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反对党的输和赢

2015-10-08王江雨许振义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行动党工人党选区

王江雨+许振义

2015年9月12日凌晨,新加坡大选结果揭晓,执政党人民行动党(以下简称行动党)夺得新加坡国会89个直选议席中的83个,以近七成的总得票率赢得大选,超出上一届的60.14%。最大的反对党工人党勉强保住6个议席,较上届大选的成绩略微逊色。

这样的结果颇有些出乎观察者的预料。就在大选前夕,反对党的造势活动曾吸引了近十万的民众参加,除旗帜颜色外,“那是相当壮观,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反对派输得比上届惨,但总体力量上升

在新加坡,虽然行动党会在大选中如以往那样胜选并拿到组阁权并无什么悬念,但执政党支持者在大选前也一直忐忑不安,他们不知道最后行动党的总得票率能达到多少,反对党是不是能较上届拿下更多的议会席位。

2011年大选中,反对党工人党组成的5人团队在阿裕尼选区战胜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等带领的行动党团队,历史性地拿下一个集选区。工人党竟然一举战胜由执政党派出的两个资深部长领军的团队,而行动党的总得票率较前一届少6个百分点,创下新加坡1965年建国以来的最低,这给行动党发出了极大的警告。

对于刚刚结束的这次选举,反对党的很多支持者在选举前也颇为乐观,认为可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事实却给了他们迎头一桶冷水。

究其原因,首先,新加坡今年发生的两起大事,都对行动党有特别的加票因素:一是今年3月份李光耀去世,新加坡举国哀痛。李光耀以旷世之才缔造了新加坡,并将其发展成第一世界发达国家,在其逝世后,选民对李光耀的哀悼在某种程度上自然转化为对行动党的同情;二是今年8月的新加坡建国50周年纪念活动,政府不遗余力宣传执政党的功绩,也给执政党加分。

其次,李显龙执政不仅能萧规曹随,继续推行其父制定的诸多善政,也自出机杼,灵活采用各项政策,使新加坡在经济民生方面继续进步。鉴于2011年大选的教训,政府开始推行多项政策迎合民意甚至是民粹,比如适度降低部长薪、推行限制移民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等,以缓解民众怨气。

此外,工人党上次夺下的集选区在市镇治理上出现财务问题,行动党候选人在大选中就此猛批工人党,给很多选民留下了一个“后者连一个市镇都管不好,遑论治理国家”的印象。

虽然反对党在这次大选中还是输,而且从得票率上看,输得比上届更惨,但诸多迹象显示,其总体力量还是呈现上升趋势。这一次国会所有的89个议席都有反对党候选人竞争,这本身就说明反对党力量的茂盛生长。最重要的是,反对党这一次所推出的候选人,已经有颇多的新加坡精英人士,包括若干律师、企业高管、大学教授,而不像以前全是穿拖鞋的草根阶层。

反对党长期以来最大的劣势是缺乏人才,所以难以为新加坡选民所信任。但长远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加入反对党,会渐渐改变民众先前印象。事实上,这一次反对党推出的诸多新人在这次大选中得到锻炼,会在下一次大选中发挥积极作用。

反对党更加温和化、专业化

由于工人党的崛起并在上一届大选展现拿下集选区的实力,一些新加坡本土的观察者在这次选举前曾预测,新加坡正在摆脱一党独大的局面,会渐渐走向两党制。

事实上,近十多年来,反对党自身也发生了若干方面的变化,具备了健康成长的一些基础性因素。

第一是温和化。新加坡反对党政治人物惹耶勒南2001年因无法继续支付诽谤赔偿而宣告破产,同时失去他在国会中的非选区议员职位。

同年,他辞去工人党秘书长职务,副手刘程强接任。惹耶勒南随后退党,并于2008年创立革新党,同年9月他去世。后惹耶勒南时代的工人党摆脱了一把手经常身陷危机的窘境,在刘程强的领导下,走温和路线,得以比较顺利地发展。

2015年大选,因为破产而失去了近15年竞选资格的另一名新加坡知名反对党政治人物徐顺全重出江湖,以民主党秘书长领队主攻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63岁的他此次出征,一改以往激进、抗争的姿态,而以温和形象出现,而且善于演讲,表达能力强,使得自己在很多新加坡人心目中的形象大为改观,成为本次大选最出彩的一个候选人。

徐顺全上一次参选是2001年,在裕廊集选区只取得20.2%得票率,此次出征新加坡富人集中的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取得33.38%的成绩,大有进步,虽然离当选还有距离,但未来可期。这种结果的出现,一方面固然是新加坡政治气候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相信也是他转变风格的成果。

从本次大选中,一些激进的反对派人士反而不受老牌反对党的青睐。如人权律师拉维和知名博主鄞义林只能在革新党旗帜下参选,而90后的“还我公积金”集会主办人韩慧慧只能以独立人士身份参选,这或许也说明了反对党正朝温和路线转变。

9月11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支持者举着人民行动党的旗帜,在新加坡大巴窑体育场集中点等待竞选结果

另外,近两三届的大选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几场大选相比,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反对党人不再陷入诽谤官司。这除了因为反对党人在技术上已经掌握了法律底线,比较懂得谨慎技巧发言,还因为他们走了温和路线。

第二是问政专业化。以前的反对党只是对行动党的政策发泄不满,很多是纯粹为了迎合某些选民的情绪性发言,根本提不出任何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纲。但世易时移,相对于上世纪的前辈们,本世纪的反对党不只是提出对现有政策的不满和反对,也提出各自的政治纲领和相对完整的替代政策。虽然今天的反对党在政策研究和议政方面仍然能力不足,但比起前辈已是大大的进步。

第三是精英力量的加入。2011年大选就有国际大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陈硕茂加盟,也有前高级公务员陈如斯、潘群勤、陈礼添等以反对党人身份参选。这次大选,更多的新加坡社会精英投入反对党阵营,包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前高级公务员、企业白领等,其中不少人是牛津、剑桥等名校的毕业生。

尽管与行动党相比,反对党的候选人无论在量还是质上仍有一定差距,但长远来看,一定会出现“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效应。而高素质人才的出现,还会产生连锁效应,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再者,新加坡经过几十年发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越来越多,行动党是无法将这些人才全部吸纳的,因而注定有很多有心从政的精英人才会加入反对党。

整合在即

新加坡有无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迈向两党制?简单来说,这取决于如下几个条件:

其一,反对党必须继续吸引优秀人才。如前所述,在政治大气候日渐转型的背景下,这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了。

其二,反对党必须加强自身内部治理,协调各方资源,优化问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这需要反对党继续保持谦卑、务实的风格。就这一点而言,这次工人党未能扩大地盘,其党主席林瑞莲称这是因为“选民或许不希望工人党进一步扩大势力”,意思竟是抱怨新加坡选民不支持反对党,这实在不像是要反省的意思。

此外,反对党力量必须进行整合,减少政党数量,避免不必要的内耗。

如今的新加坡政治生态中,在册的政党有二十多家。但是近年来活跃于政坛的只有少数几家。以本次2015大选的参选情况来看,推出候选人的除了执政了半世纪的人民行动党,还有反对党工人党、民主党、人民党、国民团结党、革新党、民主联盟、民主进步党,以及新成立的国人为先党和人民力量党。

从这几届大选成绩看来,工人党、民主党有品牌效应,其他反对党不进反退。可以预见,到了下届大选,工人党与民主党会继续吸纳人才,其他反对党则可能因竞争力不济而被边缘化。如此再过一两届,除非工人党与民主党本身发生内部问题,否则,应该可以完成反对党阵营的整合,一反数十年来山头林立的松散局面,或对人民行动党形成真正的威胁。

虽然这一次选举对行动党来说没有意外,但五年后的下一届大选,反对派的表现更值得关注和期待。到时候,李光耀的光环会基本褪去,而政绩不菲的李显龙也可能不再担任总理,而反对党也可能会吸引到更多人才。虽然行动党也会努力利用接下来的这五年时间培养下一届领导班子,但反对党如能汲取这次大选中受挫的教训,其力量发展可期。五年后的对决,会比这一次大选更能说明问题和展现新加坡政治格局的未来走向。

(王江雨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振义系新加坡隆道研究院总裁)

猜你喜欢

行动党工人党选区
甘利明为何能“复活”?
一党独大,仍要随需而变
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