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弘扬孝道文化的精华

2015-10-15李华年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家庭

李华年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历代思想家对“孝”的阐述做必要的梳理,认为孝道有四个不同的层次,第一,赡养父母;第二,行为得当;第三,遵守公共道德;第四,扬名显亲。本文也分析了“忠”和“孝”的关系,对孝道文化在今天将如何继续发挥作用作了探讨。

关键词:孝养 修身慎行 扬名显亲 忠 家庭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3-90-97

百善孝为先。

在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文化被认为是一切美德思想和行为的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发扬和光大孝道文化的精华,是创造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力图对此做出综述性的分析,以求教专家学者。

《管子·戒》说:“孝弟(悌)者,仁之祖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后汉书·江革传》引光武帝诏说:“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他们都认为孝心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历代史书,自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始立“孝义”一目,唐人修史,均为孝子立传,其后历代相沿,成为定例。魏征《隋书·孝义传·序》说: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吕览》云:“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万事之纲纪也。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顺者,其唯孝乎!”然则孝之为德至矣,其为道远矣,其化人深矣。

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孝道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然而,孝道的理论系统和实践典范都是在封建时代形成的,其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因此,我们在继承发扬孝道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扬弃其糟粕。比如传为汉代刘向作的《孝子传》记载,郭巨在父亲死后,把家财完全分给两个弟弟,自己分文不取,但承担了奉养老母的责任。没有房子住,就住在别人遗弃的一座凶宅里,后来他老婆生了一个男婴,郭巨估计无力同时养活老母和幼子,就决定把幼子活埋。挖坑时挖到一砂锅金子,还有一块铁板,上面铸有“赐孝子郭巨”五个字。郭巨把金子拿给凶宅的主人,主人不敢接,最后由官府断给郭巨,于是郭巨得以同时养活老母和哺育幼子。这个故事活来被收入《二十四孝》,广为流传。但这个故事不但丑化了他的两个弟弟,埋儿的行为也十分恐怖而且不近人情。至于挖坑得金,更是超自然的想象之词,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再如直到清朝,百一居士《壶天录》还记载孝妇王叶氏刲肝为婆婆治病,甚至著名学者黄彭年也在《陶刘两淑人事略》中记载他的夫人刲臂为彭年和彭年之母治病的事。人肉治病,本来荒诞不经,但历来备受推崇,可见古人说法、做法,不足为训之处,也所在多有。

孝的最低要求是赡养父母。一般高等动物的幼崽都没有自理能力,需要上一代的哺育呵护,才能长大。赡养父母,实际上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同时,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警世通言》二十二),对于儿女来说,赡养父母,也是无可逃避的社会责任。孟子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辱也),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惊惧也)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其中前三项都与“养”有关,可见“养”的重要。为了强调孝养的重要,除了历来《孝子传》(有清代茆泮林辑《古孝子传》)对此多有记载,人们甚至创造了“慈乌反哺”的故事。李时珍《本草纲目·慈乌》说:“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但所谓“养”,不仅是让父母吃饱穿暖而已,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又“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这个“色”,就是“色养”,所谓“色养”,司马光《家范》说:“观父母之志趣,不待发言而后顺之者也。”另一说,如《礼记·祭法》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个“色”,无论是父母的表情,还是子女的表情,都体现了子女基于对父母的爱和敬而达到的理解。有了这份爱敬之情,即使粗茶淡饭,也不算不孝。孔子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礼记·檀弓下》,啜,吃。菽,豆类。)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爱,比子女提供的鲜衣美食更有价值。

比“养”更进一层的,是子女的所作所为,要能让父母安心、放心、省心,才算是孝。

《孝经·纪孝行章》说:“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不守法纪)则刑,在丑(众)而争则兵(兵刃相加)。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牛、羊、猪)之养,犹为不孝也。”又《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费用节俭,慎守礼法),满而不溢(溢,奢侈)。”《卿大夫章》说:“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注:“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庶人章》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注:“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能做到这一步,“故生则亲(父母)安之,祭则鬼享之。”(《孝治章》)

为人行事,让父母安心、放心,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孝经·感应章》)。

《礼记·祭义》说:“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这是说自己说话在理,对方自然心服,他也就不至于用粗话脏话来回敬自己了。

“不辱先”,更与大节相关。《宋史·张克戬传》说:“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太原不守,……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他率众巷战,兵败自杀。又如《明史·易绍宗传》说绍宗“洪武时从军有功,授象山县钱仓所千户,建文三年,倭(日寇)登岸剽掠。绍宗大书于壁曰:‘设将御敌,设军卫民。纵敌不忠,弃民不仁。不忠不仁,何以为臣?为臣不职,何以为人?”他最后战死。endprint

清代潘德舆《示儿长语·作人诗七章》其四说:“诚心顺亲者,作事必识羞。惟恐辱吾亲,戏荡(游荡)是吾仇。”其五说:“识羞知正路,步步学谨慎。……一言不敢妄,矧(何况)敢有恶行?”《孟子·公孙丑上》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集注:“羞,耻已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周礼·地官·师氏》说“三曰孝德”,郑玄注:“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生者也。”所谓尊祖,也即不使先人蒙羞。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小事让人很不舒服。比如几个人一起吃饭,你看准了什么夹来吃就行了,但有人偏要拿筷子在菜盘子里左翻右翻;又如在上公交车、在医院挂号就医、在火车站买票等等所有须要排队的场合,总有人会加塞;再如,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学术上,意见分歧本来是正常现象,“英雄所见略同”的情况反而不是常态,但有些人不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看其中有没有合理成分,也不去反思一下自己的看法是不是真的无懈可击,而是简单地把不同见解视为跟自己闹意气、争风头。有诸如此类的表现的人,在旁观者看来,显然是“没有家教”。没有家教的意思是,因为你父母就是这种货色,所以不可能调教出懂道理的后人。而把意见分歧变成意气之争,就不仅是没家教,还会连累老师、母校;如果这个人还是党员,那么这种表现更是足以损害党的形象。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就是“文明”,我们认为“讲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承认人世间除了自己还有别人,别人也享有和自己一样的权利,因此,上述损人利己或损人而不利己的行为是无耻的行为。

“文明”的另一意义更超越了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因为任何人类个体(亦即个人)如果脱离了群体,都无法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因为任何个人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头脑和一双手创造出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全部物资条件。人类群体的生存是人类个体生存的前提,因此,古人才把先人后己、先公后私视为美德。把个人私利置于群体利益之上,叫做不知轻重。由此推而广之,则国家民族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说:“故曰:天下大乱,无有安国(意为天下乱了,就没有一个诸侯国可以平安。);一国尽乱,无有安家(古代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身指个人),此之谓也。”这也就是“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意思。《明史·忠义传序》说:“从古忠臣义士,为国捐生,节炳一时,名垂百世”。而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以换取私利的人,则被称为汉奸,清代无名氏著《汉奸辩》说:“所谓汉奸者,助异种害同种之谓也”。因此,为私利而牺牲公义,为个人而损害国家民族,是最大的无耻,我们有时骂这种人,说“不知他祖宗八代缺了什么德,生出这样一个坏种!”那么,他所连累的,就不仅是他的父母了。

比让父母安心、放心、省心更进一层的,是让父母高兴、舒心、开心。这已超过了父母子女之间的范围,涉及更广泛的人际关系。

曾子说:“居处不庄(平日的仪容举止不庄重),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处理公务不慎重),非孝也;朋友不信(对朋友不诚实、没信用),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遂,成也。)灾及其亲(会给父母带来灾祸),敢不敬(慎重对待)乎?”(《礼记·祭义》)潘德舆的《示儿长语》又给曾子的话做了些补充,他说:“兄弟不爱(友爱),非孝也;族姻不睦(与血亲和姻亲都不和睦),非孝也;乡党不和(周代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此句是说与街坊邻居不和睦),非孝也;师长不敬(不尊师),非孝也。”

曾子和潘德舆他们说,对待和自己有各种不同的关系的人,都有合适的相处原则;对于自己职分内的事务,也都有合适的处理方式。能照规矩行事,就能达到和谐的境界。自己的子女能与有关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作父母的当然也就能过上舒心、开心的日子。

由此看来,真正的孝心,会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孝”看成是“德之本”,是“众善之始”,一点也不为过。

处理职务上的事情,党和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这里不再多说,要说的是邻里的事。就在二三十年前,大家住单位盖的宿舍,那宿舍的平面布局,也和现在的单元房不一样,因而大家在生活上接触很密切。虽然因为生活上接触太密切,难免牙齿碰舌头,产生些小矛盾,但从总体上看,相互关心、照顾,总是主流。现在同一单位的人,住房可能相距很远;而同住一栋楼、一个单元、甚至隔壁邻居,也可能在一年当中连打个招呼的机会也没有。很多人觉得现在邻里关系冷漠,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天性冷漠,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缺少促使大家相互接触的客观条件。

中国历来看重邻里关系。元代秦简夫《东堂老》杂剧第四折说:“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远亲不如近邻”这个成语也见于《水浒传》第二十四回《醒世因缘》第八十回,在民间广为流传。《孟子·滕文公上》说,当初实行井田制,人们“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红楼梦》第二十四回有句话,说“我们好街坊,这银子是不要利钱的”。孟子所谓“守望相助”,涉及治安问题,焦循《孟子正义》说:“守者,防备所已知;望者,伺察所未形(未形:未显露)。”元代无名氏《杀狗劝夫》杂剧“楔子”说:“知他是谁好游闲谁不良,谁起风波谁要强,瞒不过邻里众街坊”。由此看来,街坊邻里关系,从积极方面说:“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从消极方面说:“守望相助”,防患于未然,都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现在邻里关系冷漠,我们认为原因在于缺少接触的条件,而不是没有接触的愿望。而要创造接触的条件,就要有公共的活动空间。为此,我们建议人大立法,明确规定房开商修建了多少户住房,就应该相应地修建若干平米的文化活动场所,而且这类设施不应纳入“公摊面积”,迫使业主出钱。。几十年来房开商吃得脑满肠肥,也该对社会做一点区区不足挂齿的回报了,这里所谓“文化活动”,我们认为不仅是跳舞、打麻将,更应包括书画、音乐、戏曲、体育等等。同时,政府的文化、体育部门,应该定期、定点、定人巡回指导,并且组织展览、演出、比赛等活动。相信通过这些活动,居民的个人素质、生活品味都会得到提高;也增进了街坊邻里的相互了解,而了解是团结互助的前提;另外,为什么农村治安情况比城市好?因为同一村寨的人彼此熟识,陌生人施展的余地很狭窄,所以彼此熟悉就大大缩小了流窜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如此一举多得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endprint

《孝经·开宗明义章》孔子对曾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旧唐书·萧瑀传》说萧瑀得了风疾,拒绝医疗,并想借口生病归隐,他姐姐教训他,说“以尔才智,足堪扬名显亲,岂得轻毁形骸而求隐逸?”可见古人把立身行道、扬名显亲是看得很重的。而且萧瑀“幼以孝行闻”,他本来就是个大孝子,所以他姐姐的话,是很能打动他的。他当地方官,能平乱安民,归唐后,辅佐李世民,李世民说萧瑀“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而且赐萧瑀诗,有“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之句。

“扬名显亲”之说,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古代,扬名显亲主要靠文治武功,在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从事各种工作的人,只要做出了比较突出的成绩,都会受到社会的肯定。对个人来说,虽然你的目的可能只是想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尽一份力量,但“扬名显亲”,总是其客观效果的一部分,如果在你取得成绩时,你的父母还健在,他们一定会觉得脸上有光,为有你这样的儿女而感到骄傲。

再说,也不一定非要取得国家级、世界级的成果才能扬名显亲,其实只要你在某个行道、某个地区有较好的成绩,受到人们的肯定或赞扬,你的父母都会引以为荣。

就我们与大学生接触的感受来说,我们觉得现在不少大学生提高业务能力的意愿不高(但对分数还是很计较的),对物质利益的要求相对较高,这种现象令人忧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比如家长替子女选择的专业,往往与子女的兴趣南辕北辙;中学六年压力太大,一进高校,压力变小,自然松懈;毕业后要就业,用人单位录用员工,似乎把求职者的背景、关系看得比他的能力还重要;还有社会上的暴发户炫富心态,如此等等,都是客观原因。但我们想,我们各级学校对“人格教育”重视不够,也应该是个问题。

我们认为,人格教育的基础,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人的渺小,学点自然科学知识,科普水平的天文地理就够了,认识了人的渺小,就会明白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去打个头破血流,实在不值,这能使人的心静下来。一是认识人的伟大,读一些名人传记,就知道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甚至可以完成改变世界的伟大事业。而人所以能改变世界,就是因为人有知识、有能力。而要获得知识和能力,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勤奋。勤奋的背后要有动力,这动力就是理想。而为了建立理想,除了向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学习之外,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因为一个心里没有国家民族的人,是很难有远大理想的。

人格教育不一定在每个学生心里都开花结果,但总会对一部人产生深刻影响,这就行了。

家长对子女的求学之路干预过多,在专业选择上过于重视一时的社会需要,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其实家长应该做的不是替子女选专业,而是帮子女理解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导言》里引用的那句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铭文一—“认识你自己”。家长要注意观察、研究子女有些什么爱好,他在哪一种爱好上表现出了一点创造性,或者他虽然爱好唱歌,但声带或口腔共鸣方面有什么欠缺等等。到年龄稍大,比如十七八岁,知识稍多一点了,我们自己也要研究自己,看自己在哪一方面潜力比较大。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倾听内行的意见也很重要。刘向《说苑·杂言》说:“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猫)”。这是说,硬要一个人在自己的短处上去求长进,是很痛苦的,而在自己的长处上去发展,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厌学,有自身的、家长的、教育的、社会的各方面的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它还会派生出许多问题。我们还提不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但呼吁全社会重视这个问题。

中国古人认为“孝”是“忠”的基础,因为不能想像一个连千辛万苦把自己拉扯大的父母都不爱的人,还会爱别的什么。所有的美德,都是出于一个人心里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都是因为明白,自己的性命固然重要,但还有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论语·学而》:“(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孔曰:尽忠节不爱[惜]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礼记·祭义》说:“事君不忠,非孝也。”《孝经·广扬名》说:“(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注: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于官也);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为什么“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因为中国古代的家庭(几世同堂的大家庭)权力结构与国家的权力结构是一致的,这就像北京的故宫就是一个放大了的、也更为复杂的四合院一样。

《易·家人》卦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孔颖达疏:“父母,一家之主,家人尊事,同于国有严君。”董仲舒《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说:“君也者,掌令者也。”因为“君”和“父”在“掌令”这点上是一致的,所以有时“君父”、“君亲”并提。另外,古人还认为“君”是能凝聚人心的人,《荀子·君道》说:“君者何也?曰:能群也。”《春秋繁露·灭国上》说:“君者,不失其群者也。”凌曙注:“君,群也,群下之所归心也。”父母也是能凝聚家庭成员的人。

正因为家庭结构和国家结构有这种相似性,所以在家庭中养成的对父孝、对兄顺的习惯,就能很自然地转化为对君忠、对长顺。《大戴礼记·曾子立孝》说:“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意思是说,虽然他还不是国家官员,但可以断定他会成为忠臣,因为他是孝子。后来社会上流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恐怕其来源就在这里。

当然,在今天“忠”的内涵已经与古代不同,而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党,就意味着在必要的时候能毅然舍弃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一节,古今并无不同。

一个人在品德上的完善,有各种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岳飞,《宋史·岳飞传》就说他父亲岳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借)其财者不责偿”,这都是善举。岳飞出生还没满月就遇到洪水,他妈妈抱着他坐在大水缸里逃生,居然没有葬身鱼腹,人们一定认为是“善报”,这对岳飞不能没有思想上的影响。岳飞跟周同学射,周同死后,每逢初一十五,岳飞都要祭祀他,他父亲认为这样做很合乎道义,并且推论说:“汝为时用,徇国死义乎”,岳飞又是孝子,为母亲治病,“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岳飞孤身在外,有人安排一位美女为他料理生活,岳飞不要,说“主上宵旰(日夜操劳),岂大将安乐时?”皇帝要赐给他府第,他谢绝,说“敌未灭,何以家为?”他被秦桧诬陷,何铸受命审理,“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铸明其无辜”。民间传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岳飞的母亲给岳飞刺在背上的。岳飞的例子说明,一个人能不能具备和坚持高尚的品德节操,与家庭教育、父母的榜样,个人的修持工夫,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endprint

讲到“孝”和“忠”,还有必须说明的一个问题,即“孝”不是盲目地、绝对地服从父母,“忠”也不是愚忠。因为父母(当然也包括兄长)和君主也是人,是人就难免犯错误,君父有错误,臣、子有责任谏诤。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晋国大臣中行桓子(林父)打了败仗,自请死罪,晋侯表示同意,士贞子谏曰:“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守护者)也”,反对处他死罪,晋侯接受了士贞子的意见,还让中行桓子带兵。同样的话也出现在《孝经·事君章》:“子曰:君子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唐玄宗注:君有过失,则思补益),将顺其美,(注: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匡救其恶(注:匡,正也,救止也。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故上下能相亲也。”

对于父母,也是一样《礼记·内则》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不被接受)起敬起孝(起,更加)。说(悦)则复谏,不说(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街坊邻里),宁孰(甚,更)谏父母,怒,不说(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怨恨),起敬起孝。”

父母尊长的身份地位固然应该受到尊重,但国家的长治久安或一个家族在社会上的名声,比任何个人的面子更重要。

须要说明的是,传统道德固然要求子孝弟悌(服从兄长),而对于做父兄的,同样有一定的要求,《礼记·礼运》说: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善也),弟弟(“弟”同“悌”),夫义(合乎道理),妇听(听从),长惠(年长的仁爱),幼顺(年纪小的顺从),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也有类似的话)

这就是说,尊卑老少,是既定的客观事实,谁也改变不了,但尊卑老少之间,也需要互相尊重,而互相尊重,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按自己的身份地位应该遵守的规范行事,也就是像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而不能弄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同前)的地步。

谈到“孝”,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大义灭亲”。这有三种情况:

一、灭兄弟。《淮南子·氾论训》说:“周公继文王之业,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政,平夷狄之乱,诛管蔡之罪。”高诱注:“管叔,周公兄也;蔡叔,周公弟也。二叔监殷,而导纣子禄父为流言,欲以乱周,周公诛之,为国故也。传曰:‘大义灭亲也”。是说管、蔡勾结纣的后人编造谣言,煽动叛乱,所以周公要杀他们。

二、灭逆子。《左传》隐公四年,“卫州吁(卫国公子)弑桓公而立,”卫臣石碏之子石厚参与其事,石碏设计,请陈国派人杀了州吁和石厚,“君子曰: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这是父亲杀参与弑君、大逆不道的儿子。

三、父亲变节怎么办?大家熟知的例子是郑成功父子。《清史稿·郑成功传》说:“郑成功父芝龙……(清将)贝勒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芝龙之弟,成功之叔)鸿逵阴纵之(成功)入海”,后来成功以台湾为根据地,高举抗清义旗。康熙即位后,把郑芝龙和他的三个儿子全部杀了。郑成功没有杀他变节投敌的父亲,而是各走各的路。因为无论怎么说,儿子亲手杀父亲,总会在自己和别人心中留下阴影,但界限总是要划清楚的,因此,我们仍然认为郑成功是民族英雄。

以上我们对孝道文化的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分析,现在拟从总体上对孝道文化做些观察。

纵观历史,孝道文化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的家庭结构到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孝道文化也到封建时代趋于成熟。封建大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集生产、生活、经济核算、收入分配于一身的社会单元。因为它大,为了维持大而不乱、大而不散的局面,所以强调以伦常关系为基础的和谐,并以此营造一个家庭在社会上的形象。而一个家庭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不但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积极作用,它反射到家族内部,又成为加强内部凝聚力、塑造家庭更好的社会形象的动力,这样就形成家庭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从客观上说,孝道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家族的荣誉。这是孝道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的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

如果以家庭为基点来观察孝道文化,我们可以说它有“家庭”、“社会”,“精神”、“物质”几个不同的层面,而这些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

在历史上家庭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在中国近现代,家庭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在封建时代,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社会。而在今天,至多是祖孙三代组成一家,甚至有自理能力的祖父母,如果有条件,也宁可独立生活。因而现代家庭的基本结构,是父子两代,因此可以说“社会性的”家庭已经消失了,存在的只是血缘关系,而且范围极小,至多是祖孙三代。由于生育率降低,这三代中也没有什么叔叔伯伯、姑妈婶娘。如果三代齐全,至多也不超过六个人(其中孙辈或为双胞胎,或为夫妻,不然三代只能是五个人),因而家庭内部的关系大大简化。虽然“社会性的”家庭已经不存在,但家庭的社会性并未消失,任何一个夫妻父子水火不容的家庭,都必然对社会整体的和谐产生消极影响。

另外,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妇女就业率的不断升高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孝道中的“物质”方面即赡养功能,也在逐渐从个人转移到社会,于是孝道中“精神”层面的内容也就相应地更加突出。因此,做子女的如何对长辈付出更多的感情,也就成了很现实的问题。拿出一定的时间陪老人,当然很重要,但时间是个常数,故而陪老人的时间终究有限。我们认为,当子女的能在工作上有突出的成绩,让父母引以为荣,这才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另外,如果父母有音乐、美术、电脑或其它方面的爱好,那么,经常为父母添置一点有关的设备,让父母一动手就感受到子女的孝心,这可能比有事没事陪着干坐更有意义。同时,我们也建议大家从青年时代就应该培养自己读书的习惯,并且培养对某种文体活动的爱好。父母有寄托,儿女也就省了好些心,更能专注于他的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岂不更好!

最后,建议以后在纪念“母亲节”时,表彰为国家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的母亲。

Efforts to promote filial piety culture essence

Li Huanian

Abstract:The paper explained the necessarily Moral behavior though all the historical thinkers , who believes that Xiao Dao has four different levels,first, raising the parents;second, behavior suitably,third, to obey the public deeds ;fourth, to become famous and show respect for the kin and spread their nam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yal”and “Xiao(filial piety)”, it discussed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in todays society and also how it influences others.

Key words: Xiao Raising;to have good behavior and do everything carefully;to become famous and show some brightness for the kin;loyal;family

责任编辑:黄万机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庭
有趣的家庭辩论会
家庭“煮”夫
我的家庭
家庭阅读角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庭光伏爆发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妈的
恋练有词
6个“家庭”20个“娃”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