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应展中华文化自信

2015-09-30赵珊

人民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合拍片好莱坞文化

赵珊

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14部金爵奖入围影片中,有11部来自国外。而今2015年刚过了一半,上半年全国总票房已突破203亿——只用96天破100亿,用175天破200亿,为中国银幕带来了一派繁荣的新气象。但是,在这203亿元里,好莱坞的《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与《侏罗纪世界》三部大片,就轻松赢得50亿,占到总量的四分之一。如此一来,更把好莱坞大片随后抱团扎堆地涌向这个巨大而诱人的中国市场引向高潮。在中外电影竞争中,中国电影为何总是乏善可陈,又应如何才能展现自身文化自信呢?

“我国目前不具备美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电影工业不如美国体系完备、发育成熟。美国电影是成熟的工业体系,无论从内容、技术、全球营销战略上均相对完备。我们从2003年才算真正步入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轨道,至今仅12年时间,电影发展尚有很大空间。放低制作机构门槛来刺激市场,让行业外的人力、物力、财力涌入,是件好事。”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康健民说。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及创始人于冬认为,中国电影行业的改革开放要比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差不多落后20年,至今也不过是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但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速度却是全球最快的。他说:“今天中国电影的机会在于有一个庞大的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预计到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

这些年,中国电影做出很大努力。从2002年一部《英雄》开始,中国人感受到好莱坞那般视听盛宴的大片,我们中国人同样可以做到!康健民认为,进入产业化轨道仅10年来,中国电影票房从一年不足10亿元、产量一年不足100部发展到现在的蓬勃发展,我们应看到这一乐观的势头,不容忽略。

康健民说:“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口配额提高,进口片作为条件之一,引进影片成为必然。”2012年2月,《中美双方就解决世界贸易组织(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将美国进口大片的限额由每年20部提高到34部。

面对气势如虹的好莱坞大片,国产影片如何抗衡国外电影迫在眉睫。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内部产业格局进行了深度调整: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由国有到民营或混合所有制;制作主体门槛逐渐放低等等,我们应乐观、理性地看到中国电影产业在成长中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纠错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习近平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互联网营销盲目地把电影变为物质产品,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电影是商品,因为要进入市场流通,但它又不仅仅是商品,因为精神产品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时刻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审查关应提出“向真、向善、向美”的主流价值观。

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荣誉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学术委员黄式宪在接受《人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影产业当今的生态环境及走势趋向现代性,我们没有全产业链思维,也就是航空母舰观念。不应是单一的票房理念,而应有多种战斗功能。大数据也根本不止于票房大数据。”

黄式宪认为,我们现在只注重票房这一单独数据,未看到一个影片后面产业链的生长。美国电影的票房只占40%~50%,其他更多的是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如游戏、玩具等,例如《变形金刚4》在中国大规模的模特选秀造势活动。跟国际电影相比,更重要的是有对外的发行。美国海外发行量超越本土2~3倍,而中国电影在此方面距离太大。我国提倡“走出去”,要有固定的海外市场。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红实表示:“中国2012年在洛杉矶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的有效期为5年,这意味着2017年2月17日双方将进行第二轮谈判。”中国电影市场2017年将进一步开放,国产片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电影产业格局将改变。此外好莱坞愈发重视中国市场,而中国电影业也开始投资好莱坞。我们盲目乐观而不警惕未来趋势,这样不可取,应居安思危。

中国有庞大的观影人群,电影产业正在迅猛发展。而电影产业在创作阶段是需要支持的,特别是资金。人才决定“文化的厚度和高度”,而非“文化的宽度”,人才决定一切。“文化的宽度”即“小鲜肉”和粉丝经济。“我们应重点扶持年轻人,扶持新一代的导演,扶持真正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深度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而不仅仅关注票房能量。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中国电影应有大片的文化结构、美学境界、人文关怀。”黄式宪说。

法国有一个很完整的制度帮助青年电影人创作电影,这样电影工业才可能更好地健康持续发展。我们既需要拍好具有主流价值和美学境界的大片来引领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们电影产业的现代经济实力,又需要以国家资本的介入,着力培养新一代年轻的电影人才。

康健民说:“我国目前对电影制作这块,真正重视文学、重视编剧的机构并不多。整个文学创作是非规律的。编剧作为作家,应从生活中获得原始感动之后才了解、探究,从而让更多人感动,而不是设计好故事框架再填充人物。这样拔高,是反规律的。好莱坞大片的故事都是很有意义的,它告诉你所崇尚的精神、拥有的情怀、让你感动、获得共鸣。此外,一些投资主体、制片主体不循规律,业内无约定俗成的规矩,电影工作者的从业资质、人格修为等也是影响因素。”

对于中外合拍片能否救中国市场,黄式宪认为,合拍片不是救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方式,但它可以作为赢取票房的一种轻便的途径。从目前的几部合拍片来看,都不能保证市场,也无法和好莱坞竞争。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中法合拍片《狼图腾》发行80天仅6.9亿元,还不及其7亿元的成本,甚至不及猎艳之旅《心花路放》的11亿元票房。由此观之,《狼图腾》根本起不到以合拍形式抵抗好莱坞的作用,因为合拍是双赢。

法国导演费利普·弥勒执导的中法合拍片《夜莺》更是在讲述中国故事,上映5天累计票房仅为220万元。合拍片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作,还有资金的衔接,技术以及创作上的融合。文化的差异以及对电影的理解不同,使得这里面有很多环节不太容易实现。导演本人表示:“我愿意接受中国电影制度和市场带来的考验,我正在努力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地磨合、练习,在合作中寻找到共识。”但文化背景不同,何来对中国人文的思考?所以,“合拍片,谁为主体是决定性的,导演、主创团队必须是中方,当然可借用外方高技术优势。”黄式宪说。

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也借用美国团队,选用荣获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做男一号。但其用妓女和大学生的人性价值作比较,本身在西方并不被认可。

黄式宪说:“对于合拍片,我们应提出规格:一是能否控股,即资本占51%以上;二是主创团队(编剧、导演)是否由中方担当。所以,究竟谁是主体,决定合拍片的性质。救电影还是要以自己五千年文化的根基来更好地谋取自己的独立性。我们必须警惕不要在类型片上踩好莱坞的脚印走,如《泰囧》原型模仿《宿醉2》。我们应做出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切忌盲目跟风,一定要找准立足点,改变处境,力求按照习主席《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迈出新步伐,完成银幕上的中国梦。我们有魄力和志气来完成银幕上的中国梦。”

黄式宪认为,管理者应有全球性视域,看到资本挑战的尖锐性,特别是在多媒体融合的信息化大潮中。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成长,人们对于物质财富无节制的追逐和对于“泛娱乐化”的盲目放纵,促使GDP狂热飙升,一种纯粹物质主义的享乐正被这个市场所鼓动而成为新的时尚。以BAT网络资本寡头所统领的互联网企业,逐步开启了对电影产业的侵袭和颠覆,乃将此类中产主流娱乐狂欢的风潮推向了极致。

当今是多媒体融合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刚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规范。在物流领域,互联网可以加任何产品,但精神产品不等于物流,所以思维方式应为“电影+互联网”,电影应作为主体而非被动的受体,我们的产业思维应升华。

在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掌门人于冬喊出“未来的电影公司都要给BAT打工”。如何将“为其打工”变成“作为主体来驾驭互联网优势形成自己产业链”,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于冬认为,“粉丝电影”单片票房体量顶多6亿元。中国电影产业目前的模式过多依赖“小鲜肉”和粉丝经济。短时效应看,他们确实大幅拉动了票房。从《孤岛惊魂》500万元投资搏到9000万元票房开始,粉丝经济很少失手,但粉丝经济能带动的产能是有限的。“目前我所能看到的瓶颈是在5~6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当一部瞄准粉丝经济面世的电影上映后,它的单片票房体量顶多6亿元。而这个数字实在无法对抗《速度与激情7》这样动辄10亿、20亿元体量的好莱坞大片。”

从现在开始到2018年,看看好莱坞的片单,都是类似大制作的续集电影、工业电影、科技电影。一旦每年有10部15亿到20亿元量级的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是横扫中国的票房收入。届时,靠“小鲜肉”和粉丝经济来迎战好莱坞巨制,我们处于绝对劣势,根本无法抵挡。

黄式宪表示:“从导演到制片方,整个思维缺乏国际视域,即是否具有中西方共通的价值。美国大片均代表美国精神,主旋律,歌颂超级英雄,弘扬美国价值观。而我们未做到弘扬文化精神,无民族思想高度。一个作品无思想高度,必将沉沦,走向低俗化。美国的做法似乎更聪明,比如《功夫熊猫》中的功夫、熊猫两元素都是中国的,但却由美方控股。”

“我们不需要用西方价值观来包装自己的中国片,但人类有共通的价值——真、善、美,充分发掘才能达到好的艺术境界。不同于舞蹈、美术、戏剧,其征服力、视觉听觉等强大感受力决定,电影艺术是现代艺术的骄子,中国要把这个骄子做到时代前沿,共享人类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念。”黄式宪说。

培养文化自信,才能求得文化尊严。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我们要勇于从“文化的高原”攀登到“文化的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中国电影应传承中华文化,站稳核心价值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电影要体现中国精神的主流价值观,要为青少年负责任。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

民族气息是一个民族电影的生命之源,我们在注入外国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时,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之源给丢掉。回归中华文化,坚持本民族的特色,才是中国电影继续发展的根本。回看中国所有的电影,成功受欢迎的无一不是有着浓厚中华文化特色的,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李安的《卧虎藏龙》,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它们的成功是在于对中华文化的成功表现。

就此,康健民认为:“探讨十分合适中国电影自己的形式、风格,不照搬、不照抄、不跟风,明确好莱坞的表达方式并不能表达自身的文化特质。”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

黄式宪说:“面对多媒体融合的信息化大时代,中国电影作为现代艺术骄子,要站到时代前沿发言,要在国际空间上求得自己的文化尊严和文化安全。文化尊严正是靠真善美的价值观来赢取,将全球视野、国际视域作为立足点来布局规划。”

猜你喜欢

合拍片好莱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谁远谁近?
好莱坞精选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一本两拍”中韩影视合作新模式浅析
2013香港合拍片创作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