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增产增收效果评价

2015-10-09彭既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醴陵中稻纯收入

邓 文,彭既明

(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湖南 长沙410125;2.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125)

2014年,中国超级稻15 000 kg/hm2的第四期目标攻关取得成功,再创世界纪录[1]。截止2014年,由农业部冠名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共111个,其中超级杂交稻品种76个。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是袁隆平院士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以及超级稻育种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于2006年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设想[2]。所谓“种三产四”,就是运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用3 hm2的土地产出原4 hm2土地才能产出的粮食,节余1/4 的土地面积也就等于增加1/4的耕地面积。由袁院士领衔的这一工程于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累计增产稻谷超过40 亿kg。目前,该工程已在河南、安徽、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北、四川等水稻主产省(区)推广,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科技支撑和保障途径。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后,水稻种植效益日益成为影响农民生产决策的关键因素[3]。有学者认为,当前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4]。湖南“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在实现水稻增产的同时,能否实现稻农增收,如何帮助稻农增收,是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广泛收集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增产增收效果进行了评价,旨在促进水稻增产与农民增收协调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目前,湖南“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县(市、区)已由2007年的20个发展到52个,并形成了双超(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晚稻)、早超(超级杂交早稻+优质常规晚稻)、中超(超级杂交中稻)、一季晚超(一季超级杂交晚稻)、晚超(优质常规早稻+超级杂交晚稻)5种主要种植模式[5]。

2014年,项目组以长株潭地区的长沙县、醴陵市双超,洞庭湖地区的赫山区早超、澧县一季晚超,湘中南丘陵地区的隆回县中超、涟源市晚超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各示范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收集到各模式历年的相关资料,并在其核心示范区、非示范区,分别选择20 户、10 户左右农户,进行双超、早超、中超、一季晚超、晚超及传统种植模式的基本情况以及生产费用、产量、价格、补贴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其中,长沙县、醴陵市由于客观原因,只调查了农户晚稻生产费用效益。在数据整理并反馈核实的基础上,利用DPS软件进行方差及通径分析。

1.2 样本区农户的基本情况

由表1 可知,样本区农户在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种稻规模、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湘中南丘陵地区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平均比例达38.98%,比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分别高5.31、6.31个百分点,可能与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湘中南丘陵地区高2.26 倍、0.81 倍有关;长株潭地区、湘中南丘陵地区水田流转面积占种稻面积比例分别达48.92%、45.94%,比洞庭湖地区高28.80、25.81个百分点;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户均种稻面积均为0.52 hm2左右,比湘中南丘陵地区多50.00%以上。

表1 样本区农户的基本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增产情况比较

由表2 可从看出,2007~2014年6 县(市、区)共实施5种不同种植模式超级稻面积66.863 万hm2,平均单产8 249.24 kg/hm2,比非超级稻单产高22.39%,共增产106.37 万t。单产增幅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一季晚超>中超>晚超>双超>早超,其中一季晚超单产增幅显著高于早超模式,其他模式间差异不显著。

表2 2007~2014年6 县(市、区)不同种植模式增产情况

2.2 不同季别增产情况比较

由表3 可知,2007~2014年长沙、醴陵、赫山共实施超级早稻27.096 万hm2,平均单产7 381.55 kg/hm2,比非超级早稻单产高17.79%,共增产34.86万t;单产增幅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长沙>醴陵>赫山,但差异不显著。隆回、澧县共实施超级中稻及一季超级晚稻12.525 万hm2,平均单产9 889.83 kg/hm2,比非超级中稻及一季晚稻单产高34.44%,共增产30.46万t;其中,澧县单产增幅显著大于隆回。长沙、醴陵、涟源共实施超级晚稻27.243 万hm2,平均单产8 358.10 kg/hm2,比非超级晚稻单产高22.24%,共增产39.71万t;单产增幅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涟源>醴陵>长沙,差异不显著。6 县(市、区)不同季别单产增幅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超级中稻及一季超级晚稻>超级晚稻>超级早稻,其中超级中稻及一季超级晚稻的单产增幅显著大于超级早稻。

表3 2007~2014年6 县(市、区)不同季别增产情况

2.3 核心区与非核心区收益比较

从表4 中可以看出,2014年6 县(市、区)核心区费用合计均值为11 788.09 元/hm2,比非核心区高32.08%,差异不显著。其中,前者比后者种子费显著高52.42%,肥料费、机械费、农药费分别高84.13%、33.93%、9.09%,其他费用、雇工费分别低21.03%、16.65%,差异均不显著。前者单产、产值、纯收入均值分别达10 010.49 kg/hm2、26 728.70 元/hm2、18 675.91元/hm2,比后者高24.80%、24.53%、36.96%,差异不显著,但补贴显著高237.50%,二者稻谷价格基本持平。通径分析结果(表5)表明,核心区对费用合计贡献率最大的因素依次为肥料费、农药费、机械费、种子费,非核心区依次为机械费、农药费、种子费;前者对纯收入贡献率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单产、费用合计、补贴、价格,后者依次为费用合计、单产、价格、补贴。

2.4 核心区不同季别收益比较

由表6 可知,2014年6 县(市、区)核心区不同季别纯收入、费用合计、单产、产值、补贴最高的都是隆回中稻,最低的分别为涟源晚稻、赫山早稻、赫山早稻、醴陵晚稻、长沙晚稻,差异大都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7)表明,赫山早稻、隆回中稻、澧县一季晚稻、长沙晚稻、醴陵晚稻、涟源晚稻对费用合计贡献率最大的因素分别为机械费、机械费、种子费、肥料费、其他费用、肥料费,对纯收入贡献率最大的因素分别为单产、费用合计、单产、费用合计、单产、费用合计。

表4 2014年6 县(市、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收益情况 (元/hm2)

表5 2014年6 县(市、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收益的通径系数

表6 2014年6 县(市、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不同季别收益 (元/hm2)

表7 2014年6 县(市、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不同季别收益的通径系数

2.5 非核心区不同季别收益比较

从表6 中可以看出,2014年6 县(市、区)非核心区不同季别纯收入、费用合计、单产、产值、补贴最高的分别为隆回中稻、涟源晚稻、澧县一季晚稻、长沙晚稻、涟源晚稻,最低的分别为涟源晚稻、赫山早稻、醴陵晚稻、醴陵晚稻、长沙晚稻,差异大都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7)表明,赫山早稻、隆回中稻、澧县一季晚稻、长沙晚稻、醴陵晚稻、涟源晚稻对费用合计贡献率最大的因素分别为雇工费、机械费、雇工费、机械费、其他费用、雇工费,对纯收入贡献率最大的因素分别为费用合计、费用合计、单产、费用合计、单产、单产。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6 县(市、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自实施以来增产效果显著,其中以一季晚超和中超模式单产增幅最大,主要得益于株两优819、陆两优996、陵两优268、Y 优900、Y 两优1 号、五优308、H 优518、丰源优299 等超级稻品种,以及“三定”栽培、改良型强化栽培、节氮抗倒、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稻草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核心区单产、产值、补贴、纯收入明显高于非核心区,但肥料费、种子费、机械费、农药费也明显较高。

无论是核心区还是非核心区,各县(市、区)不同季别间的纯收入、费用合计、单产、产值、补贴等的差异都较为显著。其中,以隆回中稻的纯收入水平最高。

综合来看,核心区和非核心区对纯收入贡献率最大的因素都是单产和费用合计,增加纯收入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产和降低费用。其中,降低费用的重点核心区是减少机械费和肥料费,非核心区则是减少雇工费和机械费。

[1]袁隆平.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建议[J].杂交水稻,2007,22(4):1.

[2]龙 军.中国超级稻成功实现第四期攻关目标[N].光明日报,2014-10-11(3).

[3]申红芳,廖西元,王志刚.当前我国粮食增产粮农增收途径的调查与政策建议[J].中国稻米,2012,18(1):19-22.

[4]侯胜鹏,曾福生.浅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4):427-429,437.

[5]彭既明.稳步推进“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J].杂交水稻,2012,(3):1-4.

猜你喜欢

醴陵中稻纯收入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因瓷而生 为瓷而兴——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打造醴陵陶瓷文创新模式
2018·醴陵收藏名瓷春节展在醴陵瓷谷隆重开幕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醴陵尚方窑制“世界和瓶”闪耀巴西里约奥运会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界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现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前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