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变动态势与配置差异
——以河南省为例

2015-10-14何水

理论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镇区校舍专任教师

□何水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变动态势与配置差异
——以河南省为例

□何水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意义重大。对2009年至2012年《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有关数据的分析表明,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呈改善态势,但教师、设备、图书、校舍资源配置仍存“特定”城乡差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鉴此,考虑到我国各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具体表现可能不尽相同,而教师是学校的灵魂,高素质、配置均衡的教师队伍对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各地应坚持“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首要任务,以优化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为基本保障”的总思路,立足本地实际,找准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稳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变动态势;配置差异;河南省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1](P35)义务教育作为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而准确把握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则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城乡二元特征明显,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颇具代表性。本文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的要求,[2]立足2009年至2012年《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有关数据,①文中“专任教师‘增加’、‘减少’数据”直接来源于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河南省教育厅编),其他数据均根据“年鉴”中相关数据计算而成,不再一一注明。从教师、设备、图书、校舍四个方面对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进行透视和比较,力图掌握变动态势,找出城乡差异所在,以期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国情分析有所启示。在具体分析指标上,“教师”方面结合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主要选取反映“存量”的“生师比”、反映“流量”的“专任教师变动差值”以及反映“质量”的“专任教师中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三个指标;“设备”方面主要选取“生均计算机数量”和“生均仪器设备值”两个指标;“图书”方面主要选取“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和“生均电子图书藏量”两个指标;“校舍”方面主要选取“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校舍危房面积”两个指标。

1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变动态势与配置差异

首先,教师资源存量小有改善,城乡差异不明显。从生师比来看,2009至2012年间,在变动态势上,小学生师比,城区、镇区总体上略有下降,分别减少0.15、0.25,乡村则略有上升,增加0.09;普通初中生师比,城乡总体上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城区、镇区、乡村分别减少0.27、1.09、1.6;就城乡比较而言,小学、普通初中生师比四年间均表现为镇区略高于城区和乡村,但城乡差异均不大(见表1)。由此表明,四年间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在存量方面小有改善,但整体变动不大,且城乡差异不明显。

表1: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生师比状况

其次,专任教师从乡村流向城镇问题明显,不利于教师资源的城乡均衡。从专任教师变动差值来看,2009 至2012年间,城区小学专任教师各年变动差值除2009年外均为正,即增加的教师多于减少的教师,四年年均净增加额为1 482.25人;镇区小学专任教师各年变动差值均为正,四年年均净增加额为3 937人;乡村小学专任教师各年变动差值除2009年外均为负,四年年均净减少额为2 527.25人(见表2)。城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各年变动差值2009年、2010年为负,2011年、2012年为正,四年年均净增加额为1 178.75人;镇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各年变动差值均为正,四年年均净增加额为2 868.75人;乡村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各年变动差值均为负,四年年均净减少额为2 495.5人(见表3)。鉴此,结合《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中“专任教师”的“增加”主要表现为“录用毕业生”、“调入”、“校内变动”及“其他”四个方面且“调入”占比较大,而“减少”主要表现为“自然减员”、“调出”、“校内变动”及“其他”四个方面且“调出”占比较大,可以推知,四年间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变动存在较为明显的专任教师从乡村流向城镇问题。而一般来说,从乡村流向城镇的专任教师多为优质教师资源。因此,这种流动十分不利于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城乡均衡。

最后,教师资源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但城乡差距特别是普通初中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从专任教师中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即小学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和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来看,2009至2012年,在变动态势上,城区和镇区小学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城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均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回升的变动过程,而乡村小学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镇区和乡村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则一直呈上升态势。其中,城区、镇区、乡村小学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四年间分别增加2.2%、4.35%和11.47%,城区、镇区、乡村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四年间分别增加5.48%、11.3%和14.36%。就城乡比较而言,小学和初中阶段四年里均表现为城区占比最高、镇区占比次之、乡村占比最低,城乡差距总体上有明显缩小但依然较大,其中,普通初中的城乡差距相对小学更为明显 (见图1、图2)。由此表明,四年间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师资源质量总体上有明显提升,其中乡村提升相对更快,城乡差距有显著缩小,但乡村仍不如镇区,更不如城区,城乡差距特别是普通初中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表2:河南省城乡小学专任教师变动情况(人)

表3:河南省城乡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变动情况(人)

图1 河南省城乡小学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情况(%)

图2 河南省城乡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情况(%)

综上,从“生师比”、“专任教师变动差值”以及“专任教师中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三个指标来看,2009至2012年,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总体上有明显改善,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但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依然是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主要表现,也是促进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质量”方面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乡村与城镇有较大差距,其中普通初中的城乡差距较为突出。而较为明显的专任教师从乡村流向城镇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不均衡。

2 城乡义务教育设备资源的变动态势与配置差异

首先,计算机资源有一定改善,城乡相对差距明显缩小,但城乡差距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城乡差距依然很大。从生均计算机数量来看,2009至2012年,在变动态势上,小学生均计算机数量,城区、乡村均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回升的变动过程,镇区则经历了下降后再回升的变动过程;普通初中生均计算机数量,城乡均一直呈增长态势。其中,小学生均计算机数量,城区和乡村四年间总体上均有所增加且乡村增幅更为明显,分别为0.000 3台和0.005 9台,而镇区四年间总体上有所下降,降幅为0.000 7台;普通初中生均计算机数量,城区、镇区和乡村四年间增幅大致相当,均为0.012台左右。就城乡比较而言,小学生均计算机数量,四年里均表现为城区最高、镇区次之、乡村最低,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3.582:2.148:1下降为2012年的2.431:1.409:1;普通初中生均计算机数量,四年里均表现为城区最高、乡村次之、镇区最低,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1.409:0.869:1演变为2012年的1.334:0.895:1(见图3、图4)。由此表明,四年间河南省义务教育计算机资源总体上有一定改善,且城乡相对差距明显缩小,但乡村仍不如城区,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小学阶段城乡差距较为突出。

图3 河南省城乡小学生均计算机数(台)

图4 河南省城乡普通初中生均计算机数(台)

其次,仪器设备资源明显改善,城乡相对差距在小学阶段有所缩小但依然很大,在初中阶段不仅未能缩小反而有所扩大。从生均仪器设备值来看,2009至2012年,在变动态势上,城乡义务教育生均仪器设备值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城区、镇区和乡村四年间分别增加60.89元、57.01元、43.74元,分别增长19.39%、33.89%、34.36%;普通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城区、镇区和乡村四年间分别增加211.18元、141.45元、107.84元,分别增长45.28%、51.5%、37.5%。就城乡比较而言,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四年里均表现为城区最高、镇区次之、乡村最低,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 2.486:1.332:1下降为2012年的2.205:1.324:1;普通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四年里均表现为城区高于镇区和乡村,镇区在前两年均略低于乡村、在后两年又均略高于乡村,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1.622:0.955:1扩大为2012年的1.714:1.053:1(见图5、图6)。由此表明,四年间河南省义务教育仪器设备资源总体上有明显改善,且小学阶段的城乡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乡村仍不如镇区,更不如城区,城乡差距依然很大,而初中阶段的城乡差距不仅未能缩小反而有所扩大。

图5 河南省城乡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元)

图6 河南省城乡普通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元)

综上,从“生均计算机数量”和“生均仪器设备值”两个指标来看,2009至2012年,河南省义务教育设备资源总体上有一定改善,但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其中,计算机资源的城乡相对差距总体上明显缩小但城乡差距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城乡差距依然很大;仪器设备资源的城乡相对差距在小学阶段有所缩小但依然很大,而在初中阶段不仅未能缩小反而有所扩大。

3 城乡义务教育图书资源的变动态势与配置差异

首先,纸本图书资源有所改善,小学阶段乡村渐优于城镇,初中阶段乡村相对城镇优势更加明显。从生均纸本图书藏量来看,2009至2012年,在变动态势上,小学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城区、镇区均经历了下降后再回升的变动过程,乡村则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回升的变动过程;普通初中生均纸本图书藏量,乡村一直呈增长态势,而城区和镇区均经历了下降后再回升的变动过程。其中,城乡小学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四年来总体上均有所增加,镇区、乡村小学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增幅相对城区更为明显,城区、镇区、乡村增幅分别为0.13册、0.62册和1册;城乡普通初中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四年来总体上均有所增加,且乡村增幅最为明显,城区、镇区、乡村增幅分别为2.23册、3.23册和5.15册。就城乡比较而言,小学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四年里镇区均为最低,而乡村在前三年均低于城区,2012年又略高于城区,但三者差异并不太大;普通初中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四年里均表现为乡村最高、镇区次之、城区最低,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0.768:0.861:1演变为2012年的0.699:0.813:1(见图7、图8)。由此表明,四年间河南省义务教育纸本图书资源总体上有所改善,且小学阶段纸本图书资源乡村逐渐优于城镇,而初中阶段纸本图书资源乡村相对城镇的优势变得更加明显。

图7 河南省城乡小学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册)

图8 河南省城乡普通初中生均纸本图书藏量(册)

其次,电子图书资源明显恶化,城镇尤甚,致使乡村渐优于城镇。从生均电子图书藏量来看,2009年至2012年,在变动态势上,小学生均电子图书藏量,城区、镇区均一直呈明显下降态势,且城区降幅尤为明显,乡村则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过程;普通初中生均电子图书藏量,城乡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过程。其中,小学生均电子图书藏量,城区、镇区、乡村四年间分别减少0.628GB、0.125GB、0.040 9GB,分别下降75.85%、38.95%、11.81%;普通初中生均电子图书藏量,城区、镇区、乡村四年间分别减少0.273 1GB、0.014GB、0.092 9GB,分别下降52.7%、6%、23%。就城乡比较而言,小学生均电子图书藏量,前两年均表现为城区最高、乡村次之、镇区最低,后两年均表现为乡村最高、城区次之、镇区最低,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2.392:0.927:1演变为2012年的0.655:0.642:1;普通初中生均电子图书藏量,前两年均表现为城区最高、乡村次之、镇区最低,后两年均表现为乡村最高、城区次之、镇区最低,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 2009年的 1.284:0.581:1演变为 2012年的0.788:0.71:1(见图9、图10)。由此表明,四年间河南省义务教育电子图书资源明显恶化,城镇相对乡村恶化态势更为明显,致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乡村逐渐优于城镇。

图9 河南省城乡小学生均电子图书藏量(GB)

图10 河南省城乡普通初中生均电子图书藏量(GB)

综上,从“纸本图书藏量”和“生均电子图书藏量”两个指标来看,2009至2012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图书资源中纸本图书资源有所改善、电子图书资源明显恶化,乡村学校图书资源逐渐优于城镇,且优势较明显。

4 城乡义务教育校舍资源的变动态势与配置差异

首先,校舍面积有所改善,乡村对城镇优势逐渐明显。从生均校舍面积来看,2009至2012年,在变动态势上,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城区、镇区均经历了下降后再回升的变动过程,乡村则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回升的变动过程;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城乡均一直呈增长态势。其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镇区、乡村四年间分别增加0.47平方米、0.41平方米,分别增长12.02%、8.76%,城区四年间则减少0.16平方米,下降3.52%;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城区、镇区和乡村四年间分别增加0.97平方米、1.46平方米、1.68平方米,分别增长13.57%、22.85%、23.27%。就城乡比较而言,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四年里乡村均高于城镇,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0.97:0.84:1演变为2012年的0.86: 0.86:1;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四年里乡村除2011年略低于城区外均高于城镇,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 2009年的0.99:0.893:1演变为 2012年的 0.912: 0.882:1(见图11、图12)。由此表明,四年间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校舍面积总体上有所改善,乡村对城镇优势逐渐明显。

图11 河南省城乡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

图12 河南省城乡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

其次,校舍危房面积明显下降,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但城镇对乡村优势依然非常明显。从生均校舍危房面积来看,2009至2012年,在变动态势上,小学生均校舍危房面积,城区、乡村均一直呈明显下降态势且乡村降幅更为明显,镇区则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过程;普通初中生均校舍危房面积,镇区、乡村均一直呈明显下降态势且乡村降幅更为明显,城区则经历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变动过程。其中,小学生均校舍危房面积,四年间城区、镇区、乡村分别减少0.127 1平方米、0.175 1平方米、0.551 3平方米,分别下降51.27%、47.87%、60.72%;普通初中生均校舍危房面积,四年间城区、镇区、乡村分别减少0.196 7平方米、0.406 8平方米、0.589 4平方米,分别下降46.03%、59.11%、50.67%。就城乡比较而言,小学生均校舍危房面积,四年里乡村均高于城镇,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0.273:0.402 9:1演变为2012年的0.338 8:0.534 8:1;普通初中生均校舍危房面积,四年里乡村同样均高于城镇,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比从2009年的0.367 3:0.59 1 6:1演变为2012年的0.401 9:0.490 4:1(见图13、图14)。由此表明,四年间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校舍危房面积明显下降,城乡差距总体上有显著缩小,但城镇对乡村优势依然非常明显。

图13 河南省城乡小学生均校舍危房面积(平方米)

图14 河南省城乡普通初中生均校舍危房面积(平方米)

综上,从“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校舍危房面积”两个指标来看,2009至2012年,河南省义务教育生均校舍面积总体上呈增长态势而生均校舍危房面积总体上呈下降态势,表明河南省义务教育校舍资源有较大改善;义务教育生均校舍面积、生均校舍危房面积乡村均高于城镇,表明河南省城镇义务教育学校面临的校舍扩容工作较乡村更重,而乡村义务教育学校面临的危房改造工作较城镇更重。

5 结论与建议

从教师、设备、图书、校舍四个方面的相关指标来看,2009至2012年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总体上呈改善态势,但仍存“特定”城乡差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1)教师资源有明显改善,乡村与城镇在存量即教师数量上差异不明显,但在质量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上仍存较大差距,其中普通初中的城乡差距较为突出,并存在较明显的小学、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从乡村流向城镇问题;(2)设备资源有一定改善,但乡村与城镇仍存很大差距,其中小学计算机资源、普通初中仪器设备资源的城乡差距较为突出;(3)图书资源中纸本图书资源有所改善、电子图书资源明显恶化,乡村学校图书资源逐渐优于城镇,且优势较明显;(4)校舍资源有较大改善,乡村对城镇有校舍面积上的优势,但面临的危房改造工作较城镇明显更重。

鉴此,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具体表现可能不尽相同,而教师是学校的灵魂,高素质、配置均衡的教师队伍对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各地应坚持“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首要任务,以优化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为基本保障”的总思路,立足本地实际,找准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稳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河南省而言,应针对上述特定城乡差异,着力采取如下措施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1)以解决专任教师从乡村流向城镇问题、提升乡村义务教育特别是乡村普通初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2)以改善乡村学校设备资源特别是乡村小学计算机资源和普通初中仪器设备资源为重点优化义务教育设备资源配置;(3)以加强城镇学校纸本图书资源和城乡学校电子图书资源为重点优化义务教育图书资源配置;(4)以增加城镇学校校舍面积和改造乡村学校危房校舍为重点优化义务教育校舍资源配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DB/ 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 143.htm.

责任编辑段君峰

编号]10.14180/j.cnki.1004-0544.2015.09.012

G40-054

A

1004-0544(2015)09-0061-06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ZZ007);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2010]-JKGHAZ-0086);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SHGL-2015-0017)。

何水(1980-),男,安徽宣城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镇区校舍专任教师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关于化工产业发展型乡镇镇区规划编制思考
——以东至县香隅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会泽加固改造C级校舍让师生工作学习更安心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丹阳市南门幼儿园的校舍改造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重庆处置“超期服役”临时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