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花的品格

2015-09-22卫庆秋

城市地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上漂海椒豆腐脑

豆花的品格

卫庆秋

卫庆秋,非著名媒体人,专栏作家,曾出版文集《碚城记忆》。典型天秤女,热爱美好的人和事物,尤其喜爱文字和美食,希望用笔记录下一切的美好。

跟外地人解释重庆豆花是怎样一种食物,是一件极为费力的事。要让他们理解重庆人对一碗看似平凡无奇的豆花的执念,更不是那么容易。

我曾经大费口舌跟一个外地朋友解释了半天,最后对方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噢!不就是豆腐脑嘛!”在知名的港式甜品店,也常能看到口味多样的豆花甜品,这更让初来重庆的外地人多了些迷茫。

当然,不管是豆花、豆腐脑,还是豆腐,它们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也就是老和嫩的差异罢了。和豆腐脑的嫩不同,豆花的嫩可以用两个字诠释:绵、软。

一碗合格的豆花,光软是不行的,用筷子一搛,直接碎裂跌回碗中,那就意味着失败。再加上“绵扎”这个必备因素就不同了。你看,装得满满当当的一碗豆花,即使豆花已经溢出碗沿,它也绝不会碎落下来。轻轻搛起一块,看似柔弱的豆花继续呈现出绝好的延展性,化为绕指柔,与筷子缠绵在一起,嗜食豆花的人此刻也禁不住在内心叫好。

在重庆豆花的种类中,“水上漂”是不得不提的,它更是把绵软二字发挥到了极致。顾名思义,“水上漂”是一种嫩到极致的豆花,也有人管它叫“荷叶豆花”,它与豆腐脑的形态截然不同,即使是吃惯了豆花的重庆人,也未必敢挑战“水上漂”。

一般盛“水上漂”的土碗会更大一些,微黄清亮的窖水上漂浮着云朵一般的嫩豆花,嫩得仿佛轻轻一抿就化掉了。“水上漂”要怎么吃?拿漏瓢来舀是很丢份儿的事,我的办法是筷子不需用力,只需轻轻地托起一坨,蜻蜓点水般蘸一下调和,然后迅速送进口中,整套动作必须既轻又快,才能把一整碗吃得干干净净。

不管哪种种类的豆花,其实都比较考筷子功夫。豆花由坚硬的黄豆变化而来,坚硬中挟裹着柔情,软嫩中又透着一股子不易被人察觉的韧劲,很难想象性格火爆喜食“硬菜”的重庆人会对这样的绵软食物钟情。或许,“干躁”得不得了的重庆崽儿和“嚼得很”的女娃儿们,心底里也有一份不轻易示人的柔情吧。

豆花本身是清淡至极的,这又与重口味的重庆人唱起了反调。于是乎,豆花的另一标配就不能不提了,那便是佐料,重庆人称之为调和。

在重庆,豆花调和是很讲究的。在主城吃豆花,一般调和里会有十几种佐料,红光铮亮的红油海椒、淡黄的蒜蓉、洁白的精盐、碧绿的火葱和鱼香……鲜明的色差、辛香的味道与清静淡泊的豆花成为绝配。

就如同豆腐脑有甜咸之争一般,重庆人也常为调和的味道起争论。南川的朋友不服气地说:“你们主城打个调和不够大气,我们南川的佐料都有二三十种,摆到桌上随便舀,光是海椒就有青椒、油辣子和小米辣几种,还有酥黄豆、梅菜颗颗、泡萝卜颗颗……”垫江的朋友立刻附议,其他区县的朋友也忙不迭跟着点赞。

一百个人有一百张嘴,纵然在社交论坛上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依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都认定自己最爱的那家豆花无与伦比、超群出众、重庆第一。但即使换一家苍蝇馆子吃豆花饭,也还是能吃得津津有味,绝不矫情。

豆花不像豆腐能有千百种烹调方式,尽管它的吃法相对简单朴素,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重庆人最中意的下饭菜。这或许也就如重庆人的性格一般,火辣、直接、兼容。巴人本色,饮食本味,生活本质,不过如此。

Kinds of Douhua Dishes

猜你喜欢

水上漂海椒豆腐脑
乡村振兴企业产品展示:渣海椒
有一种甜
南湖
动物们坏起来,也是没谁了
摘菜
不要让别人吃亏
不要让别人吃亏
家传豆腐脑助留美学子致富
海椒在川菜中的妙用
海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