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丽江山慈菇品种考证及有效成分秋水仙碱含量的研究

2015-10-09管伦兴储益平

中药与临床 2015年3期
关键词:秋水仙碱锥形瓶丽江

管伦兴,储益平

丽江山慈菇为传统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临床被用于治疗痛风、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瘤等。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由于和正品山慈菇外形极为相似,常被作为伪品混用,但在成分、功效上均存在各自差异,特别是丽江山慈菇所含秋水仙碱成分最高,外用尚可,内服极易中毒。笔者前期通过文献和书籍查阅发现,历代本草中虽有对山慈菇的记载,经后世不断考证报道的多为兰科植物独花兰、杜鹃兰、独蒜兰、云南独蒜兰以及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等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较多临床研究报道也未说明使用山慈菇哪一品种。丽江山慈菇虽药用价值大,在临床上已得到应用,但是对于其品种来源及有效成分等研究报道尚缺乏,导致后世对该品种了解甚少。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实验研究,对丽江山慈菇药材做进一步探讨,旨在为后续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1 丽江山慈菇品种考证

丽江山慈菇别名益辟坚、光慈姑、草贝母、闹狗药等,现收载于2007年《云南省中药材标准》,为百合科植物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Kunth 的干燥球茎,味微苦、辛,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用于痛风,手足关节红肿疼痛,疮疡肿毒,瘰疬结核,虫蛇咬伤。据考证明代兰茂《滇南本草》所载山慈菇即为本品,文中所言“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痈,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虽然《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76)、《中国植物志》(汪发缵等,1980a,b)、《本草纲目通释》(陈贵延等,1992)中只承认山慈菇为百合科的丽江山慈菇,但是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tata(D.Don) M akino、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 Rolfe或云南独蒜兰P.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两者习称“冰球子”。

诸多现代文献所记载的山慈菇涉及2科5属多种植物,市售药材混称山慈菇者,以百合科植物老鸦瓣和丽江山慈菇最为常见,药典尚未收载。丽江山慈菇在云南作山慈菇药用已有较长历史。有文献报导丽江山慈菇在中国仅分布单属单种,主产于云南中部至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和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生于1000~3000m松林下或山坡草地,酸性砂壤,红壤[1]。该品种在云南省内主要分布于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大理、丽江、保山、鹤庆、宾川。

2 丽江山慈菇有效成分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

笔者于2009年~2011年分别采购来自云南不同产地丽江山慈菇药材8批,参考相关文献[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

2.1 仪器与色谱条件

仪器为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luna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nm。

2.2 药材提取方法考察

取2009年8月采购的丽江山慈菇药材100g,粉碎为中粉,过50目筛,备用。

2.2.1 提取方式考察 取两份丽江山慈菇粉末各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分别采用超声和回流提取1小时,放冷,用甲醇补足重量,过滤,取续滤液,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将上述供试品溶液分别按照前述色谱条件进样10μL测定,以秋水仙碱色谱峰面积与药材取样量的比值作为指标,比较不同提取方式的提取效率,结果回流提取秋水仙碱的提取效率明显高于超声提取,见表1。

表1 不同提取方式的考察

2.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取丽江山慈菇粉末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平行试验三份,分别精密加入30%甲醇、70%甲醇、甲醇25mL,称定重量,水浴回流提取1小时,放冷,分别用相应的溶剂补足重量,过滤,取续滤液,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测定方法同上,结果70%甲醇对秋水仙碱的提取效率最高,见表2。

表2 不同提取溶剂的选择

2.2.3 回流时间的选择 取丽江山慈菇粉末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称定重量,分别在水浴中回流提取1、2、3小时三个时间点取样10μL按照前述秋水仙碱测定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取样时样品应放冷,用70%甲醇补足重量。以秋水仙碱色谱峰面积作为指标,比较回流时间对秋水仙碱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从秋水仙碱的色谱峰面积分析,回流2小时已将药材中的秋水仙碱基本提取完全,见表3。

表3 回流时间的选择

2.2.4 回流次数的选择 取丽江山慈菇粉末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称定重量,水浴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过滤,取续滤液,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1次回流供试液;药材残渣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分别制得2次、3次回流供试液。分别将三次回流供试液按照前述秋水仙碱测定色谱条件进样10μL测定,以秋水仙碱峰面积比较回流次数对秋水仙碱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从秋水仙碱的色谱峰面积分析,回流2次已将药材中的秋水仙碱基本提取完全,见表4。

表4 回流次数的选择

2.2.5 8批丽江山慈菇药材含量测定 通过以上考察,最终确定供试品处理方法为取丽江山慈菇粉末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以70%甲醇25mL水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放冷,过滤,滤液减压回收至干,以甲醇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根据上述供试品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分别测得8批丽江山慈菇药材中秋水仙碱含量,见表5。

表5 8批不同产地丽江山慈菇药材中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结果

8批丽江山慈菇含量实测结果中,秋水仙碱含量最低为0.223%,最高为0.409%,显示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收含量存在差异。

3 讨论

丽江山慈菇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苦、温,有大毒,入肺、肝经,具有止咳平喘,软坚散结,拔毒消肿,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使用价值大,在市场上常与老鸦瓣一同被认定为山慈菇的伪品。Santavy等1964年曾报道丽江山慈菇含秋水仙碱约0.14~0.2%,N-甲酰去乙酰秋水仙碱及β-光秋水仙碱[3]。1974年丽江山慈菇以山慈菇为药材名收入《云南省药品标准》,药用其鳞茎,其种子、球茎、叶、茎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4,5]。在多种用作山慈菇的中药中,丽江山慈姑中秋水仙碱的含量最高,可作为提取秋水仙碱的原料药材。根据文献报道丽江山慈菇秋水仙碱含量以最外面的膜质层(外包皮)和鳞茎外层最高,中层和内层含量很少;鳞茎中秋水仙碱含量于果实刚饱满时最高,果实成熟后慢慢降低,至翌年鳞茎刚萌发时最低,一年生实生苗鳞茎含量最高;种子育苗的采收最佳时期为三年后果熟期,即第三年9月下旬[6]。袁理春等报道对云南省西北部及四川省越西县的22个野生丽江山慈菇居群测定表明,分布在金沙江两岸贫瘠砂砾土壤上的丽江红岩居群秋水仙碱含量最高达0.61%,而生长在较肥沃的草丛中的永胜县板桥乡居群仅为0.13%,说明丽江山慈菇秋水仙碱含量与生境土壤、土质有较大关系。试验所测的22个居群,代表了当前中国丽江山慈姑的主要分布区,其秋水仙碱含量平均为0.40%[7]。周俊等报导云南丽江等地所产丽江山慈菇的秋水仙碱含量在0.1%[8]。涂茂利等报导四川越西县产丽江山慈菇的含量在0.33%[9]。结合文献记载与实测数据分析,丽江山慈菇由于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不同等影响因素,导致药材所含指标成分秋水仙碱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最低值为0.1%,最高0.61%。本次实验中8批自购药材所测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文献报道。

目前丽江山慈菇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开发利用仍以野生为主。本文旨在对药材进行本草考证,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其次验证了文献报道中丽江山慈菇有效成分秋水仙碱的含量,分析了引起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通过科学合理的大规模规范化种植达到既保护野生资源,又有利于品种的后续开发和临床运用的目的。

[1] 王海英,虞泓,李志高,等.云南丽江山慈菇遗传多样性的DALP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5,27(2):156.

[2] 钱斌,杨龙,等.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方法[J].中国药业,2009,18(6):59.

[3] J L Kaul,B K Moza,F Santavy,et al. Substances from the Plants of the Subfamily Wurmbaeideae and their Derivatives.LIX:Lsolation of Alkaioids from Plants of the Subfamily[J].Collect-Czech-Chem-Commun,1964,29(7):1689.

[4] 田素英,陈周全.山慈菇中秋水仙碱醇提工艺的优选[J].中草药,2002,33(8):708.

[5] 何嘉莉,肖莹.从文献统计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规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3):224.

[6] 袁理春,徐中志,赵琪,等.丽江山慈菇最佳采收期研究[J].中药材,2007,30(3):266.

[7] 袁理春,徐中志,等.丽江山慈姑秋水仙碱HPLC测定[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120.

[8] 周俊.嘉蓝和丽江山慈菇的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97,(2):62.

[9] 涂茂利.从川产丽江山慈菇中提取秋水仙碱[J].中药材科技,1983,2:25.

猜你喜欢

秋水仙碱锥形瓶丽江
秋水仙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与争议
秋水仙碱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丽江三朵节
利用“手持技术”和“注射器-锥形瓶”装置探究酶的作用特点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a patient with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A case report
丽江的荒
隔空灭火
萱草属植物花蕾中的秋水仙碱HPLC测定
云南·丽江
小心,半熟的金针菇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