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思维

2015-10-09陈宗兴

中国生态文明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思维

□ 陈宗兴

新闻动态/94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思维

□ 陈宗兴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严格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构建了科学的战略体系,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安全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需求尤为迫切,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进程中的约束和短板。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和路线设计,动员全国、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这种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认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绿色化”融入其它“四化”之中,都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但首要的还是要解决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维水平,下大力克服“惯性思维”,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新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代际思维。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继承与创造的有机统一中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上既要考虑实现当代人之间的“代内公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种际公平”,也要考虑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要将生态文明看成是对自身和后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不能一味追求GDP的增长,不能让自己的政绩变成后任的包袱,更不能吃祖宗饭,造子孙孽,在谋发展、定规划、做决策时要具有开放胸怀和宽广眼界,科学把握本地区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在深刻理解本地区各种生产、生活、生态要素间联系的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

二是辩证思维。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培育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都是辩证思维的应用,对我们很有启示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入脑、入心,并用于指导工作。从一时看,为了保护绿水青山而拒绝某些投资项目,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但从长远看,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变为发展资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三是系统思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积极推进等各方面举措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顺利推向前进。《意见》中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要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生态文明建设。比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统筹考虑水资源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统筹考虑防洪、供水、生态、景观等各方面的功能需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融入到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个方面。

四是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以坚守底线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它指出什么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把可能发生的风险、最坏的情况规划出来,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守住底线,追求系统的最佳结果,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一些人之所以抱着“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就在于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缺乏底线思维。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说到底就是划定并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包括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线”。地方要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留有余地,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本地区环保责任的红线。

五是问题思维。问题倒逼改革,改革是为解决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关键是要找准重点难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关键点和症结点上出实招、使实劲。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京津冀的“雾霾”问题,全国范围的水、土、气污染治理问题等等。我国幅员辽阔,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重点、方式、手段也不尽相同。各级各地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可行性出发,要深入调查研究,对实际情况了解得越深,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就越精准,越有效。

黔南州助力推动“生态贵州”

六是创新思维。生态文明建设贵在创新。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通过创新驱动,加快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让“绿色化”与“新四化”协同推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要创新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吸引更多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构建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市场。当前,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有很多成功模式和典型案例,应及时总结推广。要通过理念、制度、路径创新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七是法治思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遏制种种基于利益冲动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证。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将生态文明的成效作为衡量现代化质量的重要指标、判断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要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都要依纪依法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思维,不断创新工作实践,下大气力推进资源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用实践验证生态和发展的“双赢”。

(作者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