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2015-10-14宋乃欣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设

宋乃欣

摘 要: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分支,与政治经济学的渊源颇深,与北欧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实际上又与其存在着区别。在中国社会发展初期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然而现在又走向了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就某种意义上来讲,国民经济学既具有历史性的一面,又具有时代性的一面,是当前社会上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科之一。因其独特的特性,我们对国民经济学的缘起、研究对象与方法等进行探索和分析具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建设;中国特色

国民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就其发展历程而言,与体系中的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另外,国民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也颇有自身特色。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及学科理论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

1 国民经济体系概述

首先,关于国民经济学的概念,在权威工具书和互联网索引中均能找到其的确切解释,这些解释所包含的内容近乎雷同。例如,《市场经济学大辞典》中,在解释国民经济这一经济学专用名词时,体现出经济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又说明其包括在内的不同经济环节、不同经济层次、不同经济构成体系、不同经济单位各自均存在着联系。以前学术界认为,国民经济就是国家各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在《市场经济学大辞典》中,对于国民经济所包含内容的叙述是对先前观点的一次拓展,比如,经济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经济的各层次包括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经济部门总体上包括非生产部门和生产部门,经济区域总体上包括国内经济区域和国际经济区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认为经济就是国民经济,或者说,宏观经济就是国民经济,大多数权威工具书并未提到国民经济这一词条。相比之下,我国对国民经济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其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学科,它既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独具特色,也在世界经济学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国民经济学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运用。为了实现运用现代马克思主义构建国民经济学的典范,在处理国民经济学与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中尤为重要。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务必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断建设和完善国民经济学学科。

2 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中应妥善处理的几方面关系

1.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规范性与特色性的关系。在我国经济系统中,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学科,但其具有自身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对学科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的要求、对学科内容的要求、对逻辑层次的要求等。但由于其在中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展历史尚短,其规范性的问题并未得到好的解决。例如,目前为止,由于我国学术界并未对“国民经济学”给出一个规范的概述,我们尚且无法从权威工具书或互联网中找到关于国民经济学这一词条的明确解释,这对国民经济学来说是一个重大不足,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次,我国学术界并未对国名经济学的内容给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各学术部门意见纷纷。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学与国民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基本相同,研究手段均是通过运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及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均是如何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地策划、规范、组织以及调控,

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学是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政治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既着眼生产力,又着眼生产关系;既关注国民经济质的规定性,又关注其量的规定性;既重视国家管理等上层建筑,又重视社会产品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此外,还有一种观点的综合性较强,认为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的附属。以上这些均会导致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中的本土化与主流化的关系。国民经济学作为我国本土色彩极强的一门经济学科,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和改革的经验中总结而形成的结晶。因此,为建立和完善这一学科体系,我们务必妥善处理主流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西方经济学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学的主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非主流经济学主要是马克思经济学,但就中国而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却占据着主流地位。在建设国民经济学学科的过程中,首先应处理好国民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方向一致性。其次,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方向也必须和全球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这要求在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经验基础上,吸取西方经济学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精华部分。

3 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措施探究

1.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喜成果,由此,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应融入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中,其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着眼于新的发展思路,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积极推进学科建设。首先,要肯定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及作用,其次,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争取最短时间内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构建本学科内容的框架结构,完善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制定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而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具体来讲,国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国民经济活动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目的是为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积极发挥群体优势。在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科的带头作用,对学科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充分利用群体的优势,不断推进学科建设的进程。例如,将一些设有国民经济学学科的重点高校作为学科建设的示范点,联合具有博士和硕士点的高校,动员大学中从事国民经济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逐渐形成国民经济学学科的集群,实现学科资源的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科交流与合作,为学科的发展建立一个专用平台,整合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不断推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3.理顺学科专业以满足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目标是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经济管理能力突出,这对我国制定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我国的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做出相应的改革,尽快理顺国民经济学的专业设置,将高校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转变为经济学专业,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院校也针对本专业进行适当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学和国民经济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共同发展。

4.强化品牌意识,对学科建设方式进行创新。在推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中,要发扬“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科学精神,要求对学科建设方式进行大胆的改进,使其可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不论是研究机构,还是高等院校,打造属于自己的学科品牌,形成一定的学科特色。例如,一些重点院校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中,积极开展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国防经济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课程,这对于树立本学科专业品牌效应,及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有极大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