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肤康甲模治疗甲床损伤合并甲板缺失的临床效果

2015-09-11黄秦邶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2期

黄秦邶等

[摘要] 目的 探讨海肤康甲模治疗甲床损伤合并甲板缺失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66例甲床损伤合并甲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2例)和B组(34例)。A组采用海肤康甲模治疗,B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临床疗效。 结果 A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总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海肤康甲模治疗甲床损伤合并甲板缺失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海肤康甲模;甲床损伤;甲体缺失

[中图分类号] R7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021-03

手外伤导致甲床损伤同时合并甲体缺失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手术修复往往只对甲床损伤进行相关的处理,而对甲板缺失仅通过外敷凡士林纱布及坚持频繁换药进行处理,任其甲板自行生长,此法常引起甲床浸渍[1],皮肤发白甚至出现红肿、水泡,易导致细菌繁殖生长,延长愈合时间。除了换药次数多、换药过程痛苦外,创面愈后患者甲板常发生外形改变,影响外观,同时还有部分患者因甲沟旁软组织失去甲板支持,引起嵌甲发生[1-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甲床损伤合并甲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甲床损伤行相关清创修复后,用海肤康甲模覆盖患甲甲床创面,避免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66例甲床损伤合并甲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2例)和B组(34例)。A组中,男21例25指,女11例12指;年龄3~67岁,平均(34.6±10.0)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8例21指,绞伤14例16指;左手9例10指,右手23例27指;拇指3指,示指11指,中指7指,环指10指,小指6指;甲床损伤类型:甲床单纯裂伤与星状裂伤25指,甲床部分撕脱伤8指,甲床部分缺损4指,合并有末节指骨骨折21指;所有患者伤指甲板均缺失。B组中,男19例22指,女15例18指;年龄3~70岁,平均(36.2±11)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7例21指,绞伤17例19指;左手15例19指,右手19例21指;拇指4指,示指12指,中指7指,环指11指,小指6指;甲床损伤类型:甲床单纯裂伤与星状裂伤22指,甲床部分撕脱伤10指,甲床部分缺损8指,合并末节指骨骨折18指;所有患者伤指甲板均缺失。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A组为海肤康组,患者伤指采取固有神经阻滞麻醉,指根部用橡皮条止血,常规刷洗消毒,必要时应用手术放大镜,尽量在清除坏死物时保留有生机组织。在清创的基础上,合并有末节指骨骨折的患者,骨折解剖复位后先行直径1.0 mm克氏针内固定;对甲床单纯裂伤与星状裂伤,用7-0的尼龙线缝合甲床创面;对甲床部分撕脱伤双面止血边缘修整后再用7-0的尼龙线缝合甲床创面;甲床部分缺损病例按缺损大小取足趾断层甲床,外露骨面钻小孔后,用6-0的尼龙线缝合固定。甲床处理后,松止血带,加压止血,对活动性出血点用7-0的尼龙线缝合止血,直至无活动性渗血。术毕应用海肤康甲模敷贴。海肤康甲模的制备与应用:将海肤康人工皮膜重叠2~4层,按甲床面积大小及形状修裁,5-0尼龙线将海肤康人工皮膜近边缘部贯穿缝合4~5针固定防止层间脱离,同时在制成的海肤康甲模上剪数个小孔以方便甲下血液引流。待甲床创面止血满意后,将制好的海肤康甲模覆盖甲床,甲模边缘塞进两侧侧甲襞内及甲上皮下,5-0尼龙线在甲襞部做X型缝合加压固定甲模,确保甲模与甲床紧密贴合。

B组为传统凡士林纱布敷料组[4],对患指采取固有神经阻滞麻醉,指根部用橡皮条止血,常规刷洗消毒,必要时应用手术放大镜,尽力在清除坏死物时保留有生机组织。在清创的基础上,合并有末节指骨骨折的患者,骨折解剖复位后先行直径1.0 mm克氏针内固定;对甲床单纯裂伤与星状裂伤,用7-0的尼龙线缝合甲床创面;对甲床部分撕脱伤双面止血边缘修整后再用7-0的尼龙线缝合甲床创面;甲床部分缺损病例按缺损大小取足趾断层甲床,外露骨面钻小孔后,用6-0的尼龙线缝合固定。对甲床进行处理后,松止血带,加压止血,对活动性出血点用7-0的尼龙线缝合止血,直至无活动性渗血。术毕应用凡士林纱布敷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包括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等)及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两组术后均进行3~5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自制患者满意度量量表,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详细向患者解释其中的项目,指导患者填写,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级,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数×100%。调查量表的发放回收率均为100%。

1.4 疗效评定标准[4-5]

①甲板外形光滑。②甲上皮无粘连或切迹。③甲体附着能力好。④无感觉过敏或疼痛。优:上述4条达到要求;良:基本达到上述要求;差:主要评定内容未达到要求。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两组的总体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均术后随访3~5个月,所有甲床均一期成活,未出现甲床坏死,随访期内均未发生嵌甲现象。A组的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术后总满意度的比较

A组的术后总满意度为93.8%(30/32),显著高于B组的64.7%(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方法仅对甲床损伤进行简单处理,而对甲板缺失不进行特殊处理[6-7]。甲板作为特化的角质化上皮,其缺失使甲床失去了保护。由于甲床血运丰富,渗出较多,创面容易浸渍而诱发甲床感染[8-9],浸渍还容易导致纱布粘连创面,换药去除时可使创面再次损伤,增加了换药次数,延长了换药时间。此外,甲床神经末梢丰富,痛觉敏感,换药过程较为痛苦[7]。

海肤康皮膜是我国自行研制的[9-10]、以甲壳胺[11]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生物敷料,主要由甲壳胺和胶原蛋白组成。甲壳胺含有皮肤组织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能够诱发和加速表皮细胞生长。胶原蛋白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外基质成分,具有天然的抗拉性、抗张力性、低抗原性及完全的生物降解性,黏附性好,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对成纤维细胞有一定的生物诱导性,有利于细胞浸润生长及基质沉淀、新生血管的生成,也有利于表皮角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3种主要细胞修复。

海肤康皮膜还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不产生免疫反应,对人体也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应用时与伤口形成一个痂,可以让开放性伤口变成闭合性伤口,具有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能够使创面获得正常的保护,为创面的修复[9-10]、上皮细胞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其变成痂下愈合,具有局部无渗血、渗液的优点。皮膜的网状结构还具有透气、透湿的优点。

海肤康皮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弹性[12],其塑形性强,可将皮膜制成大小合适的甲模对甲床、甲沟创面进行完整覆盖。其本身可以防止创面污染、血液浸渍、细菌入侵,能够减少热量和蛋白质的丢失。其产生的物理性加压,能够压迫甲床使之平整,防止碎裂的甲床翘起,在受伤甲床愈合过程中可以起到止血、消肿、塑形、支撑、保护等作用[10-13],抑制受伤甲床瘢痕形成,使新生的甲板沿平整的甲床向前生长,有效预防甲床畸形发生,防止新生指(趾)甲出现纵、横裂畸形。此外,其还可以防止甲沟旁软组织向内生长,预防嵌甲的发生[14]。人工皮膜透气性、透水性好,再加上甲模上修剪成的数个小孔能保证甲模下血液、渗液得以充分引流,使甲模真正有效地为甲床创造一个除菌、透气、透湿的适于组织修复的良好环境,平均70 d左右新生甲板即可完整覆盖甲床,而甲模则在新生甲体生长期间逐渐自行分离脱落,不会对新生甲板生长形成障碍。海肤康甲模贴敷创面后,很容易与创面上的纤维蛋白黏附,可大大减少换药次数,且敷料和组织间不直接接触,减少了开放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换药时伤口的疼痛,同时也减少了频繁换药对创面愈合的干扰。本研究所有病例从术后到拆线均只需更换外层敷料3~4次,创面即可干燥,这大大地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15]。

综上所述,海肤康甲模治疗甲床损伤并甲体缺失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地保护甲床创面,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口愈合,减少切口出血、感染、嵌甲、甲畸形等不良现象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此外,海肤康皮膜具有在常温下保存、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技术设备条件要求不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等.手外科手术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2.

[2] Al-Qadhi S,Chan KJ,Fong G,et al.Management of unooplicated nail bed lacerations presenting to a children emergency department[J].Pediatr Emerg Care,2011,27(5):379-383.

[3] 万根,周际红.运用模板修复甲床损伤的治疗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08,13(1):47.

[4] 王澍寰.手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56.

[5] 王利,杨涛,李文庆,等.指甲扩大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3,19(4):240-242.

[6] 田文,赵俊会,韦加宁,等.甲床损伤及其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2,8(4):240.

[7] 肖振兴,王利.甲床损伤的治疗概况[J].当代医学,2013, 19(18):13-15.

[8] Sugamata A.Regeneration of nail with artificial dermis[J].J Plast Surg Hand Surg,2012,46(3-4):191-194.

[9] 张涛,申林,曹晓霞,等.异体甲板甲膜在甲床损伤术中的应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3):64.

[10] 蔡学海,陈陆平.海肤康指套治疗指端缺损33例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4(7):39-40.

[11] 胡丹,高铁民.甲壳胺人工皮膜在创伤治疗中的运用[J].江苏医学,1999,25(2):134.

[12] 邱晖敏,章喆,廖立祥,等.可吸收线联合海肤康急诊修复甲床损伤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4):1688-1699.

[13] 庞德云,宋君,刘克莉,等.自体甲膜在治疗甲床裂伤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5,26(12):1619.

[14] Tos P,Titob P,Chirila NL,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acute fingernail injuries[J].J Orthop Traumatol,2012,13(2):57-62.

[15] 张菊.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又一高科技成果——“海肤康”系列产品的开发[J].中国科技产业周刊,1995,70(4):30.

(收稿日期:2014-12-19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