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耦合视角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互动性研究

2015-10-08张华萃

科技视界 2015年27期
关键词:耦合素质教育高校

【摘 要】当前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都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提高,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全方面的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和分析素质教育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耦合性互动联系,旨在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进而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

【关键词】耦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Abstract】The current university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all advocate t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carry out a full range of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let the students get mo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us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necessary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university public music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student morals emotion raise, enhance the cultural quality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all aspects of th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relation and coupling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public music education in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put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public music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upling; University; Public music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不仅让大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而且还能通过音乐审美活动启发大学生的智慧,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塑造大学生的性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深远而持久的作用。

素质教育提倡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让大学生身心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感受到音乐艺术的渲染与熏陶,而且通过多种多样的体现方式和表达形式,促进大学生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文化修养的全面发展。因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1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耦合性关联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人格和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1]。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主要内容是通过音乐的功能和价值来实现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大学生身心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功能和渗透是全方位的,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通过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其完美人格,以促进他们自身和谐完美的发展[2]。

2 素质教育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

素质教育是要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以提升学生多种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重要教育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这就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素质教育中提倡发展大学生身心和创新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意识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爱好,提升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个人的修养,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

3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3.1 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标志之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通过教师的引领,使学生逐步把握住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丰富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扩大音乐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掌握了音乐的基本规律,还能领会音乐的精神并能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声,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追求,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通过听、唱等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唤起学生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对大学生的审美观产生积极影响[3]。

3.2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并且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乐记》载: “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就认为音乐可以用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4]。音乐教育通过将思想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艺术手段抒发人们真实的情感,表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学习一些民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形成更强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这对于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3.3 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并不只是教授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与演奏等,还包括音乐作品在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人文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使大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引起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能够体会到一个国家与一个时代的文化的导向。从而活跃大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融合中促进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3.4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良好个性的养成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保健身体的作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从生理和心理的意义上讲,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从而改善和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及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保持愉悦的心境,有益于身心健康。音乐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影响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人的性格、情趣方面的形成。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陶冶自己的身心,振奋精神,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由于音乐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出情感的体验性、调节性和传达性,因而音乐实践活动必然使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调节能力和传达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养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净化心灵。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良好个性的养成。

3.5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音乐教育能启发人的智力,激发创造力。音乐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充满创造性的非同一性的艺术,这决定了音乐教学中充满创造性,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活动,其魅力就在于能使大学生进入一种高尚的、超越的精神境界,启迪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使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并进,扩展大学生的心理空间,激活大学生的创造性心理活动。例如:音乐欣赏就是充满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激发积极的创造过程;学生通过音乐创新和音乐实践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4 促进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对策

4.1 提高认识,科学定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

对世界音乐教育有着深远影响的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因此各高校领导应该正确认识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应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并用相对独立、系统的音乐课程和艺术实践等形式来培养大学生感悟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与鉴赏音乐的能力,进而达到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5]。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围绕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多元性和可操作性、可行性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目标体系。

4.2 改革现有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的,如果不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就无法欣赏音乐,更谈不上对音乐的理解。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去欣赏音乐、鉴赏音乐和理解音乐,最后达到审美的目的。鉴于现在大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较薄弱,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内容应该先从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入手,侧重于音乐的思想内涵、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重选择国外音乐家成熟时期脍炙人口的作品,还要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因为民族音乐教育绝不只是停留在让大学生了解民族音乐这个层面上,而是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是学习和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生动而有效的途径,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学习和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音乐欣赏课应更突出民族性和大众性,宜重视对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民族器乐的介绍、欣赏以及传播。

4.3 改革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音乐不仅有系统的知识体系,还具有丰富的情感性与形象性,如果没有良好的方法,即使满腹经纶也无法真正领略音乐美的妙趣。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可采用“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但不能一贯到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或穿插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法、提问法、比较法、查阅资料与研究讨论等方法。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可让大学生对感到陌生的传统音乐,可先分析,后欣赏或边分析边欣赏;一些较为熟悉的曲目,就让大学生自己边分析边欣赏,也可由教师设问,共同讨论;对那些较为通俗的音乐则可以采用刺激式或背景式的欣赏方式。另外对于欣赏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音乐理论知识,也要作简明扼要的介绍。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大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学习、研究音乐。而且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也有助于开拓其文化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审美观,还能拓展对其所学专业的研究。

4.4 注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艺术实践

注重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必要内容。大学生通过参加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舞台表演等艺术实践展示的机会,能激发大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提升自信心,巩固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喜爱。高校艺术实践活动还是大学生创新的过程,可使大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张扬个性,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并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现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学生综合艺术修养的提升。

4.5 培养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终身持续自我发展能力

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师要使教学水平有“质”的提高,并且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教师终身持续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育教学方法上需要有创新精神。首先,要拓宽音乐教师的培训渠道,扩大音乐教师培训的规模,引进有效的竞争机制,多方合作来改善公共音乐教师的终身持续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要对高校公共音乐教师要建立严格的考评、聘任制度,那些“匠人式”的执教者应尽快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再者,要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观,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应自觉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培养,积极进行科学研究,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评课、观摩、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来促进教学。

4.6 改革现有的公共音乐教学管理体制

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得不到迅速发展,原因之一是教学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对公共音乐教育都给予了程度不同的重视,但实际上是“表面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公共音乐教育仍处于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状态。这说明部分高校领导的教育思想、理念还存有漏洞。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存在着多头领导、属性不清、定位模糊、效率低下等问题,建议各高校要建立健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研室或公共音乐教育中心,并赋予较大的管理自主权和发展权限,将公共音乐教学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体系中,以便巩固和提高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地位,加强对公共音乐教学的管理,确保教学和课后艺术实践的完整统一,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5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应正确处理与理解公共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耦合性关系,积极促进素质教育与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互动性发展。使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真正发挥出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和作用,在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基于博弈论的素质教育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02):126.

[2]牛茹.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明[J].中国成人教育,2008(01):158.

[3]王薪舒.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95-96.

[4]于宁.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103(4):328-329.

[5]赛音.高校音乐教育色议[J].青海社会科学,2005(6):159-160.

[6]胡丽行.浅淡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J].科技资讯,2010(06):32-33.

[7]姜振栋.音乐在当代高校学生教育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7):9-11.

[8]张华萃.对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中几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耦合素质教育高校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