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敢吃冰淇淋的高一女生

2015-09-16云燕

现代家长 2015年9期
关键词:躯体冰淇淋过敏

云燕

原因不明的过敏

小钰今年16岁,是珠海某寄宿制中学的高一女生,因患有不明原因的皮肤过敏症而痛苦不堪。

她的爸爸董先生告诉我:“小钰的过敏症可邪门了,只要一接触冷的东西,她身体的接触部位就会奇痒难忍,伴有红肿和风团等皮肤反应。这种情况一天可发生数次。三年来,她不敢淋雨,不敢游泳,不敢吃冰淇淋,甚至不敢洗衣淘米。”他告诉我,他带女儿去过多家医院的皮肤科,均被诊断为冷性草麻疹。医生开了多种抗组织胺药、钙剂以及中药,但疗效不明显,皮肤过敏仍经常发生,严重时伴有发热、心烦不安、腹痛以及全身不适。

“孩子非常痛苦。”董先生接着说,“学校实行寄宿制,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住校,可小钰根本不能适应。比如洗手,哪能次次用热水?我找到校长苦苦哀求,才被允许走读。为了照顾孩子,我每天上班都要迟到,领导、同事照顾我,可我总不能给孩子当保姆吧。”

我插话:“孩子的妈妈呢?”

董先生脸色一沉,语气悲伤地说:“三年前过世了,乳腺癌。要是她健在,我也不至于如此为难。”平复了一下情绪,他言归正传,“前不久,我偶然得知,冷性草麻疹的发生机理在医学上迄今为止没有圆满阐明,但有关证据表明,心理因素很可能是诱发此病的重要条件。所以,我想请您给孩子做做测试,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我问:“小钰的皮肤过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董先生回答:“三年前,中考以后。”我问:“您夫人过世前后吗?”董先生点点头,说:“没错,她妈妈过世后,她马上就有症状了。所以我怀疑,她的冷性草麻疹是心理因素导致的。”“那就让我们从心理测试开始吧。”我说。

我安排小钰做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发现她的个性属于内倾不稳定神经质类型。

“内倾性?不稳定神经质?”董先生和小钰异口同声地问,“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解释道:“所谓内倾性,表现为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文静、不喜欢社交、待人接物比较冷淡、喜欢有序而稳定的生活和学习、极少发脾气;所谓不稳定神经质,指的是焦虑水平高、情绪易变化、容易激动。”董先生马上说:“没错,这些特征小钰都符合。”我用目光征询小钰,小钰默默点头。

第一次咨询结束,我和小钰约定,第二天进行正式的心理辅导。

最后一次抱妈妈

第二天下午,小钰如约独自来到心理诊所。她用哀求的口气小声对我说:“阿姨,快把我治好吧,不然我会疯掉的!同学们私下里都说我是怪胎。我多么想像别的女生那样吃冰淇淋啊!”

“放心,这种病只要找到病因,治起来并不难。”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以减轻她的心理负担,增强她战胜病魔的信心。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0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着“冰”“冷”“水”“虫”“病”“死”“冻”“河”“鱼”“花”10个汉字,让她依次进行自由联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10个汉字都与冷过敏有关,我想通过小钰的自由联想找到病因的蛛丝马迹。

小钰很配合。当面对“冻”字时,她联想到了冰箱、冷库、冻肉。突然,她停住了,表情呆滞,目光悲伤。半分钟后,她用极其细弱的声音对我说:“阿姨,我想到了一件事,不知与我的病有没有联系。”

“别着急,慢慢说,越详细越好。”我连忙鼓励她。

小钰告诉我,三年前的夏天,她参加了中考,最后一门考试刚结束,爸爸就告诉她一个不幸的消息:她的妈妈两天前过世了。“我惊呆了,也气极了。为了让我安心参加中考,家人居然隐瞒噩耗,我连妈妈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小钰泣不成声,“后来,在我强烈要求下,爸爸带我去了医院的太平间。我第一次进太平间,那里很冷。当巨大的抽屉拉出来,我见到了早已冻成冰块的妈妈!我痛不欲生,扑上去抱住妈妈不停地呼唤。两个舅舅上来安慰我,想把我拉开,但我死死抱住妈妈,他们拉不动我。他们越是拉我,我越是抱住妈妈不放。妈妈全身冰冷,我的双手很快就麻木了,我感觉我全身都在颤抖……”

小钰趴在桌子上痛哭失声。我没有劝止她,任由她哭个痛快。她内心一定积攒了巨大的痛苦,需要一次彻底的宣泄。

半小时以后,小钰的情绪基本恢复了正常。我问:“从那以后,你就开始对冷刺激过敏了,是吗?”

小钰想了想,说:“我也说不清楚,但时间上吻合。”

我继续问:“妈妈过世后,你和爸爸生活得很不容易吧?”

小钰又开始流泪,断断续续地告诉我:“爸爸特别心疼我。妈妈过世后,他发誓十年不娶,一心一意养育我长大。姥姥和奶奶都对我说,爸爸中年丧妻,太不幸了,以后要是想妈妈了,就去她们那里哭,别让爸爸看到了难过。所以,我在家不敢看妈妈的照片,怕忍不住。”

职业敏感告诉我,我可能找到了小钰冷刺激过敏的病因。

内心痛苦在说话

几天后,董先生和小钰并肩坐在我面前,听取我的分析。

我的初步结论是:三年前妈妈过世,对小钰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家人好心隐瞒噩耗,小钰没能与妈妈告别,使得这个打击来得更加猛烈,远远超过了小钰的心理承受能力。当时,本应该有人帮助她把悲伤情绪宣泄出来,但是家人的好心劝慰使她没有宣泄的机会。事后,姥姥和奶奶只考虑到董先生的悲伤,忽略了小钰宣泄悲痛的需要,致使小钰形成了严重的心理矛盾。“这是外在因素。”我说,“内在因素是小钰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情绪又不太稳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她出现心理障碍。内心的痛苦,不宣泄就不可能消失,只会隐藏,而且会以奇怪的方式表达。小钰对冷刺激过敏便是内心痛苦在身体上的表达。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这是‘躯体象征性语言’。”

“听起来很符合逻辑,但总觉得匪夷所思。”董先生说,“心理上的痛苦怎么会导致生理上的疾病?”

我解释道,人是由身体和精神两个部分构成的,疾病也相应地分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两大类。现代医学认为,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共同引起的。心理动力学认为,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来表达,除此之外还有第四条途径,那就是躯体。躯体活动具有与语言、表情和动作相类似的功能,因此,躯体活动也被称为“躯体语言”。语言是抽象的,躯体语言是象征性的。比如,支气管哮喘是哭泣的象征,鼻炎和感冒是无声的哭泣,咽喉炎和喉头堵塞感是敢怒不敢言的表现,神经性呕吐源于精神上的“吃不消”,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情感的“饥饿”,职业病是工作压力过大或对工作不满的表现,皮肤病是自我不协调或人际关系紧张的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的表现,癌症是自我摧残的表现,等等。

“我遇冷就过敏是丧母之痛难以忍受的表现?”小钰瞪着双眼,表情复杂地问。

“是的。”我语气坚定地说。

其实我并不十分确定,但我需要让她确信。遇到疑难病症,心理诊断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几天后小钰的反应能证明一切。

这次辅导结束时,我叮嘱小钰,以后要多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最好主动结交一两个知心朋友,把注意力投射到外界环境。“总之,过得开心点,别太拿病当回事,有阿姨我呢,你的状况肯定会越来越好!”我说。

家庭环境须改善

两天后,小钰如约来接受第三次心理辅导。

她疑惑地问我:“真奇怪了,昨天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我淋了雨,头发都湿透了,可是居然没有过敏,只是感到身上有些发痒,持续几分钟就自然缓解了。今天我在学校用凉水洗手,也没有发痒。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大喜,连忙问:“治草麻疹的药还在继续吃吗?”

小钰说:“早停了。自从接受您的辅导,爸爸就让我停了药。”

“祝贺你!小丫头,你的病因找到了!”我大喜过望。我告诉她,过敏症状之所以消失,是因为两次心理辅导发生了功效。通过自由联想,她内心积聚很久的压抑情绪已得到了宣泄,再通过对病因的分析和解释,她潜意识里的痛苦得到了一次曝光,痛苦不再神秘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症状也就随之消失了。

小钰非常高兴,脸涨得红红的,畅想美好的未来:“我什么时候吃冰淇淋呢?多少年没吃,想死我了!”

“别高兴得太早!”我提醒道,“现在只是初见成效,要想彻底治愈,必须更多地融入环境,改善自己的内倾性不稳定神经质性格。”小钰满口答应。

一周后的第四次心理辅导,小钰一脸沮丧地进门,说她又过敏了,还挺严重。

我镇定地请她坐下,问:“说说看,发生了什么事?”

小钰告诉我,最近在准备期末考试,学习压力很大,因为爸爸总是督促她,她就跟爸爸吵了一架。“当时我们正在吃饭,我很生气,想站起来走开,手背碰了一下餐桌上的冰镇啤酒瓶,很快就感觉到手背奇痒难忍。”

我笑着说:“没关系,病情有反复是正常的,别大惊小怪。”

小钰离开后,我电话联系董先生,对家庭教育的普遍方法和如何针对小钰的特殊情况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说:“小钰的过敏症状是丧母之痛引起的,冷刺激过敏既然能与丧母之痛联系起来,也能与学习压力和不良家庭气氛联系起来,毕竟它们都是刺激和压力。”

董先生马上表示一定深入反省,配合我治愈女儿的病。

又经过三次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小钰的个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冷刺激过敏基本消失。有一次,她居然带着两个冰淇淋来与我分享。董先生也在电话里告诉我,小钰变了,变得活泼起来了。

“家里终于有了歌声和笑声!”这位善良的单亲爸爸哽咽着说。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躯体冰淇淋过敏
“维生素”大口吃
我为什么会过敏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
搬家
冰淇淋
花粉过敏
冰淇淋True or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