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灸疗法独立干预疾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5-10-14宋小苑丛英杰曹世义李文祯张惠珍卢祖洵

新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疾病谱病种疗法

宋小苑,丛英杰,曹世义,李文祯,张惠珍,卢祖洵

1.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518133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 武汉430030

天灸疗法独立干预疾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宋小苑1,丛英杰2,曹世义2,李文祯2,张惠珍1,卢祖洵2

1.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518133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 武汉430030

天灸疗法;疾病谱;优势病种;文献计量学

天灸疗法属于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处,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发泡疗法[1]。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经济、毒副作用少、远期疗效较好等优点,在近十几年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在中医院提供此项疗法,西医院也在逐渐涉及[2]。以往用于天灸疾病谱统计的文献大多是包含有天灸治疗的综合疗法文献,缺少对单纯天灸治疗疾病谱的归纳总结。笔者对天灸疗法独立干预疾病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归纳其疾病谱和优势病种,旨在对今后的该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会议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天灸疗法独立干预疾病相关文献进行检索。

1.2 检索策略 为确保检索的全面性,采用多个关键词进行检索,主要包括:天灸、三伏灸、发泡疗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等,检索时间从1960年—2014年8月1日,将检索到的文献通过人工阅读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取舍。

1.3 纳入标准 以单独运用天灸疗法治疗疾病为主题的临床疗效观察类、经验和理论探讨、综述、会议论文类等文献;论文样本例数不少于5例。

1.4 排除标准 动物实验类;个案报道类;重复发表的文献;病名不规范、诊断不明确的临床报道;天灸联合其他治疗的文献。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Noteexpress2.9.8.5668处理和统计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对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研究机构和地区分布及研究领域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按以下标准归纳疾病谱和优势病种:病名,中、西医诊断重复的疾病以西医病名纳入,西医诊断不明确的以中医病名纳入;疾病系统分类,主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3];疾病频次,统计文献中天灸独立干预疾病的文献频次,进行优势病种排序,并统计出优势病种病例数及有效率[4];病种分为3类:按文献篇数划分标准:20篇以上包含20篇者,为优势病种;10篇以上包含10篇,且不足20篇者,为次优势病种;不足10篇者,为一般病种。

2 结果

2.1 文献年代分布 天灸疗法相关文献在1960—1964年发表数量最少,仅2篇,自1990年开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尤其在2010—2014年这5年文献发表量骤增达到342篇,占总有效文献的50.29%。

2.2 期刊分布 见表1。本研究共纳入期刊文献595篇(680篇除去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发表在非期刊上的文献),分别刊载在164种期刊上。其中刊登文献最多的杂志是《中国针灸》24篇和《上海针灸杂志》22篇,占总文献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4.63%、13.41%。

2.3 纳入文献类型分布 在纳入的680篇相关文献中,病例报告研究412篇,随机对照试验143篇,经验和理论探讨27篇,综述类24篇,会议论文和会议论文集25篇,学位论文44篇,验案类3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篇。

2.4 天灸疗法疾病谱分布 见表2。595篇临床研究类文献,涉及11类系统疾病,58个病种。各疾病系统按病种数及文献篇数排序如下:呼吸系统疾病9个病种308篇;儿科疾病10个病种98篇;耳鼻喉科疾病5个病种74篇;骨伤科疾病8个病种37篇;神经系统疾病4个病种23篇;消化系统疾病6个病种17篇;结缔组织疾病3个病种16篇;亚健康提高免疫力3个病种8篇;妇产科疾病3个病种5篇;泌尿系统疾病3个病种5篇;皮肤科疾病4个病种4篇。

表1 期刊分布篇

表2 天灸疗法疾病谱分布

2.5 天灸疗法的优势病种有效率排序 见表3。从天灸疗法独立干预疾病优势病种及其有效率归纳分析来看,其优势病种有10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膝骨性关节炎、慢性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和面瘫。天灸独立治疗疾病的有效率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均高于80%,其中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率高达95.94%;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为92. 56%;支气管哮喘有效率为90.36%。

3 讨论

3.1 文献基本情况 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发展水平,确定文献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以大致揭示科学发展的某些特点和规律[5]。文献发表年代分布看出,近年来天灸疗法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其形势发展良好。从文献的期刊分布来看,以《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和《针灸临床杂志》等为主要阵地,其余分布比较分散。

3.2 文献研究方法的分析 对680篇文献进行统计发现,临床观察类文献数量多达412篇,但均以描述性、回顾性研究为多,前瞻性研究少,且疗效评定标准不客观、不统一,不少文献仅简单叙述为“显效多少例”“好转多少例”“无效多少例”,没有规范的量化指标。而143篇随机对照试验仅简单描述为“随机分为多少组”,未具体论述采用何种随机方法,仅有2篇文章提及“单盲”或“双盲”,缺乏真正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以及严谨的科研设计,影响了临床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目前尚缺乏天灸作用机理、药方制定、治疗时机、敷贴穴位、疗程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不足以为天灸疗法的疗效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证据。

3.3 天灸疗法病谱特点的分析 文献研究是疾病谱研究的热点,目前天灸疗法疾病谱多源自综合疗法的相关分析,即不管是单独使用天灸疗法还是天灸联合其他治疗的疾病,均纳入天灸疾病谱,本研究为凸显天灸疗法的特点,仅归纳了天灸独立干预的疾病的文献。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天灸疗法不仅运用于呼吸系统、耳鼻喉科疾病等常见系统疾病,在儿科、骨伤科、结缔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在泌尿生殖系统、妇产科疾病、消化系统、皮肤科疾病等均有涉及。目前天灸疗法的适应症以慢性病为主,文献频次较为集中的病种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关节炎、慢性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和面瘫,这些是天灸独立干预的优势病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表3 天灸疗法优势病种有效率排序

天灸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经久不衰,关键在于其治疗疾病的广泛性和有效性。虽然本次纳入文献的质量参差不齐,干预病种并不是十分全面,但从这些文献的分析中依然能对天灸疗法的疾病谱和优势病种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进而有助于进行相关治疗机制的研究。因此今后的临床研究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科研设计,严格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运用统一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及规范选穴及统一药物治疗;科学研究应在远期疗效及作用机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6],不断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以期探索制定出天灸疗法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案,使之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增加研究结果的说服力。这不仅对今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有助于天灸疗法的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

[1]廖穆熙,莫贤晓.天灸疗法的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1):5-6.

[2]钟敏莹,张朝鸣.天灸疗法临床应用近况[J].河南中医,2013,33(4):585-587.

[3]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9.

[4]钟建亮,倪淑红,王纪兴,等.浙江省中医优势病种病例分型特点及现状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202-204.

[5]邱均平.文献计量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J].图书馆学通讯,1986(2):71.

[6]杨娅,刘广霞,陈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防治肺系疾病的机理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8):38-41.

(责任编辑:骆欢欢)

R245.8

A

0256-7415(2015)02-0242-03

10.13457/j.cnki.jncm.2015.02.111

2014-09-15

宋小苑(1976-),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无。

卢祖洵,E-mail:zuxunlu@yahoo.com。

猜你喜欢

疾病谱病种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探析
基层社区院前急救疾病谱7814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