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5-09-10王跃平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5年1期
关键词:那本书作文题审题

【原题回放】

请以“只是因为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命题透视】

这道作文题,看起来是半命题作文,其实是命题作文的一种变式,它让考生在“只是因为那本书”“只是因为那条路”“只是因为那个人”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来写。题目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充满人文关怀,鼓励多样表达”,让更多的考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写作水平。

“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收放有度。

这道题为考生提供了三个选项,而且在“任选一个”几个字下面加了着重号,这是在提醒考生,既可以选“那本书”,也可以选“那条路”,还可以选“那个人”。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和有限的时间内,这无疑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呵护和关怀。

而这道题的限制性则体现在:只能在三个题目中选择其一,不能另加;题目中的因果关系必须关注。

二是刚柔相济。

只要是考试,就会有规则,就要有利于选拔,因而命题不可能没有限制,这是“刚”;但这道作文题平易平和,基本不设审题障碍,利于考生发挥,这又是“柔”。“只是因为那本书”“只是因为那条路”和“只是因为那个人”在理解上没有多大困难,这是“柔”;但“只是”“因为”“那本”等几个词语又需要稍微注意一下,这又是“刚”。

“鼓励多样表达”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可供选择的写作内容很多,让考生有话可说,得心应手。

无论是“那本书”“那条路”还是“那个人”,都有多元的解读;重写“因”或重写“果”,都是可以的。

“那本书”,可实可虚。围绕一本书,考生既可以写阅读的收获,也可以写得到这本书的过程。

“那条路”,可具体可抽象。既可以是实实在在的路,如田间小路、小巷幽径等;也可以是人生之路,如成长之路、梦想之路等。考生既可以写路上的景,也可以写路上的事,还可以写路上的人。

“那个人”,既可以是现实之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既可以是熟悉的,也可以是陌生的;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作品中虚构的。考生既可以写那个人的“言传”,也可以写那个人的“身教”。

二是可供选择的写作体裁是多样的,让考生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考生根据自己的擅长,既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写景状物,还可以阐发思考。记叙文,在故事中揭示主题;散文,在景物中抒发情感、感悟道理;议论文,阐述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三是立意的角度多样,让考生能够说真话、抒真情。

考生既可以写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写它给予自己的启示,角度多样,便于考生发挥写作特长。

总之,这道作文题很好地发挥了教学引导作用。它引导考生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把读书当作最美的生命举止;它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回顾走过的那些路、读过的那些书以及遇到的那些人,鼓励考生真写作,为考生提供了施展写作才华的广阔空间。

【评卷扫描】

本次考场作文中,考生主要暴露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维品质欠佳。

思维品质反映了个体的智力或思维水平,即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的能力。思维品质好的人抽象概括能力强,思维品质不好的人往往只是停留在直观水平上。

从阅卷情况看,本次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是60%左右的考生思维水平不高,甚至低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因果联系不明朗。

从题目看,这篇作文应该明确地写出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可不少考生的作文因果关系模糊不清,让阅卷教师颇费思量,一遍一遍地去读,一遍一遍地去想,甚至要拼命地替他去想“因是什么,果是什么”。例如有一位考生的文章,整体上是写奶奶的勤劳节俭,通篇看起来只是写奶奶这个人,结尾却写道:“爷爷奶奶离开了,没有带走一样新东西,反倒拿走了许多旧物件,还留下了勤劳节俭的品质。”同学们看,这与“只是因为那个人”这个题目有什么关系呢?

2. 因果联系太牵强。

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两者之间应该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命题者希望考生关注的是“内果”,即那本书等给人带来的内在的变化。但不少考生的作文写的是“外果”,因果联系不紧密,甚至低幼化。例如“因为那个人,所以我手臂上有了个疤”“因为要修那条路,所以砍了那棵树”“因为有了妈妈,所以有了我的生命”……

还有的文章,仅仅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令自己发生了“突变”,缺少素材与主题间的契合,显得简单幼稚。这一类作文,把简单的外在联系当成了内在的因果,思维层次不高,思维品质欠缺。

二是审题能力不强。

这道作文题在审题方面并没有多大的障碍,但仍有不少考生出现了疏漏。一是没有仔细揣摩“因为”“只是”“那本”等词语的含义,二是没有注意从“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这一要求。这说明考生的审题能力(审题目、审要求)仍然需要加强,需要常抓不懈。

这道作文题中最关键的词语是“因为”,但有的考生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作文中没有因果关系,只是写了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写了那本书的好、那条路的美、那个人的变化。此外,有些考生没有注意“那本”“那条”“那个”在数量上的限制,写成了“那些书”“那些路”“那些人”。

第三,很多考生忽视了“只是”一词,没有强调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的重要性;只有极少数考生注意到了要通过比较来强调“只是”。

第四,很少有考生注意“那”与“这”的不同。“那”是远指,“这”是近指。甚至还有考生把“那个人”写成了“你”,人称上出了问题。

三是重形式轻内容。

不少考生不在内容上下功夫,而是喜欢“讲究”形式。“小标题”“书信体”“三段论”“内容+感悟”“余秋雨体”……层出不穷。他们过于关注形式,导致内容空泛、描写不具体、情感不真实,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例如,写那本书对自己的影响,采用“三段式”结构,一段书的内容加一段感悟,不痛不痒;写那个人对自己的影响,三件小事三个方面排列整齐,一览无余。

再如,有考生写李清照的诗词对自己的影响,基本上为三段论,即把她的诗词按照其生平切割成三个阶段,再配上几句词,加上一两句感想,语言看似华美,实则空洞无物,缺乏独特的体验和情感。

还有一些有“题记”的作文,题记语言华丽无比,可与后面的内容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全文语言粗陋不堪,与那几句“美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不协调。

语言和结构要为表达真情实感服务,不能为语言而语言,为结构而结构。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语言再华美、结构再漂亮也无济于事。

【迷津指点】

一、 思维品质要培养

同学们要多读书、勤动脑、善思考。

1. 多读书,丰富思维的源泉。

“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同学们要多读书、多学习,用书籍来武装自己,用知识来丰富自己,这样,你才能发现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 勤动脑,养成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读文要勤动脑筋,运用已有的经验,这样,才能在一般人认为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3. 多总结,学会思考的方法。

同学们不仅要多读书、勤动脑,还要善于总结、学会思考,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分析,防止主观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学会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

当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如果只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的语言,就会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因此,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就必须提高语言修养。

二、 题意理解要透彻

只要是考试作文,就会有审题要求,虽然难度可能不大,但毕竟存在。严格意义上说,没有审题障碍的中考作文题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动笔前一定要反复揣摩作文题,透彻地理解题意,“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才能避免“洋洋万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出现。

怎样审题呢?

一要理解作文题中各个词语的含义。对作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同学们都要准确理解、仔细揣摩。例如这道作文题中的“因为”“那本”“那个”“那条”“只是”“书”“人”“路”等。

二要分析词语间的关系。例如这道作文题,“因为”含有因果关系,隐含着“所以怎么样”的意思;“那本”“那个”“那条”从数量上限定书、人、路;“只是”则从重要性方面加以强调。

三要整体思考命题者的意图和写作的关键。这道作文题的关键是要写出因果关系,因为什么,所以怎样。

三、 文意表达不喜平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因此,布局行文要跌宕起伏,方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好文章应该远离“三平”:结构平、语言平、立意平。

文章的结构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同学们不能总是在形式上下功夫,而是要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文章的语言是思想的内核,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我们既反对苍白无力的语言,也反对为语言而语言。如果同学们喜欢用一些华丽空洞的辞藻,就会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高深莫测,而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碎片,毫无意义。因此,同学们平日应注意体验生活,体验身边的点滴、体验成长的滋味、体验阅读的快乐,努力使文章的立意独特一点、深刻一点。

【例文点评】

一类文:

只是因为那个人

他给的寒冬比夏日还温暖。(开篇不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初见时,我憨笑着望他,他回我以深渊般深邃的目光。我心中一瑟,竟暗自责怪他的冷漠。

他是我的初中老师。那时的他,如同仙人一样可望而不可即。(此句非常形象,突出了老师冷而令人景仰的特点)他似乎永远背着手站在远方,从未给予过人阳光。

本想就这样安静地度过初中,因为我自觉不是优等生的料。谁知,他竟破天荒地任命我为副班长、值日班委甚至考核员等职务,让我措手不及。我就像一个被推向高峰的麻雀,高处不胜寒。

从那一刻起,命运转变。我曾幼稚地向他请示道:“老师,我怕干不好……所以……”他连头也不抬,置若罔闻。良久,我感觉已经坐了几圈过山车了,他才开口道:“去吧。”我一愣,心想:“什么?就这样赶我出门了?”我不情愿地推开门,小声嘟囔了一句“老师再见”,退出了办公室。

因为他,我学会了脸不红、心不跳地站在全班面前管理。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他的浅层目的。(老师的赶鸭子上架,让“我”告别了腼腆,使“我”练就了管理的能力,字里行间充满感激)

初二的一天,他扬着我的试卷,嘲讽道:“就考这点分数,真不嫌丢人。”随即将试卷随意地甩在地上。我红着脸下座位弯腰去捡,低头的那一刹那,我仿佛感觉到了他针一样的目光。我颤抖着返回座位,感觉就像走在钉子路上。以前被我批评过的同学似乎都在用讥诮的眼神看着我,让我无地自容。(此处的心理描写非常真切,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自那以后,我无数次地抱怨他:为什么让我高飞却又要使我难堪?我以后如何骄傲地做班委?为什么这样对我?……然而,我恼怒的眼光只换来了他冰凌般的目光。

因为他,我懂得了维护尊严。我明白我要变得更加优秀,站在巅峰,才能稳住脚步。我意识到我必须成为王者!(这段点题的话,使文章富有层次感,进一步写出了那位老师对“我”的影响)

如今,我是如此地感激他的冷漠,因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如果没有他,我只会瑟缩在角落,祈求他人的帮助;而现在,我羽翼已丰,只待惊鸿照影。

今天,他在送我进考场时,投来一个满意的眼神,我似乎看见了他弯了的嘴角。他从未对我笑过,我也从不怪他对我的无情,因为只是因为他……

他将我置身于荒野,意味着要我成为高飞的鹰。

总评:这篇文章以情真取胜,“因为他,我学会了脸不红、心不跳地站在全班面前管理”“因为他,我懂得了维护尊严。我明白我要变得更加优秀,站在巅峰,才能稳住脚步。我意识到我必须成为王者”“他将我置身于荒野,意味着要我成为高飞的鹰”这些话中,饱含着小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本文扣题而作,写出了内在的因果联系,反映了那位老师对他的影响之大。文章语言富有表现力,无论是描摹人物还是抒发情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类文:

只是因为那本书

“明天要中考了,加油啊!”手机响了,是她的信息。看着那熟悉的名字,我不禁感叹:“三年的友谊啊!谁能想到,我们友谊的开始,只是因为那本书。”(入题很快。开宗明义,点明题意,交代那本书的作用)

她是我的初中同学。(按照后文内容,最好加上“也是我的同桌”)她是个内敛(改为“内向而”)文静的人,平时很少说话,而我则喜欢与那些外向活泼的人在一起交谈,甚至请老师帮我把位子调到了她们旁边。可是,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内向(“内向”改为“拙嘴笨腮”)的人吧,她们交谈时我很少能插上嘴,只能坐在一边,听她们侃侃而谈。每当这时,她都会走到我身边,主动与我说话。可我与她说话时却总是心不在焉,眼睛还是盯着那热闹的地方。(这一场景写得很真实,也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的中学生活)

后来,不知为什么,老师又将我的座位调回了她的身边。尽管如此,一到课间,我还是会跑到那些人聚集的地方,倾听她们的谈话,希望自己也能加入。而每当我看向她时,她总是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复杂的神情”意味深长)

那天,她问我是否看过玛格丽特的《飘》,并将它送给了我。回家后,我刚翻开书页,便被斯嘉丽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吸引了。可我疑惑(“疑惑”改为“不明白”更好。)她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给我。后来,我看到梅勒妮之死以及白瑞德的离开,不禁愤怒道:“为什么斯嘉丽不懂得珍惜!”蓦地,我明白了,她是想告诉我这个!(这一段笔锋一转,写自己的顿悟,但有点太快了)

我想起了伤心时她给予我的安慰,想起了孤独时她主动与我交谈,想起了她望向我时的眼神……(这一段补笔很有必要,让“我”的顿悟有了依托)

第二天到学校后,我微笑着坐到她的身边,主动与她说起了话。课间,我问道:“一起去打水吧?”她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点了点头。我们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从回忆中醒来,我走进房间,那本《飘》正笔直地立在书架中间。

哦,只是因为那本书,我才感受到了你的友情。只是因为《飘》啊!(照应开头,点明题旨)

总评:小作者因为《飘》这本书感受到了朋友间的情谊,学会了珍惜友情。《飘》中的斯嘉丽不懂得珍惜,这让小作者幡然醒悟,理解了朋友推荐这本书的目的:“我想起了伤心时她给予我的安慰,想起了孤独时她主动与我交谈,想起了她望向我时的眼神……”文章整体是切题的,语言基本功也不错,但是,真实感不强,有点为写而写甚至编造的感觉,感情自然也就不够真切了。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渐闻书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二:请以“________我历历在目”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②不少于600字。

王跃平,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初中语文中心组成员。先后发表教学论文(案例)近百篇,其中,有十几篇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现任教于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猜你喜欢

那本书作文题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取一本够不着的书
取一本够不着的书
一起去图书馆吧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