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新优地被植物的筛选初报

2015-10-09龚雪梅张晓玮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皖北种类园林

龚雪梅,张晓玮,张 娟

(1.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31; 2. 阜阳市园林管理局, 安徽 阜阳 236001)

在城市绿化中,地被植物是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素材,可以配植在平坦地面,可以种植在阴湿环境、干旱地段、零散隙地或者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可以像草坪平铺地面,还可以生长在草坪不易生长或养护有困难地带,因此地被植物适应范围比草坪要广阔。由于草坪养护需水量太大,而地被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等优良特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因此对城市地被植物的研究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皖北地区气候条件特殊,即夏季高温、干旱且持续时间长,冬季相对比较寒冷、气候干燥。近年来,引种的地被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有着其各自的特性与其适应的环境,如果盲目引种,往往造成种植失败。针对皖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引种并筛选出适合皖北地区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地被植物,可以解决地被植物单调的问题,丰富皖北地区植物种类,同时也能解决城市生态失调及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该研究从2010年开始对皖北地区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地被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皖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对皖北地区引种的地被植物进行综合性状评价,旨在筛选出优良种类,为优良地被植物在皖北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内容

该研究在皖北地区主要城市包括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蛙埠市等开展调查。选择适应皖北地区生长的性状优良的地被植物,调查它们的生长适应情况;引入指标进行分类、对比,开展评价,从而筛选出适合皖北地区应用的地被植物。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在皖北地区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等地,调查涉及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居住区等园林绿地,并对近年来引种的地被植物进行品种、科、属统计,记录每个品种的应用面积、应用方式、长势、景观效果。把地被植物分为:草本地被类、矮灌木地被类和藤本地被类[2]。

2.2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采用景观效果、适应性、节约性以及生态效果4个评价指标[2],每个指标采用10 分制并设定一定的权重系数(见表1)。

表1 皖北地区地被植物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

景观效果(Landscape,简写L):指地被植物植株形态、叶形与叶色、花色与花形、花量与花香、果形与果色等外部形态的观赏效果。

适应性(Adaptability,简写A):地被植物栽培养护的难易度、园林应用中适应能力的大小和应用前景。

节约性(Saving,简写S):地被植物应用中对水、肥、能源、人力、物力等节约的程度。

生态效果(Ecological effect,简写E):地被植物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如滞尘、吸收有害气体、减低噪音、降温、保水固土、降解重金属等方面的效果。

2.3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根据以上的评价指标,对皖北地区新引进或引种的地被植物种类的评分和权重系数进行计算,得出每种地被植物的综合评价值V,并进行比较[3]。综合评价值V 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评价值的大小,将地被植物分为以下3 类。

优选品种(Ⅰ类):评价分值在8 分以上,确定为在皖北地区优先发展的地被植物。主要指景观效果好,适应能力强,生态效果好,节约型的种类。

推广品种(Ⅱ类):评价分值在7~8 分之间,确定为在皖北地区可以推广的地被植物。主要是指景观效果较好,适应能力较强,生态效果好,节约性一般的种类。

淘汰品种(Ⅲ类):评价分值在7 分以下,确定为在皖北地区不应进一步推广地被植物。景观效果较一般,适应能力较弱,生态效果一般,节约性较差的种类。

3 结果与分析

3.1 草本地被类

草本地被植物是皖北地区近年来引进品种最为丰富的一类,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地的大约有20种(表2)。草本地被类一般花色丰富鲜艳,较低矮,丛植、片植效果比较好,也可作草坪缀花材料。通过评价分析,筛选出二月兰、大花金鸡菊、石蒜、吉祥草、金边阔叶麦冬、蛇莓、萱草等10种新优植物种类。皖北地区草本地被类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皖北地区草本地被类评价

3.2 矮灌木地被类

矮灌木地被类多数景观效果好,生态效益高,在园林上可群植或成片种植。这类植物叶、花、果均有较高观赏价值,高度(自然或修剪)70 cm 在以下,枝叶茂密,呈丛生或匍匐状,铺地效果较好[4]。皖北地区近年来新引进约12种,通过评价分析,筛选出八角金盘、小叶栀子、粉花绣线菊、洒金桃叶珊瑚等7种新优植物种类。皖北地区矮灌木地被类评价结果见表3。

3.3 藤本地被类

藤本地被类在城市绿地中应用广泛,管理粗放,扩展性强,可以在地面蔓生形成地被,叶表面积大,生态效益好,也可与岩石、假山搭配。皖北地区近年来引进藤本地被类有7种,通过评价分析,筛选出络石、五叶地锦、扶芳藤、何首乌等4种新优植物种类。皖北地区藤本地被类评价结果见表4。

表3 皖北地区矮灌木地被类评价

表4 皖北地区藤本地被类评价

4 结 论

近年来,皖北地区地被植物的引种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地植物种类。经过调查,皖北地区有66种常见地被植物,其中,新引种地被植物39种,从外地引进35种,由野生地被植物驯化4种。通过评价分析,39种地被植物中,草本地被类20种,矮灌木地被类12种,藤本地被类7种。筛选出萱草、大花金鸡菊、大花马齿苋、阔叶麦冬等21种新优城市绿地地被植物。

5 讨 论

加强地被植物叶色和叶型多样、低矮、扩展性强、花色丰富等培育和开发,多侧重于优良品种的引种、育种和栽培研究,为园林地被植物应用与发展提供动力[5]。在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引进上,园林设计管理者、园艺生产商及科研机构应加强交流,及时了解植物种类的繁殖、生产、栽培及应用,并应及时防止植物种群的失衡,避免物种入侵,防止病虫害蔓延等严重后果[6]。

皖北地区乡土地被植物资源丰富,有些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对当地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病虫害较少,并且管理相对粗放[7],对植物种群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提高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8]。对于综合价值较高的乡土地被植物,如观赏价值高,资源比较丰富,或者繁殖较易的植物品种,应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9]。因此,选择当地野生地被植物种类,开展栽培驯化试验,进行评价分析和抗性生理研究,开发皖北地区特有的园林绿地应用的乡土地被类,对丰富园林地被植物种类、美化城市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筛选出适宜皖北地区园林绿地应用的萱草、大花金鸡菊、大花马齿苋、阔叶麦冬等21种新优城市绿地地被植物,经栽培驯化后,可通过园林局和林业局将技术成果在皖北地区推广,促进该地区园林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前期研究项目费用有限,调查的城市偏少,可能会造成皖北地区城市地被植物统计不全面;而且开展抗性研究的地被植物仅有10种,种类偏少,使该研究技术成果推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下一步研究中,课题组将继续完善调查,并与阜阳市园林管理局、阜阳林业技术推广研究所以及园林企业合作,将在更大范围筛选适宜皖北地区园林绿地应用的新优地被植物,并进行相关品种的栽培驯化研究。

[1]I·L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盛维华,江寅波.宁波市新优地被植物的引种与优选[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78-7179,7182.

[3]徐志豪,王彭伟,夏宜平,等.宁波乡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指标评价[J].中国园林,2008,(6):73-74.

[4]窦 剑,周双云.滇南热带乡土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的筛选及评价初探[J].草原与草坪,2007,125(6):1-5.

[5]顾亚春,芦建国.南京郊野公园地被植物调查与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12,39(2):15-20.

[6]田福平,武高林,时永杰,等.我国园林地被植物研究现状[J].草业科技,2006,23(9):111-115.

[7]巫世林,平锡金,孙 波,等.地被植物分类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44.

[8]吴 玲,朱 红,卢毅军,等.杭州市地被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J].林业科技,2008,43(8):61-64.

[9]罗 毅.吉安市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综合评价[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1):73-77.

猜你喜欢

皖北种类园林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种类丰富的酒具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