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艺术介入建筑美术教学课题研究

2015-09-10叶洪图

考试周刊 2015年105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

叶洪图

摘 要: 建筑美术是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课,在当代观念与知识更新的要求下,建筑美术课不再只是学生美术基础技能的培养阶段。必须在这一阶段通过当代艺术观念介入的教学解决学生的创作观念植入问题。

关键词: 建筑美术 当代艺术 教学课题

一、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现状与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般意义上,建筑美术,就是指建筑学专业学生美术基础技能的训练课程。目的是为学生进入后面进行的建筑专业课程提供最基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修养。只要达到基本掌握和了解的水平,就足够了。从来,我们都是这样认识的。

放在当代文化和艺术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在当代观念与知识飞速更新的要求下,这种教学观念就不再是积极和有效的,是无效和失效的。建筑美术教学确实面临更大挑战,从教学方法论的高度就应该是这样。建筑美术急需更具国际视野的前沿、宏观的创新理念的引入。因此,当代艺术的观念和创作理念介入建筑美术教学就成为必然。

建筑美术课从来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具有当代观念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方法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激发他们创作热情和培养他们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阶段,也是形成技能与设计灵感的阶段。

基本艺术修养渗入建筑学专业全部课程,基础美术课起到了紧密衔接建筑学专业课的巨大作用。在继续坚持严谨而扎实的造型基础培养的大前提下,在色彩修养和绘画技法表现等基础能力全面提高的同时,当代艺术介入建筑美术基础教学的试验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般理解美术基础教学,不用涉及当代观念和艺术创意的养成这一部分。只是认为那将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在未来几年的专业课教学里要着重解决的事。尽量不在美术基础教学阶段触及。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种做法是局限的,是错误的,至少是片面的。美术基础教学就要开始进行创意实验,怎么进行,就是要用当代艺术介入教学,实现当代艺术观念意识植入和创意思维渗入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个方法至关重要。

二、当代艺术介入美术基础教学问题的研究现状

我们看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案例。比如德国卡塞尔视觉艺术学院地处当代艺术发源地。那里有全世界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展“卡塞尔文献展”,是当代艺术和文化思潮前沿地带。地缘深刻影响艺术学院的教学。“自由教学”是他们的教学理念。跨学科专业,模糊学科边界进行基础美术教学。

艺术观念的介入,建筑美术教学做出了改变和呼应。建筑与美术不再界限清晰。这似乎就是一个发展方向。

国内建筑美术教学,中央美术学院建筑专业设在美术学院下。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学科间进行对话的重要性。这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一个做法。打破边界,把当代的艺术创作方法引入艺术教学已经开始被认识。已经有学科间的对话与作为建筑专业学生身份的当代艺术作品的展览。展览作为一个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被提了出来。

三、当代艺术创作观念与方法介入基础美术教学的实验

目前的建筑美术鲜有触及观念和创意培养的。我们尝试一种全新的基础造型与创意培养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实验,就是在基础训练中植入创意训练。

1.我们告诉学生,这不是一张“作业”。这是一件“作品”。用对待一件作品的态度进行基础的美术训练,从基础阶段就开始思想端正。

给学生的自由是在一定限制内的自由。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就是一个杰出的建筑师往往具备严谨的职业操守,也具备丰富的情感和卓越的创造能力。

2.引入展览和现场机制,让学生来到现场,在场很重要。把展览现场交给每一个学生,要他们学会用空间充分展示“作品”,甚至使得空间成为他们“作品”的一部分。每一个基础美术阶段的课题都通过展览最终呈现结果。

注重展览方式的多样性、当下性。打破学科界限,打破艺术媒介和样式的界限,拓展基础美术教学的可能性。课题的实验是重要的,把课题带入当代艺术的展示现场也很重要。

展览也不拘泥于美术馆和展览馆,也可以在公共空间完成,完成对社会现场的介入,教学成果真正成了艺术作品。

四、当代艺术介入建筑学专业基础美术课程的最终目的

研究当代建筑美术在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中创意培养与观念训练的干扰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实现了有效的衔接。让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落到实处。成果能准确有效得到应用和良好的反馈,力求为跨学科的造型训练和观念训练搭建一个平台,为创意训练引入建筑美术教学提供可能。

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基础美术阶段用当代艺术观念所进行的创作型课程实验的作品展览,这个展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是多媒介的,是架上绘画模型或者装置与影像等多媒体结合的。

五、结语

通过当代艺术介入美术基础教学实现建筑美术阶段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涉及的知识领域和学科包括:当代艺术与展览、建筑、城市规划、艺术史等。我们不具体界定这样一个结果到底是什么。通过艺术展览展示学生在这个阶段所体现的创造能量,让建筑美术基础训练真正成为一个快乐的、创新的基础课程。这样的建筑美术将不拘于传统建筑美术的一个认识。具体可以实现的形态仍旧可以是纸上的写生形态,也可以是画布上的写生形态,还可以是空间里装置与影像意义上的形态。

参考文献:

[1]费菁.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2]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下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艺博会观察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