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权威”的体现

2015-10-13赵稳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8期
关键词:权威背影语文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当然,在这种口号下进行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及内容的制定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加深学生对课文文本的理解有一定的好处;但也有不少的课例在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走入了歧途。这些现象主要有:不少教师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往往将课堂的主要时间都用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而教师则不参与;即使参与其中的一些教师,也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实质性的帮助;还有部分教师将教学布置得很花哨,观看视频就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这些现象直接导致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只能游于表面,甚至对文本都没有正确的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作为教师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和价值,忽视了教师本应有的“权威”。

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权威”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教师与学生平等,教师被定位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何为“首席”?“‘首席不是掌握话语权力的人,而是创造对话和理解的条件和氛围的人。”[1]简单地说,就是要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理解的同时多给学生说话和思考的机会。改变“满堂灌”可以理解为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减少说话的次数,但减少说话次数并不等于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用说话,将整个课堂交给学生。在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面前,单凭学生自己去进行交流、互动、讨论、思考和朗读,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能浮于表面。这样,教师就不能正确发挥其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承认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应在内心有肯定自己“权威”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的活动”固然十分重要,但毫无目的毫无深度的学,对于学生的学而言又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呢?教师的“教的权威”还是要被认可和肯定的。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肯定教师的权威并强调“教师的权威……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2]一样,教师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权威。

建立教师的权威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教师与学生平等这一点并不冲突。《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平等,“是在人格和层次上;在学养上,不平等是客观存在”[3],因此这里所谈到的教师的权威,不是指教师在话语权上的权威,不是要教师回归到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之中;而是教师拥有在“学养”方面的权威。表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即教师拥有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方式方面的权威;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思考仅停留在文本表层时,拥有引导学生向文本深层次探索的权威;教师在面对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时,拥有排除不合理理解肯定合理解释的权威等。

二、对《背影》的分析

对于《背影》这篇文章,教师首先要施行的权威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确定。

《背影》的文体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情”字,在进行《背影》的教学时要分析作者的情感;精确朴素的语言文字是《背影》这篇抒情散文的一大特色,对《背影》的教学也要涉及到文本的语言文字的运用。

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师就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并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设计,这也是教师权威的一种体现。部分教师所采取的让学生观赏电影散文来熟知文本的方式是不适宜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氛围中去,但却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这样教师和学生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对课文的文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背影》的情感深沉复杂,学生在没有经过对文本的熟悉和分析之前,是很难体会作者那种情感的。因此课堂的开始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熟悉文本,之后便进入对文本的分析环节。

对文本的分析,包括对语言的分析和对情感的分析,这两种分析要交替进行。进行分析时教师不能选择只抛给学生几个问题,就任由学生去思考、讨论的方式。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是必要的,但教师适当的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在部分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很少,有的仅有两次:一次是引导学生对于“买橘背影”中动词的分析;另一次是对文本语言特色的引导分析。(这两次的引导也比较简单,都是文本表面的东西,不可能对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教师忽视了自己的“权威”而显现出的问题:教师没有进入到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中去。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思考和讨论,运用自己的权威,将学生的思考引导到文本的深层次。

对于《背影》来说,对文本的深层次的理解主要包括对情感的分析。《背影》这一篇散文有父亲和“我”两个人的情感,父亲的情感没有变化,一直是对儿子的关心而展现出的父爱;而“我”的情感是有变化的:由不领情到感动得落下泪水,转折点就是“买橘背影”。因此在进行问题的设置及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时,要让学生在分析“买橘背影”时察觉到这种情感的变化,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这是在分析“我”的情感时要注意的一点,另一点就是父亲情感的无变化,不论是作者的不领情还是感动得落泪,父亲始终如一,无所察觉。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将父亲情感的无变化与儿子落泪不想让父亲看见联系体会,让学生体会这种“爱的隔膜”以及儿子的愧疚。

对情感的分析还要适当的介入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情感之所以产生的原因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情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肯定并默认自己的“权威”。教师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教师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以对课文文本内容了然于胸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方向式的引导(给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权威的一种体现,而这种教师权威的体现,有时决定了一堂课水平的高低。

注释:

[1]王红宇译,[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J].语文建设,2010,(6).

[4]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3).

[5]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续[J].语文建设,2008,(4).

[6]易哲星.解读“平等中的首席”——兼与潘新和先生商榷[J].当代教育论坛,2011,(7).

[7]李镇西.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J].课程·教材·教法,2002,(11).

(赵稳红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00387)

猜你喜欢

权威背影语文课程
主题:背影里的爱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背影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背影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背影
再说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