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图标在中班幼儿自主生活环节中的运用

2015-09-22李婷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

李婷

【摘 要】图标可以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架起桥梁,它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简单而有效的工具。本文在对图标运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的思想,同时在实践中通过拓宽图标的形式,尝试实物照片类、步骤分解类、象征符号类等个性化处理,通过图标设计中教师的“退”场,图标运用中教师的动态关注等策略,使得图标彰显了其个性化,让图标更好的成为了幼儿生活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真正实现了“要幼儿去做”变成了“幼儿主动去做”。

【关键词】个性化图标;中班;幼儿;自主生活

一、个性化图标的提出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还不会用文字认知、思考、表达情感和相互交流,而图标可以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架起桥梁,成为幼儿自护学习的简单而有效的工具。于是我们尝试在一日生活中借助图标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提醒幼儿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

从幼儿园课程实施来看,图标开辟了教育教学的新路径。图标已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减少重负的管理行为,又能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主生活,那就是——图标。但长期以来,幼儿园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一)图标形式单一,忽视其多元性

通常我们呈现的图标形式以图片、图文结合单一的形式,其实在生活环节中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多元性图标。

(二)图标更多来自于教师,而非幼儿

日常生活中呈现的图标的设计者通常是老师,虽然图标产生的过程可能有幼儿的参与,但到了设计环节通常老师又无形地剥夺了幼儿的权利。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图标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产生一些个性化图标,使其呈现出丰富的形态,成为幼儿阅读的符号、学习的支架、思维的元素、表征的载体,帮助幼儿理解、吸纳和提升认识与经验,使得师幼间的互动更畅通和便捷,与此同时让教育策略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个性化图标运用的基本思想

(一)注重多元性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对幼儿提出了不同要求,我们需要根据活动的要求、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多元化的图标,不同形式的图标带给幼儿不同经验的提升,如盥洗路线除了可以用小脚丫、箭头表示,还可以以箭头跟数字相结合的形式,幼儿不但知道了盥洗的路线,又明确了行进步骤。

(二) 体现动态性

中班幼儿的生活能力在不断的提升,个性化图标也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变化。应该呈现一个动态性,在不断调整使用的过程中,提升幼儿自主有序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力。

三、个性化图标的运用策略

(一)拓宽图标的形式

1.实物照片类图标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更直观了解图标所表达的意义,采用与具体内同相符的实物或图片作为标志内容而设计的图标,并与数字想结合。如:水果时间时吃什么水果,吃的数量是多少,用水果实物图表示。

2.步骤分解类图标

把事情的流程一步步用图标展示,充分发挥图标直观、浅显、易懂的功能,以图标的形式将每个活动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清晰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使幼儿逐渐学会看图标边做事情,从而自主进行各种活动。如:洗手步骤图。在洗手步骤图中可分为:第一步,卷起袖子先淋湿小手,第二步摸摸小肥皂,第三步,冲走小泡泡,第四步,小手擦干。

3.象征符号类图标

图片方式能让幼儿直观的了解图标所表达的意思,但有时也可以采用一些象征性符号来达到一些效果。如:地上的线路图,用抽象的“→”符号来帮助幼儿,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行动路线。

(二)教师的支持策略

1. 图标设计中:教师“退”场

图标设计的过程,幼儿是主角,教师应从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显要的位置中退出来,有意识地将一些本就需要传达的观点巧妙地隐藏起来,给幼儿更多的思考和争辩的空间,尽可能地将幼儿推到互动中的前台,给予幼儿充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和空间。这种策略性的退场,并不是教师对幼儿指导的放弃,而是对幼儿尊重,对幼儿自信心的提升,是“以幼为本”的体现。

案例1:自制水果告示牌

丁铃铃……孩子们听到水果时间的铃声都会一窝蜂涌上来,追问老师今天吃什么水果,每人几块等等。教师不但要关注孩子拿水果前有没有用肥皂洗手,管好谁多拿了,还要关注谁没有吃。针对以上情况与孩子们进行了讨论,XX提出每天按学号请一个小老师来管理秩序,检查小朋友的小手。QQ提出要做一块水果牌,水果牌上画上今天吃的水果,并写清楚每人几块。提出做水果牌的QQ其实他的生活经验很丰富,每次去水果店看到有很多牌子上写了价格,这样客人就知道价钱了。我请QQ向大家介绍了之后,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讨论:有孩子说可以做一块水果牌,把水果牌挂在拿水果的地方;有孩子说可以在水果牌上贴上今天吃的水果图片,这样就知道今天吃什么水果啦;还有孩子说除了水果图片,还需要有1到5的数字卡片,因为每天的水果吃多少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就这样,孩子们开始了自制水果告示牌。用水彩笔画了多种水果,也从各种废旧的书中找来了水果图片与数字,用剪刀剪下来由教师帮忙塑封完成,最后黏贴到告示牌上,于是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水果告示牌。自从有了这块水果告示牌后,一到水果时间孩子们洗完手都能自觉排队,按告示牌上的提示自己取水果的量。也没有孩子再追问老师今天吃什么水果?吃几块?

思考:孩子的自制水果告示牌其实就是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个性化图标,从他们的制作过程中看,孩子是完全可以,也有能力能自己设计制作图标的,只要我们多放手。

图标运用中:重视动态评价,跟随孩子的脚步灵活调整。

图标最终的目地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自主生活的能力,所以它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尘不变,是跟随孩子的脚步灵活调整的,故在图标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一个动态评价,应该深入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行为及时进行一个动态评价,灵活调整图标。

案例2:餐后活动的纠结

一直以来,看书似乎是每天餐后被习惯性进行的一件事情,可是近段时间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老师,今天还是看书吗,可以玩玩具吗”;“老师,今天我们玩积木好不好?”“老师,今天我想玩粘土。”……

以上幼儿的心声值得我们思索:

(1)是不是每个幼儿都爱看书?

(2) 如果在家里吃完饭会干什么呢?

很明显,幼儿已经厌倦了每天餐后做同一件事,他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意识到应该改变这种固有的专制的管理方法,应该重视幼儿的兴趣变化,去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喜欢玩什么,再去安排他们的餐后活动,使得过渡环节能有序进行。如果教师不合理、以强制性的方式去安排,那么往往出现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的。

案例3:自制的第一份餐后活动安排表

于是我们特地关于“餐后喜欢玩什么?”、“哪些是适合餐后玩的”等话题组织孩子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喜欢玩积木、磁铁拼拼乐、粘土、串珠子、飞行棋等,最后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推选出五个活动。于是,又进行了讨论“那我们要怎么来安排这五个活动呢?” 女孩子最喜欢穿珠子、磁铁拼拼乐分别安排在周一、周三。男孩喜欢下棋、玩积木分别安排在周二、周四。于是,孩子提出们做一张表格,开始自己制作设计图标,幼儿分成五组,分别设计串珠子图标,下棋图标……最后成功设计了一张《餐后活动安排表》,我们就按照餐后活动计划表。刚开始试行这张安排表时,孩子们参与情况有所好转,没有孩子跑来问老师今天玩什么,而且同伴之间都会相互提醒,先吃完的孩子在搬椅子的同时会提醒其他吃的慢的孩子,今天星期一是玩粘土哦。一周周过去,慢慢地发现孩子们渐渐地厌倦了这种活动方式,随意走动的孩子越来越多,假装小便、大便却躲在厕所里聊天的。有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的,偷偷躲在角落里玩其他材料的。换书频率高,书架一团糟,图书损害严重等。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每次餐后活动给孩子们安排一种游戏项目也是不太可行的,因为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都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这一份材料。而且每天一种餐后活动项目实际也违背了省一标准中要求幼儿自由活动时必须给孩子提供至少5种以上选择。于是,我们又开始尝试新的调整,尝试丰富孩子们的餐后活动内容,将原来的每天一种调整到5种材料以上,但是有了这么多的选择以后,具体该如何有序开展呢,这又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案例4:调整后的餐后活动安排

自从餐后活动材料由原来的每天一种调整到5种材料以后,孩子们玩的明显比先前只有一种材料可选要积极。但是由于每种材料的数量有限,所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些材料很热门,孩子们抢着玩,而有些材料则被无情地冷落了。通过一次两个孩子之间在取材料时发生了争吵,都说是自己先拿到的。于是,针对以上情况又进行了一次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小朋友之间的争抢。他们提出谁先把自己的学号放在该项目上,那就是他先拿到的。于是,请每个孩子自己制作了一个小人,并写上自己的学号。谁先把这个小人夹上该餐后活动项目上的,就是它才可以玩这份材料的,我们把这个游戏取名为“夹牌小游戏”。自从有了这个小游戏,孩子们明确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内容,也会自主选择游戏活动,比如今天中午想玩飞行棋,孩子会将自己自制的小人夹到相应的图标下。当然我们对人数也是有其一定限制的,一般控制在6、7位,当此游戏项目夹满了之后,后来的幼儿必须自主调整原先的想法,选择其他自己想玩的游戏,即将小人夹到其他空的地方。从有了这个“夹牌小游戏”后,孩子们明显快乐了、自主了,吃饭的速度也提高了。每次用餐后孩子们都会先主动将自己的小人夹在相应的餐后项目上,再去拿材料,同伴之间在取材上也幼儿在出现争执的情况了。只有不断地根据幼儿的即时反应调整措施,才可能满足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幼儿的情感和态度放在了幼儿发展的首位,“尊重幼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凸显了“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这样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培养幼儿终身受益良好的品质。利用图标制作的“夹牌游戏”恰恰满足了儿童自主选择所喜欢的游戏的需要。

个性化图标的运用给了教师较大的帮助,它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时间观察和知道幼儿,不仅提高了中班幼儿的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找到了适合中班幼儿的方法。个性化图标在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幼儿易于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幼儿通过个性化图标,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了身心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 章丽.《图标,幼儿园课程实践新视角》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