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时代下大数据的可视化表现

2015-10-14常爽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可视化大数据

常爽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途径的不断增多,大量的信息数据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纷繁庞杂的信息数据既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又为我们平凡安宁的生活增添了烦恼,那些无价值、无意义的垃圾信息的涌入以及杂乱无序的信息数据呈现,为我们获取重要信息,寻找关键数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个信息数据大爆炸的时代,如何过滤信息、提取有效数据,成为我们当前考虑和实施的主要问题。而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是目前最为流行,也是最为直观有效的传播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可视化、艺术化设计,达到信息数据最简洁快速的传达目的,揭示信息可视化这一方法对人们获取大数据、大信息时便捷快速的优势及影响的同时,强调信息数据的传达过程必须经过有效取舍、去芜存菁,才能减少无效信息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烦恼与麻烦,从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优雅的信息时代环境。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时代;可视化

“信息爆炸”“大数据时代”这些名词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早已不算是什么新鲜好奇的词汇。传统媒介的日渐衰落,新媒体的不断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活,信息时代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谁也未能料到,今天的信息数据会以如此快的速度和数量增长着、传播着。信息数据的飞速发展,打破了我们对世界原有的认知,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拓宽与拓展了我们的认知范围。过去的我们仅能通过期刊杂志及广播电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而今天,我们仅需动动手指或点几下鼠标,浩瀚无垠的宇宙瞬间展现于我们眼前。我们感叹于科技带给我们的无限便利,畅游在这信息潮流翻滚奔腾的海洋里。

然而,随着信息数据的不断增长,我们从当初对信息数据随手可得的惊喜与激动慢慢变得不那么好奇,甚至有时还会有些反感甚至厌恶,而这一变化过程之快也是我们未能想到的。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信息数据的不断增加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在这些庞杂繁琐的信息数据当中,难免夹杂些无用、重复有时甚至是负面的信息数据,直接导致我们在日常获取信息数据的同时非自主地、非情愿地接收着一些对我们而言无用的信息,而且这一现象日趋明显与严重:当我们打开互联网想要浏览每日重要新闻信息,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主要信息,而是参杂着大量广告垃圾信息的混乱界面时;当我们屡屡接到手机短信而欲点击浏览,却发现传输到手机上的仅仅是垃圾广告、推销信息时,我们对这个信息时代失去了原有的好奇心与耐心。如何让有用的信息不从我们眼中、指间溜走,如何剔除那些无用的信息数据,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信息数据需要再设计

其实早在几个世纪之前,人们就开始对信息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以图表绘制的形式进行表现了。随着信息数据类型的不断变化和增多,图形图表的种类和样式也在不断改进与发展着。柱状图、饼状图、环形图、曲线图等等图表类型的出现,从不同角度、不同功能上起到了统计信息数据、直观反映信息内容的作用(图1-1)。这种对信息数据的处理与设计方式,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繁杂的信息内容,给观众一直观的信息传达,确实做到了有效便捷的信息传播。然而信息数据是在不断衍生发展的,当信息数据的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说所需传达的信息数据内容超过了一定范围时,这种传统的信息图表便不能充分有效的完成这一任务;同时,数字化生活的发展,智能终端平台的不断创新,使得人们的眼界和使用体验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于信息数据的传播,我们不仅要追求其信息的有效性,也渐渐地倾向于美好的艺术化传播形式,开始追求用户的接受与使用体验。因此,面对大量的信息数据堆积,艺术学者也在不断寻找一种能够将大数据与信息图表有效结合的方式与道路。

信息数据需要进行再设计。这里所谓的设计不单包含了信息数据在进行广泛传播前对自身进行的重新搜集整合,也包含了其在最终传达终端中的视觉化体现设计。科学与艺术的发展永远是同时进行的,二者不能分而谈之。没有艺术的科学是冰冷无情的,而没有科学的艺术也仅仅流于形式,无法立足。信息数据的发展过程,其实代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电脑对信息数据批量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对庞杂信息数据的重新整理,我们必须不断增强与修改数字技术,使其能够解决和处理这一难题。然后,对于前台信息数据如何呈现,使用户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想要知晓的信息数据,满足他们的操作和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尽情发挥我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不断创造直观、快捷且优美的表现形式。通过图1-2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同时掌握一类信息在一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与变化,并将其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令冰冷枯燥的信息数据有了情感,避免了人们在浏览的过程中枯燥的负面情绪以及弄错信息数据的可能性。这也正是信息数据可视化的魅力。

2 用信息数据讲述故事

信息数据的可视化,一方面在于对现有信息数据科学合理的归纳整合,使其在传播和浏览时满足人们的视觉与心理的舒适需求;另一方面,更强调了对信息数据后期的艺术视觉处理过程。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图2-1和2-2,同样采用曲线图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达,我们肯定会更偏向于使用或者浏览图2-2所采取的传达形式。原因很简单,传统图表的信息传达关注的只是数据间的变化幅度,并将其准确标注出来;随着科学与艺术的普及,人们发现了在满足数据传达这一最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色彩、字体、线条粗细疏密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更能拉近观众与这些数据间的距离,让数据有了生命。

用信息数据讲述故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生活到处都充斥着智能化产品,过去温馨热闹的生产工作环境如今被冰冷的机器所替代。对于人来而言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情感的流失,文化的变质。将信息数据艺术化表现,为其注入情感与思想,是解决冰冷的社会环境的关键一环。艺术能带给人类无限的遐想和思考的空间,这是艺术本身独有的魅力。当我们将这一魅力赋予冰冷的信息数据时,这潭冰水也温暖了起来。如前文图1-2,黄色象征着激情与热烈,当我们以这种色调传播相应的信息数据时,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数据,更是一种人为的主观的情感体验。每一条信息和数据的由来并非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它们都是人类在不断推进社会发展时的产物。当我们以艺术的角度去看待它们,以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去传播它们时,这些信息数据如同一本本人类谱写的书、一首首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诗,带着各自的情感与故事走进人们心中,从而真正达到信息数据的直观有效快速的传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一组数字、每一条信息都讲述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何我们不能以最美丽的方式去解读它们呢?

3 取舍信息、去芜存菁

因此,越是面对这些庞杂繁琐的信息数据,我们越不能自乱阵脚。其实以艺术的角度对信息数据进行再设计也好,用数据讲故事、以艺术的角度解读信息数据也罢,这些仅仅是对大数据、大信息所做的表面文章。治标还需治本,我们首先需要以一个客观冷静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这些信息数据,从中寻找并抓住解决它们的命脉。信息数据的传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发送与接收。我们或许无法从源头阻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不能阻碍信息的大批量传播,但我们可以在信息数据的接收这一节点上进行有效过滤和屏蔽。无论是广播电视、杂志报纸这些传统的传播媒介,还是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这些新兴媒介,对于信息数据的传播我们始终都在遵循分类和集群处理。这样的分类方式为我们寻找信息及获取信息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但这并不能有效阻拦无用的信息数据。对有用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辨别区分、去芜存菁,以及预防部分传播者以非正常手段传播无效信息等,是我们当前以及未来一直需要进行的工作。这个工作辛苦且繁琐,因为我们针对的是不同的发送和接收群体,他们对信息数据的处理模式也不相同。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再次借助智能科技来替我们完成呢?信息数据的私人订制模式、无用信息的垃圾化处理等等,这些有效的信息数据筛选方式为何不能为我们所用,为我们营造安全、健康、高效的信息数据接收环境呢。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是大数据不断发展强大的时代,信息数据仍会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也坚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不断构建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及数据统计与存储模式,为我们化解大数据及庞大的信息传播带给我们的冲击,并且在未来的信息时代下,以一种舒适、安逸、艺术的氛围享受大数据、大信息带给我们的数字化新世界。

参考文献

[1]美.Nathan Yau著.向怡宁译.《鲜活的数据——数据可视化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加.Mark Smiciklas著.《视不可当:信息图与可视化传播》.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美.利马著.杜明翰,陈楚君译.《视觉繁美:信息可视化方法与案例解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美.克鲁姆著,唐沁等译.《可视化沟通:用信息图表设计让数据说话》.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可视化大数据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