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小实验的作用探讨

2015-09-10谢春燕

考试周刊 2015年105期
关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教学应用

谢春燕

摘 要: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小实验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的作用进行探讨,供广大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参考,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小实验 教学应用

1.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物理是一门重要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单一的知识讲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而初中物理中的小实验操作简单、容易设置,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能加强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进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深入认识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小实验合理融入物理教学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2.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感受学习物理的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才会主动学习、探究物理知识。初中物理小实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大联系,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有用性,产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又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相应的物理原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此外,很多初中物理小实验有一定难度,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后,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2.2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知识比较枯燥、抽象,学生很难轻松理解物理知识,而物理小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轻松理解物理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把小实验融入物理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理解物理知识。

2.3有利于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不断强调,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应用小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实践能力,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2.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实验对学生进行教学,在给学生讲解完理论知识和实验注意事项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学生会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3.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小实验在物理课前导入中的应用。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给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让学生尽快进入听课状态,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把物理小实验引入课前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压强”的课前导入为例,在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好平时装酸奶用的玻璃瓶、热水和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在保持完好的情况下把鸡蛋放入瓶子里。同学们会纷纷猜想,随后教师进行实验,先在玻璃瓶中倒入热水,几分钟之后把热水倒出,然后把鸡蛋直立放到瓶口,轻轻一推,鸡蛋便会进入瓶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到很“神奇”,教师随之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自然过渡到课堂内容中[2]。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听教师讲其中的原理,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3.2小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实验,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比如,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才八年级下册第八章“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一些摩擦力的知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要求学生拉动弹簧测力计,观察小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刻度的变化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但能自主发现摩擦力相关的物理知识,而且能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小实验在物理课后练习中的应用。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后练习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物理练习题,用题海战术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但这样的物理课后练习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无法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小实验提高物理课后练习的有效性。例如,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光的现象”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自制针孔照相机。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4.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不仅应该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正确认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合理应用小实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石力.基于小实验,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2015,7(04):136.

[2]王天友.如何搞好初中物理课堂小实验的探究教学[J].小作家选刊,2014,3(09):42-43.

猜你喜欢

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教学应用
利用微型实验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快乐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