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2015-10-18石瑞成候晓峰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脑损伤

文 平,石瑞成,候晓峰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文 平,石瑞成,候晓峰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目的 观察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积水患者48例,并依据脑室径/双顶径(V/BP)比值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同时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术后对三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5.7%和55.6%,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14.3%和22.2%,轻度组和中度组与重度组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采取V-P分流术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及恢复健康,如果病情加重不利于分流手术疗效的提升。

脑积水;创伤性脑损伤;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创伤性脑损伤的并发症较多,其中脑积水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尽早给予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可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症状的改善及健康的恢复[1]。目前,V-P分流术是治疗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主要方法,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部分重度脑积水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我院采用V-P分流术对不同程度的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程度脑积水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积水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7.8±9.6)岁。根据患者V/BP比值[2],将其分为轻度组16例(0.26~0.40)、中度组14例(0.41~0.60)和重度组18例(>0.60)。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V-P分流术进行治疗。采取全身麻醉,调整合适体位,使其头、胸、腹成一条直线,手术部位头皮行切口,颅骨钻孔,依据减压部位对穿刺位置进行确定,建立分流管腹腔段及皮下隧道,连接分流管与腹腔和脑室段。手术前后采用抗生素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

1.3观察指标

术后第一周、第二周及第五周对患者头颅进行CT扫描,随后每间隔6个月进行一次扫描,共持续36个月。记录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三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1.4疗效判定标准[3]

治愈:运动功能正常恢复,CT扫描显示正常;好转:相关症状及指标改善明显;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5.7%和55.6%;轻度组和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14.3%和22.2%,轻度组和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脑创伤并发脑积水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脑创伤患者多在创伤后15天~1年内发生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其主要因蛛网膜颗粒阻塞所致,而蛛网膜颗粒阻塞又由脑内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因素造成。研究表明,蛛网膜颗粒发生阻塞,对脑脊液的吸收造成影响,易引起恶性高颅压等不良症状,患者发病后应及时进行脑脊液分流减压,可有效控制脑积水患者病死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V-P分流术治疗不同脑积水患者的疗效存在差异,其中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和中度脑积水患者而言,V-P分流术能够促使脑脊液的有效分流,对患者脑内压的降低具有明显效果,因此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控制效果显著。但重度脑积水患者大多属于颅压性脑积水,分流手术对脑室内部积液的分流效果并不理想,术后容易引发阻塞、移位、感染等并发症,疗效较差。有关学者[4-5]对脑创伤后脑积水的治疗进行了类似研究,发现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略低于正常水平时,V-P分流术取得的疗效并不理想;提示颅内压与正常水平相同时,可能会对积液的分流造成影响,使脑室周水肿的改善效果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后,应早期采取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加重,且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有明显效果。

[1] 陈 龙.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16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6.

[2] 陈 龙.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2):1507-1508.

[3] 叶 晖,陈治标.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5):281-284.

[4] 马英强.外伤后脑积水的早期脑室分流以及颅骨修补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5(52):18-19.

[5] 聂晓飞,马宝申,姜少军,等.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2(6):78-81.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42.7

B

ISSN.2095-6681.2015.18.090.02

猜你喜欢

脑积水脑室脑损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孤立性第四脑室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