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政联结的角度探讨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

2015-10-09毛迪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36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财政资金

毛迪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风险时时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在金融风险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对此,了解金融风险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风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金融风险的表现

金融风险大致可分为内部的风险和外部的风险。金融风险在经济繁荣期不容易表现出来,一旦经济萧条,被掩盖的危机就会显露出来。我国的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主体的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金融风险就是信用风险。银行作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领域,如果不能控制住信贷风险,不但自身很难正常运营,而且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由于监管工作的缺失,我国有大量的影子银行的存在,这些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大大提升了金融体系之间的内部联系。因为影子银行涉及多个金融市场,一旦出现风险就会形成蝴蝶效应,引发巨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例如:2013年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面上升,加上光大银行的同业拆借违约事件,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恐慌,人们惊呼:钱荒来了。这次的钱荒事件敲响了流动性危机的警钟。

利率和汇率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在银行的资金运用上,可能会受到利率和期限不匹配的影响,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因为国家的的体系管制导致利率的风险是不可控制的。汇率主要体现在与外汇的交易活动中,汇率的变化也会导致经济受到损失。对于因为汇率变动而导致的风险需要提高防范。

(二)宏观层面的金融风险

信用体制不健全,导致众多国有企业不愿偿还银行的钱,企业和居民的风险意识淡薄。根据国际金融的格局,我国在银行融资时困难重重,既要重视居民的储蓄分流又要防范挤兑风险。除此之外,我国的企业过分依赖银行的信贷,同时因为没有相应的承担风险的资本,把风险全部转嫁给银行,最终面临金融风险。

二、金融风险和财政联结的关系

在宏观调控下,我国的金融和财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分工不同,却能密切合作。例如: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国家财政通过金融体系来发放国债,最终发放了4万亿来缓和危机。同时,如果没有财政的支持,金融危机也将进一步扩大,最终演化为经济危机。

财政和银行都以资金为载体,一旦一方的资金发生变化,另一方便会受到影响。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风险的转化。当出现财政赤字和税收等风险时,银行迫于压力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引发金融危机。随着金融产品越来越明显的具有公共属性,金融为财政分担成本的过程中极易由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只有二者共同完成调节的过程才能维持货币的稳定。

三、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调整财政政策

国家通过财政投资,兴建一些基础设施,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加大财政支出,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财政把支持的对象转向一些高精尖的产业,引导产业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对那些收益小且对环境污染大的企业进行限制,引导投资者合理分配资本,保证国家所扶持的产业稳定发展。

国家财政还可以通过减小税率的方式,给中小型企业一个提高经营效率的机会。中小型企业缺少资金支持,减少税率能够让企业增加经营资本、扩大规模,使中小型企业在危机中能平稳度过。此外,通过降低关税,促进了外贸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人民进行消费,扩大内需。

(二)增加市场货币供给

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为小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通过认真调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对中小型企业放宽货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对国家重点关注的企业可以特事特办,特殊对待。

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建设引导资金制度鼓励各个企业积极进行融资,通过融资来获得企业运营的资金,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向国家寻求帮助,财政通过发放补贴,增加企业的资金。

通过调整利率,刺激人民的消费,增加市场的货币量,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调整利率也能够让中小型企业顺利贷到款项,能够让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当然货币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三)加强企业管理增强防御能力

企业要积极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管理者能够有长远的目光,具备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此外,企业要合理利用资金,优化资金结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对于国外信誉良好的企业,也可以作为投资伙伴。国家在财政支持时,要兼顾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使之受到平等的待遇,保证金融市场的公平性。最后建立有效的风险防御体系,在投资之前对企业的信誉度和收益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对于偿还能力差、信誉度低的企业进行排除,确保资金投放后能够有所收益。

(四)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

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大对银行的业务监管力度能够降低风险。一方面,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进行鼓励引导,使得银行同业业务也能得到发展,多层次完善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能够完成从以银行为主导到以市场为主导的转型。另一方面,提高银行管理制度的透明性,通过标准和透明的信息减小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金融风险的了解和认识,结合金融风险与财政的密切关联,通过一些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小风险对我国的影响,为今后应对风险也起到了借鉴作用。

[1]商瑾.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薛绯.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3

[3]肖璐璐.由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看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杨艳,刘慧婷.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看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J].经济学家,2013(04)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财政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