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的叔叔于勒》的多重主题

2015-10-14赵忠贞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于勒菲利普

赵忠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053-01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多次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然而,对这篇小说主题的探讨却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我是一位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中学语文教师,多次执教这篇文章,我对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以下几点见解:

一、小说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根据通常的说法把小说的主题概括为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小说通过“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精巧构思,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变”:菲利普夫妇之所以变化无常,全是因为“钱”字作怪;小说确确实实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兄弟骨肉,即使近在咫尺,也六亲不认,不就是因为没有钱吗?真是“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作者还写了菲利普的两个女儿、女婿,这些次要人物,既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又起深化主题的作用。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浸透了铜臭。

二、小说还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

在十九世纪法国这样的私有制社会里,菲利普夫妇对弟弟还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他占有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财产。正是因为没有钱,他们全家人不得不忍受贫穷的辛酸,正如文中说“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这样,全家人实际上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的生活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么去管于勒这样一个浪荡公子呢?菲利普夫妇是可鄙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腐蚀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的不是两个个别的人,而是那全套的资本主义社会,冷酷无情的人与人的关系。

对于于勒,作者是把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受害者和失败者来写的。于勒生活在一个小职员家庭之中,在资产阶级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他从小就沾染上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恶习,被驱逐到了美洲。从此,他由家庭进入社会,并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居然“阔绰过一个时期”,开了一个大店铺,做了一桩很大的买卖。但是好景不长,在竞争场中终于失败了,破了产,到处流浪,有家而不得归,最后被收容在海轮上,靠卖牡蛎为生,过着猪狗般的生活。于勒的身世沉浮,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我”作为一个孩子,目睹了父母对叔叔的冷酷无情。“我”目睹父母发现于勒叔叔是穷水手时心理的变化,对于勒叔叔产生无比的同情。“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亲情油然而生,对于勒深表同情。当母亲给我钱让我找给于勒时,“我”看着于勒叔叔的手、脸,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境地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不认于勒叔叔的困惑和不满。尽管母亲骂“我”“疯了”,“我”还是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在“我”的身上,寄予了作者的感情和希望。

作者处在19世纪后期的法国社会里,看到的是虚伪自私,贪婪狡诈,而这篇作品中的“我”却富有正义感和和怜悯心,这是作者的用心,也是作者没有完全失望的表现。作者在小说中所要表现的是对苦难者发自内心的一种同情。作者在提醒我们要从现实的物质、金钱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同情、理解与爱。同时,还暗示了少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人所具有的怜悯之心,是人类高尚而美好的情感,也是人类的救赎之源。

四、对中下阶层人物虚荣心的讽刺

菲利普是一个职员,虽然生活拮据,但还略高于一般的劳动人员。他们虚荣、虚伪、发财心很重,一心想爬上上流社会,一举一动总爱摆出上流社会的“一副架势”。他们的一举一动,总爱效颦上流社会。他们极端自私、贪婪。接到于勒来信后,他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于勒这个“福星”早日回来,并且已经用于勒的钱“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打算置一所别墅,而且就买别墅问题已经同人进行了商谈。你看,这笔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多么可笑!可怜!可鄙!此外,作者还揭露了菲利普夫妇性格中冷酷的一面。当他们发现盼望了12年的“福星”可能是个穷光蛋时,顿时大惊失色,脸色苍白,眼神异样,甚至“哆嗦”起来。接着,由恐惧到激怒,又由激怒到切齿痛恨,兄弟、“福星”“希望”又变成了寇仇。

(责任编辑 刘馨)

猜你喜欢

我的叔叔于勒于勒菲利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自己的歌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再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