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能源消耗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9-13邱丽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标煤能源消耗比重

邱丽丽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1.引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高能耗,低产出”的增长模式使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对能源的需求与依赖不断增大。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可见,能源资源本身的稀缺性、能源消耗的持续快速增加,使得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云南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大省,其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对云南省能源消耗的历史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剖析,不仅有助于及时准确的掌握云南省能源消耗的演变规律,而且可为促进区域节能减排,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依据。

2.云南省能源消耗的历史演变特征

2.1 能源消耗总量的演变特征

能耗总量逐年增加。在1962年—2011年50年间,云南省能耗总量从1962年的256.3万吨标煤上升至2011年的9540.28万吨标煤,50年间增加了9283.98万吨标煤。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50年间只在1976年、1980—1982年和1998—1999年出现短期的消耗下跌的情况。云南省能源生产总量在50年间也是整体上升的趋势,在1976年、1979—1980年和1998—1999年出现短期的生产总量下跌的情况。在1962—2007以及2009年,能耗总量超过了能源生产总量,能源供应呈缺口状态。只有在2008年和2010—2011年,能源生产总量才略微高于能耗总量。云南省能耗总量占全国总能耗量的比例从1962年的1.55%上升到2011年的2.88%,总趋势是上升的,中间波动不大。

能耗增长速度显著。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为7.05%,高于我国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 (5.54%)。在1978、1984、1990、1995、1997、2002、2004和2005年年增速均超过10%,特别是1995、1997和2004年,年增速均超过15%。进入新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冶金、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高能耗的行业发展较快;同时,居民的住房面积、汽车拥有量、耗能较多的家用电器拥有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而导致了能耗增速的显著变化。

按照产业划分,云南省第二产业能耗占主体,第三产业次之,居民消费和第一产业能耗量较小。从1992年—2011年,第一产业能耗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992年第一产业能耗所占比重为5.4%,1999—2000年其所占比重最高,为8.59%,2011年其所占比重最低,为2.04%。第二产业能耗量变化趋势是先上升—下降—上升,但变化幅度不大,所占比重为67.3%—76.1%,其中97%以上用于工业消耗,工业消耗占总能耗量的66.3%—74.5%。第三产业能耗量基本是一直呈升高趋势,从1992年的6.2%上升到2011年的14.59%。居民消费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997—1998年其所占总能耗量的比重最高,达到15.7%,2011年其比重下降至8.63%。平均而言,近20年来,云南省能耗量72.6%用于第二产业,其中98.2%用于工业消耗;12.3%用于居民消费;10.1%用于第三产业;5.0%用于第一产业。

2.2 能源消耗结构的演变特征

能源消耗结构,又称能源消耗构成,通常包括两种类型,即能源消耗种类构成和能源消耗部门构成。前者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所消耗的各类一次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数量占该时期所消耗能源总量的比重;而后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数量占总能源消耗量的比重。

图1 云南省能源种类构成变化

云南省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所占比重由1962年的89.3%下降到1978年78.2%,至2011年其比重为55.97%。其次是水电,所占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1962年其所占比重为6.2%,1978年上升至14.6%,2011年其比重为27.72%。石油所占比重也是呈上升趋势,1962年所占比重为4.5%,2011年所占比重为14.88%。天然气所占比重最小,且呈整体下降趋势,1978年以前,天然气消耗量为0,1979年天然气消耗量所占比重为5.4%,2011年下降到0.53%,因天然气消耗量增长缓慢,而能耗总量增长迅速,导致其比重下降 (图1)。与全国各类能源消耗所占比重相比,云南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所占比重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但水电消耗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可见,云南省能源消耗结构以煤炭为主,水电和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少。50年以来,煤炭和天然气消耗比重呈下降趋势,而水电和石油消耗比重呈上升趋势。云南省经济发展对煤炭的消耗仍存在较高的依赖度,而水电的消耗比重比全国整体水平高,居于各省份的前列。

图2 云南省能源消耗的部门构成

按照我国常用的部门划分方法,云南省的能源消耗部分分为三个一级部门,即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耗。物质生产部门中划分为五个二级部门,即农业 (农、林、牧、渔和水力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其他。生活消耗没有划分二级部门。按能源消耗的一级部门而言,从1992年—2011年,平均而言,能源消耗中82.9%用于物质生产部门消耗,3.1%用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消耗,13.6%用于生活消耗。最近的20年间,物质生产部门消耗所占比重变化范围在74.2%—89.3%之间,呈波动趋势,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别达到最低值和最高值,2007年以来呈上升趋势;非物质生产部门消耗所占比重最低值出现在1992年,所占比重为0.8%,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所占比重为11.8%,2007年以来其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生活消耗所占比重波动较大,所占比重在8.6%—17.6%之间,但整体趋势是下降的。按照能源消耗的二级部门而言,近20年来,能源消耗中6.8%用于农业,69.7%用于工业,1.3%用于建筑业,9.7%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5%用于居民消费 (图2)。近20年以来,农业能源消耗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消耗量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所占比重为8.95%,2011年其消耗所占比重最低,仅为2.0%。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消耗量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2011年工业消耗所占比重为72.7%,建筑业能源消耗量所占比重为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消耗量所占比重为9.9%。

2.3 能源效率的演变特征

亚太能源研究中心 (APERC)给出的能源效率的定义是“能源效率指标是测度生产产出中能源利用的情况”。王庆一教授根据能源效率的定义,将其指标分为经济能源效率和物理能源效率两类。[1]对于经济能源效率指标,其中最常见的是能源强度,指一定的能源消耗所获得的经济产出,是一个逆向指标,其值越小表示能源效率越高。在国家或者地区层面上,就是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下同)能耗,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源效率水平。[2]单位GDP能耗又称万元GDP能耗,每产生万元GDP所消耗掉的能源,该指标是反映能耗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3—4]考虑到经济发展中价格不断变化的因素,以现价GDP计算的能耗强度不能直接对比,故采用1952年为价格基准年,按可比价GDP计算能耗强度。

整体而言,从1962—2011年50年间,云南省单位GDP能耗强度是以1977年为分界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图3)。根据其变化,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图3 云南省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变化

(1)改革开放以前,单位GDP能耗强度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非常大,1962年单位GDP能耗强度是13吨标煤/万元,而 1977年单位 GDP能耗强度(20.92吨标煤/万元)达到50年中最高值。

(2)1978—1989年间:单位GDP能耗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期间在1986—1987年较前期有小幅度上升 (12.68和12.37吨标煤/万元),之后又连续下降,年均增长率为-4.9%。

(3)1990—1997年间:单位GDP能耗强度呈U字型趋势,1990年单位GDP能耗强度较高,而中间的年份则相对较低,年均增长率为-0.83%。

(4)1998—2005年间:单位GDP能耗强度呈U字型趋势,两端高而中间低。1998年和2005年单位GDP能耗强度分别为9.38和9.49吨标煤/万元,年均增长率为-0.92%。

(5)2006—2011年间:单位GDP能耗强度呈下降趋势,2011年,单位GDP能耗强度是1962年以来的50年中最低值 (7.58吨标煤/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67%。

2.4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演变特征

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能源消耗推动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推动能源消耗。[5]一般可以用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来定量地反映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增长的影响。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所造成的能源消耗的相对变动,它能够表示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依赖程度。[6]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是能源消耗量年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之比,其数学表达式是[7]:

根据云南省1978—2011年能源消耗量和按1952年可变价GDP数据,计算了云南省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其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在1980、1998和1999年,e<0,分别是-1.38、-0.23和-0.31。从数字上来看,这是由于当年云南省能源消耗量呈负增长 (而云南省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呈正增长)而造成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冲击,国内对能源产品的需求也呈下滑态势。

(2)1980、1986、1990、1995、1997、2001—2002、2004—2005这9年,e>1,特别是1997年,系数为2.23。2001—2005期间由于我国建筑业投资出现高峰期,与建筑业相关联的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大量新增汽车、电脑、手机等耗能产品,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

(3)在近34年中,有25年的e<1,特别是2006年之后e均小于1,这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的,也说明了建立在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上的经济增长是健康、良性的。

3.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能源消耗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发展演化不仅受到经济系统发展的影响,同时系统自身的变化及外部环境的制约也会影响其发展演变。[9]国内外关于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分析的研究较多[10—13],普遍认为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规模、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投资规模、对外贸易规模、消费水平、能源价格和技术进步等。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历年年末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原煤消耗占能耗总量的比重、能耗强度、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和居民消费水平9个指标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耗增长的作用。因为我国没有正式公布各种能源的价格数据,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各种价格 (包括能源)都是由政府决定的;改革开放后,虽然政府放开了对价格的绝对控制,但是能源工业仍然由国家投资和控制,能源价格仍是实行政府定价,其变动不大。而目前能体现技术进步的直接统计指标很少,且统计时段较短,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发展历程,因此本文没有考虑能源价格和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文中采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统计年鉴》和《云南省能源统计年鉴》[14—15]。

3.1 相关分析结果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各影响因素与能耗总量之间的关系。9个指标与能耗总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表1):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规模和居民消费水平与能耗总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都大于0.89(P>0.01);而能耗结构和能源效率与能耗总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P>0.01)。城市化水平与能耗总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2388,相关性并不显著。

表1 各因素指标及其与能耗总量的相关系数

*表示在0.01水平上 (双侧)显著相关。

3.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是确定多个要素对变量影响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在考虑的全部自变量中,按照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或贡献程度,由大到小逐步引入回归方程,并对每个引入方程的自变量进行F检验,以保证在引入新变量前回归方程中只含有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的变量,而不显著地变量已被剔除[16]。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针对与能耗总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的8个指标,进行了其与能耗总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拟合。回归方程表达式如下:

Y=0.001X1- 0.433X2+32.308X3+59.157X4- 2838.578

其中,Y为能耗总量,X1代表GDP,X2代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3代表煤炭消耗占能耗总量的比重,X4代表能耗强度。模型的R2=0.998,F=1422.806。拟合效果良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5个指标因检验结果不显著而没有进入方程。多元回归的拟合结果表明,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GDP每增加1万元,能耗总量增加0.001万吨标煤;煤炭消耗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耗总量增加32.308万吨标煤;能源消耗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能耗总量增加59.157万吨标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美元,能耗总量减少0.433万吨标煤。由此可见,对云南省能耗总量的增长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能耗结构和能耗效率的改变。

4.结论与讨论

云南省能源消耗的历史演变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能耗总量逐年增加,近50年间只出现三次短期的下跌,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增速显著。二是能耗结构以煤炭为主,水电和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少。50年以来,煤炭和天然气消耗比重呈下降趋势,而水电和石油消耗比重呈上升趋势;平均而言,能源消耗中82.9%用于物质生产部门消耗,3.1%用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消耗,13.6%用于生活消耗。三是产业能耗构成上,第二产业能耗占主体,第三产业次之,居民消费和第一产业能耗较小。四是近50年间,云南省单位GDP能耗强度以1977年为分界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云南省能源消耗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起着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能源消耗结构和能耗效率。因此,可以考虑通过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电的比重,加强水电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1]王庆一.按国际准则计算的中国终端用能和能源效率 [J].研究与探讨,2006,28(12):1—5.

[2]胡玉敏,杜纲.中国各省区能源消耗强度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 [J].统计与决策.2009,(11):33—36.

[3]楚春礼,郭彩霞,鞠美庭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8):23—28.

[4]李德山,张淑英.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及其因素分析 [J].西部论坛,2012,22(1):52—59.

[5]姚韬.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性研究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2):32—36.

[6]孟维华,诸大建,周新宏.资源消费弹性系数与降低经济增长中的资源消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14—118.

[7]苏璟,谭忠富,严菲.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计算方法及其实例分析 [J].中国能源,2008,30(8):26—30.

[8]张志柏.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估计与分析 [J].数理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42—53.

[9]姜巍,高卫东.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3):160—167.

[10]万庆,郭文伯,龚胜生.2001—2009年湖北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0):920—925.

[11]赵建辉.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矿业,2014,23(1):44—49.

[12]张传平,周倩倩.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协整分析[J].中国能源,2013,35(3):35—40.

[13]李忠民,王树斌,姚宇.能源消费效应的三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的案例研究[J].经济经纬,2012,(1):47—51.

[14]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能源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1.

[15]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11.

[16]张欢,成金华.中国能源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效应—基于VAR模型和SVAR模型的检验 [J].资源科学,2011(5):806—813.

猜你喜欢

标煤能源消耗比重
时空尺度对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秸秆折标煤量的影响研究
入厂入炉标煤单价差分析及控制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
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分析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首季工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降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