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015-09-11葛元元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7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运用微课

葛元元

摘要:科技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高校计算机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较多。本文从微课的特征着手,主要研究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7-0105-0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深入,计算机教学成为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检验人才能力的一项标准。为了提高课程质量,现在很多学校都将微课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来。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受到广泛的欢迎,同时,其作用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的标准。

1 微课概述

1.1 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按照教学的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微课不只是课堂教学视频,还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设计、课件、测试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1.2 微课的特点

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容量较小。微课的教学视频一般比较小,资源容量一般只有几十兆左右,支持多种媒体播放格式。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到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反复的观摩和学习。

2)教学时间短。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注意力的集中趋势,微课的视频课件一般为5-10分钟,相较于传统45分钟的课程而言,教学的实践相对较短。

3)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教学一般集中于某个知识点,实施重点教学,讲解的主题比较突出,研究的问题都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复杂的传统教学课堂相比,是一种“微课堂”。

4)教学结构紧凑。微课教学的过程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以教学视频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的设计、课程的讲解、课后反思和学生反馈,结构紧凑。这种具体的案例化教学模式有利于传递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5)针对性强,反馈及时。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的时间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教师能及时听到学生对教学行为的评价,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6)创作的趣味性较强。由于课程的内容较少,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不是为了研究理论,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增强创作的趣味性。

7)传播形式多样化。由于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少和易表达的特点,所以传播的途径没有很大的限制,可以通过微信、网上视频、微博等途径传播。

2 微课与计算机教学

2.1 计算机教学现状

计算机教学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教学方式。目前计算机教学还是采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整个学习的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较长的课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和领域,无法形成个性化差异,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新型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

2.2 微课应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

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教学形式,可以渗透到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过程。除了学习相关知识点,还能巩固课程的学习。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教学的时间短、内容少,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自学能力。微课的视频都是针对某一主题制作的,学生可以在资源库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微课程,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加强学习效果。

3)提高资源利用率。微课程使用的资源都是经过筛选后的优秀教学资源,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传播到学习者手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的资源,可以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微课应用问题分析

微课虽然在教学方式上有很大的进步,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微课内容是对具体知识的分解,课程的时间短而且内容少,因此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知识掌握和消化能力,将分散的知识片段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所以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微课学习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2)缺乏针对性。对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微课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但是对于自学能力较差和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来说,需要教师的监督管理和从旁指导,针对性欠缺。

3)内容更新不及时。我国的微课教学的资源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教学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资源增长的速度与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及时进行微课资源的补充和更新。

3 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1 微课制作

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微课的制作上,微课制作的内容可以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知识的导入。教师要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来进行微课的制作。教师在微课制作完成后,将课程资源放入班级的群共享文件中,学生进行在线观看或下载观看,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规划,相关问题可以在群内进行探讨。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经过知识的导入和课堂的授课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针对本节的重难点和学生反映的热点、易错点,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利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EXCEL中的RANK函数,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如何快速熟练掌握该函数使用的一个微课,指导学生学习。

3)课后知识的吸收。知识教学在上述两个过程已经实现,课后主要集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知识归纳和用于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微课视频,设计少而精的习题,将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串联起来。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3.2 微课的实施

微课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建立监管机制,要求学生都能完成一定时间的微课教学。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的微课视频在上课时间统一观看,学生可以提出问题,以便教师在课堂上统一分析讲解,达到共同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把微课视频和相关配套资料放在学校服务器共享目录中,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及时下载,能够自主学习,进行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最后,微时代已经来临,教师可以尝试把微课视频植入手机等电子设备,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设备随时观看,时刻学习。

4 微课制作注意事项

微课的实施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和办公软件。在教学视频的录制中要与摄影者做好沟通工作,后期的编辑需要考虑到背景音乐、字幕的编辑和内容的剪辑。

4.1 基本要求

微课制作以视频为载体,依托计算机技术进行,最好的方法就是视频的录制。视频的录制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操作的过程中涉及的文字一定要制作清晰。在录制视频时,教师的动作要平稳缓慢,方便学生的观看和学习。

4.2 控制时长

微课的时长最好控制在5-10分钟,一个视频只讲解一个问题,以精确知识的定位。

4.3 字幕的制作

在计算机教学中,整个微课视频都需要配备字幕,关键地方要重点说明。字幕的连贯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字幕来了解自己的操作环节,节约时间。

4.4 教学资源的配套

除了要有视频课件以外,还需要有其他的教学资源。可以制作课件对课程的内容做一个说明,图文并茂突出重点。

5 结束语

微课是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微课开展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生利用微课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目前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不断地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必将完善。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在未来的教学中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谈潘攀.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4(16):75-76.

[2] 曲本庆,马寅强,王忠宽等.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方式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8):262-262,264.

[3] 陈宏亮.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方式分析[J].考试周刊,2015(15):113-113.

[4] 王亚萍.情境教学与微课的亲密接触--Office办公软件教学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4(7):74-75.

[5] 赵锋.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业家,2014(7):227-227.

[6] 刘静洁,葛东兵.微课程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大观,2014(10):116-116.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运用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