单支病变患者比例降低,而多支病变患者比例增大。闭塞病变发病率明显增加,76%~99%狭窄发病率明显增加,50%~75%狭窄发病率降低。见表2。

表2 各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 [n(%)]

3 讨 论

冠心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肌缺血[3]。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有学者发现遗传性黄瘤症患者好发冠心病,因此认为大量高脂血症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4]。随后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显示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女性冠心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男性。有研究发现,在无糖尿病的冠心病的人群中,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在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女性糖尿病患者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合并糖尿病更易发生冠心病[6]。另外腹型肥胖与心血管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腰围、高腰臀比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

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通常并存于同一个体,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且在冠心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相互促进,这种代谢异常称为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病发生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吸烟、高HCY血症患者冠心病发病危险明显增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同年龄段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差异,冠状动脉病变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既要对传统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还需针对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方可有效的降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改善其预后。

[1] 陶明莉,马巧红,张波涛,等.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特点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4,12(8):51-52.

[2] 吕 斌,杨 萍.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0,51(3):149-152.

[3] 何 辉.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67(5):62-63.

[4] 杨进刚,杨跃进.女性冠心病特点及介入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14(2):141-143.

[5] Yusuf S,Hawken S,Ounpuu S.Effect of potentially modiif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the INTERHEART study):casecontrol study[J].LANCET,2004,77(2):937-952.

本文编辑:吴 卫

R541.4

A

ISSN.2095-6681.2015.18.112.02

猜你喜欢

发病率造影危险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喝水也会有危险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