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卫校药剂专业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探讨

2015-10-15俞书仁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药学药品化学

俞书仁

(海南省卫生学校,海南 海口 570311)

中职卫校药剂专业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探讨

俞书仁

(海南省卫生学校,海南 海口 570311)

针对我校药剂专业教学现状,根据中职培养目标,结合药物化学特点及教学条件,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发挥药物化学在药剂专业中的桥梁作用。

中职卫校;药剂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探讨

药物化学是中职卫校药剂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学(士、师)的必考科目,对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该课程涉及繁多的药物分类及常用药物、复杂的化学结构式、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性质及构效关系,对于现阶段文化知识欠缺及理解能力非常不好的中职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一门课程。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从实际需求出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中职药物化学教学质量进行讨论、研究。

1 教学现状

1.1 学生基础较差,厌学情绪严重

海南省2013年中考成绩满分为800分,我校2013级药剂专业新生入学成绩显示,中考成绩为200~399分的学生占了多数,表明现阶段就读中职卫校的初中毕业生基本属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群体,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学习基础也较差,我校2013级药剂专业新生入学成绩分布见表1。

表1 我校药剂专业2013级新生入学成绩统计

1.2 教材部分知识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教材属于沿用多年的经典教材,知识已经有些陈旧,例如有关《中国药典》的知识,现行版本的《中国药典》已经是2010年版,而目前教材上介绍的还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内容,现行版本《中国药典》的很多内容较旧版《中国药典》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内容与日新月异的药学专业知识差距较大,学生需要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就业岗位及各种药学专业资格考试的需求。

1.3 理论与实践培养脱节,实验操作能力差

“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远,实践教学仅是作为验证理论知识的一个教学项目而已。教材中安排的药物化学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上课前实验指导教师把所有的试液配制好后,学生到实验室仅是把试剂加到药品溶液中,然后观察反应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没有太多的仪器操作实践,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1.4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学生依赖性强,教师不讲就不会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 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

2.1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具体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1]。根据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向药学(士、师)等技术资格考试靠拢、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习药物的分类,典型药物的结构与性质、临床用途,为学习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其他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需要经常联系药学的研究进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技能方面:加强天平、量筒等常用仪器及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查阅《中国药典》,具备配制实验试剂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做验证性实验。

(3)职业素质与能力目标:根据药品的特殊性,了解药品的使用、监管、流通等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质量第一”的观念,养成严谨的合理用药意识和工作态度。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2.2.1 巧设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语是最容易引人注意的部分,设计良好合适的导入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笔者讲授镇痛药时,先讲述有关鸦片的历史故事,播放鸦片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讲授心血管药物时,联系世界心脏日的时事新闻,展示相关医药研究机构对心血管疾病调查研究的相关数据及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2 采用类比和横向联系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反复学习 由于药物化学涵盖的药品种类繁多,涉及的核心内容是各种典型药物的分类、结构及相关特性,其特点是知识记忆量大、有大量的化学结构,极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抓住“药品结构决定药品所有的性质,包括药品的理化性质、药效活性等”这条主线,以结构为切入点,突出重点药物,简化非重点药物,灵活采取类比或横向联系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中同类药物或前后有关联的药物进行比较、小结,反复强化学生记忆。如讲授阿司匹林时,其性状中写到本品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可以提问学生解热镇痛抗炎药中还有哪些药物有类似的性状,然后教师简要小结;讲授新药时,尽量联系“老药”,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如讲授镇痛药吗啡,在讲到“叔胺结构显碱性”时,可以联系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等之前学习过的药品;讲到酚羟基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含有酚羟基的“老药”;讲到吗啡的酸碱两性时,可以提问学生具有酸碱两性的药物有哪些。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及时复习并巩固已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 适当增加药学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药学相关知识和信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授镇痛药时,除了讲授药物的分类、结构与性质、临床应用等知识之外,还联系麻醉药品(麻醉性镇痛药)管理的相关知识,如麻醉药品的标志、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使用管理、处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镇痛药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吗啡等镇痛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2.4 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2]。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关乎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药品的相关图片,及时引入药事管理和法规知识,让学生了解国家对药品质量监管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药品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并要求学生把“质量第一”的理念贯彻到实验操作中,严格执行仪器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牢固的药品质量管理意识,保证药品安全及有效。

2.2.5 围绕资格考试和就业岗位展开教学(1)面向就业岗位,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弥补教材的滞后性,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如喹诺酮类药物作为最为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当讲授它时,可适当增加喹诺酮类药物由于会引发缺钙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新版药品说明书上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的内容。

(2)面向资格考试,改革考核方法。中职药剂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就可以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药学(士、师)考试,考试题型仅有单选题(80分)和配伍选择题(20分)两种。参照全国药学(士、师)人才培养目标和考试要求,笔者对教学内容和考核题型进行了改革。教学目标及内容参考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药学(士、师)考试大纲做了一定调整。考核题型以单选题和配伍选择题为主,适当降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考试难度,同时将考试内容适当向药学(士、师)资格考试大纲靠拢。

2.2.6 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利用课间积极与学生交谈,指导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要及时对药物的官能结构进行标注,以便课后复习。可在校园网上上传全套教案、教学课件、复习题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课后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2.2.7 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药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药效关系的科学,其中包含大量抽象的结构信息。在教学中,若教师仅用语言和板书讲述,没有形象直观的展示,无法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药物化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药物化学结构、有关图片及影响资料等,使教学内容情景化,把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笔者在课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精心设计,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运用ChemWindow软件画出药物的化学结构,可以用不同色彩展示主要的结构官能团,或以动态的色块强调主要结构,使复杂的主要官能团变得简单直接,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2.2.8 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为达到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效果,笔者做了如下安排:(1)将每个班级(60人左右)分为6个大组,每大组10人左右,每大组选出一位组长,再将每2人分为一小组,共用一套实验器材;(2)每次实验课时所用的试液均由学生配制,配制任务分配到具体的大组,由组长安排人员配制并供全班学生使用;(3)所有试液的配制必须按照《中国药典》的附录进行。配制试液能让学生对天平、量筒、烧杯等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一些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试剂的性质及使用的要点掌握得更好,不会再出现类似“谈硫酸色变”的恐惧心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教室,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进行纠正。

3 加强修养,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由业务能力、专业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等组成。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认同。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师岗位,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还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具备渊博的知识,关注医药行业的发展,考取药师、执业药师等技术资格证书,具备过硬的“双师”能力,注意课堂着装,以个人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和信赖。

4 结语

药物化学是药学学科中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不断进行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适应日新月异的药学专业技术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为学生学习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1]龚莉,周多奇.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6):210-211.

[2]濮一明.让人文教育走进中专护理课堂[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 (3):85.

G420

B

1671-1246(2015)10-0051-03

猜你喜欢

药学药品化学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奇妙的化学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