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2015-09-20白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白鸽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大多数哲学家只是在孜孜不倦的讨论着如何认识世界,而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世界。哲学不仅要告诉人们以批判的眼光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教给人们变革现实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突出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来实现中国的发展,始终强调实践在革命和建设、改革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几个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来体现和概括,那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所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但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只是前提,而不是全部。从这个前提出发,唯物辩证地理解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的关系,认识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本质,科学的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进一步理解使人类活动和物质世界达到统一的桥梁和基础即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前关于实践的理论

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古希腊时期就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关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而在哲学史上,“实践”这个概念是康德最先把它引入哲学范畴,并且提出了“实践理性”这个概念。康德认为,实践理性具有能够引发行动的能力和功能,实践能够通过规范人的意志来支配人的道德活动。从实践现在的发展历程来看,康德的实践观仅局限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没有突破伦理实践的范围。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以“绝对理念”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此体系中他提出了有关辩证法及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比较正确的看法,如他对实践的观点就有许多独到的见解。黑格尔论述了实践的特性具有人的目的性,这是他在实践观方面的贡献。黑格尔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理性和思想,而动物则没有。动物虽然也有出自本能活动的“实践”,但这种所谓“实践”与人所独有的实践根本不同。动物所进行的活动都是不自觉的,是在本能的驱使下消极地适应自然界;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是在意识、愿望支配下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表现了特有的目的性。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他认为实践理念的任务是克服客观思想的片面性,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并且改造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黑格尔肯定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观能动创造性特征。但他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人的活动是由抽象的理念所支配和决定的。总之,黑格尔的实践观是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来提出的,他否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否定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所以黑格尔的实践观不具有现实的基础。

费尔巴哈作为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抨击宗教神学、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作出了突出贡献,马克思高度称赞他“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在其哲学著作中多次直接用到实践这一概念,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和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实践观主要是指人的吃喝玩乐、消化、呼吸诸种生理活动。费尔巴哈把生活中吃喝当做实践,或如他自己所说的叫“饮食实践”或“消费实践”。费尔巴哈同时还指出实践是人的一种感性直观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实践不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而是客体强加于主体,主体消极被动地反映客体的活动。从以上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不难看出:他并未真正了解实践的科学含义,仅仅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生理活动和感性直观活动,不理解实践与生活的真实关系,只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摒弃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去谈客观事物因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变化,极少提到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没有从改造世界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实践,“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没有正确的理解实践,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们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人特有的对象化的活动。具体来说,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更重要的是,实践是把人的目的、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适于人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属人世界。

作为人的特殊的活动方式,与动物消极的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实践活动具有它特有的特征。

首先,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前提,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手段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即主体的对象化也是外在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再次,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有目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规律为人所用,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同时实践又是人自觉改造物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它能够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的几率几乎为零的事物,并且人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

最后,实践还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

实践观在我国社会历史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上形成上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体系,按时间前后其标志性的理论主要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一)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式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也是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在中国真正进行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并从新民主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在这场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长期革命实践所形成的一系列独特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确立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来,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系统的补充和发展,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全面、系统、发展的看待中国的社会矛盾和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的里程碑。

(二)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并对这一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邓小平用新的实践写下了一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论”。这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邓小平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当代的国际形势下,解决这一问题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东施效颦不益于中国的发展。邓小平认识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实践活动的东西,所以实践标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深化,必然得出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他们不是孤立的衡量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更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哲学论断,而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这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践观念是对实践本身以及如何进行实践的认识,实践观念的变革是社会根本的行为方式、认识方式的变革。邓小平敏锐观察到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由马克思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发展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深刻反映了当代社会实践的根本特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充分肯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对我国转换原有的实践框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预示着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涉及到知识分子、知识、智力及人才的重要地位。邓小平理论在最大程度上和最广泛的范围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邓小平在此过程中的贡献也是最大的。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重要的党建理论,而且它已被写入宪法,成为执政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思想的提出不是来自空想,而是来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形势,是党在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又一次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其创立之初就关注变化中的实际,并及时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创造新的理論。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进一步探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内在机制,从而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邓小平同志说过,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只有以新的思想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继承并真正坚持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又一次发展,其根本就在于它是从客观实际中提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它本身是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的结果,不仅以高度精炼的表达概括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而且以高度浓缩的形式蕴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理论特征就在于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党的建设学说融合为一个理论整体,是立党、执政、兴国三者统一的新的理论形态。因此,“三个代表”理论的实施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科学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理论代表。

(四)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分析和解决当今时代和中国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哲学智慧。不少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这无疑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这一研究,在理论上既有助于我们深化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自身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有利于启示我们克服和消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偏差,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切实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的表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重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具体展开,它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内在矛盾,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238.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1-127.

〔4〕邓小平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1-38.

〔5〕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5-67.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