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5-09-10刘泉

考试周刊 2015年105期
关键词:英语教育教学

刘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强调素质教育,也就不能忽视美育,美育对培养审美能力,进而实现德、智、体、美和谐统一,提高全面素质,完善心理结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注重审美教育进行趣味教学,收到一举两得之效。实践证明,这样做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讲究艺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从心理学角度讲,教学效果是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课堂上一旦这种喜好的情绪被激发起来,就变成了学习的自觉性。这就能使我们成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思维。

1.教态自然,愉快教学。

我们认为在讲课中既要体现逻辑思辨能力,又要讲究语言形象和色彩,增强说服力,也就是说,要学生声声入耳,难以忘记。教师应和蔼可亲,对每个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出现的错误,不要过多指责,注意纠正方法,尽量避免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安排教学,难易适中,因人而异,让学生们都有成功感。讲课时注意节奏、张弛、展敛、疏密有致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开掘和发挥内在的潜力。

2.情景教学,灵活多样。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必然会兴趣索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尽可能地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我们安排一些对话,找一对同学轮流表演,对于高中生,可安排他们复述演讲,让他们自己提问题,不断变换方法。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很高,争着想露一手,力争不出错误,规范自己的语音语调。这样印象深、记得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直观教具,吸引注意。

直观手段主要是用来呈现意义、帮助理解的,同时有一定的观赏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我们用一些图画,实物,图表等,因势利导地告诉他们,这些词汇的读音,某城市的地理位置,词汇、时态的比较,等等,学生注意力集中,听得很入神。这样帮助他们对词汇的记忆,语法的掌握,文章的理解,增强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4.规范书写,一举两得。

教师在课堂上的规范板书,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观看有条理的板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同样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我们针对许多学生爱好书法,指导学生以经过东方传统艺术(造型依据为表义文字)初步训练的方法,对西方拼音文字中的Penmanship和calligraghy作新的审视。第一,使学生不但把英文书写正确,而且写美观;第二,汉代杨雄说:“书,心也。”反过来,对“书”的赏鉴评析,也会有益于书写主体“心”的修养。

二、拓宽视野,巩固教学成果

1.加强对课外活动的指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不可压抑,只能加以诱导和利用。如除了正常的体育活动之外,他们还忙里偷闲看一些武侠小说。我们并没有呵斥,而是通过班主任的支持,多开展比赛活动,让学生唱一些英语歌曲,演一些英语小剧,大家对此十分投入,单词、短语的掌握比平时快得多,印象深得多。

2.树立名人榜样。

针对现在学生中有些人崇拜歌星、影星,把他们的照片贴在书上桌子上的现象,我们适当地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谈一些名人轶事,激励他们。如我们向他们讲述,钱钟书先生访欧时,曾以极为优美的口语,操多种语言随口背诵各国的文学经典之作,讲述英若诚先生在美国表演阿瑟·密勒的名剧,他们的水平自然使学生不胜神往。客观上是向他们做的一次高雅的审美教育,同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学习兴趣、表演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但使学生能从谈地摊上的武侠书转为对罗曼·罗兰,保尔·柯察金的津津乐道,幼小的心灵不遭精神垃圾的污染,同时对这些形式性因素的研究,对潜移默化有很大作用。

三、让学生感受英语表达方式的感染力

英语文化内涵深厚,表达方式丰富,极具感染力。英语谚语作为英语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哲理、简洁的用词、和谐的语调及鲜明的形象等诸多特征,充满思想智慧和语言艺术的光彩,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的谚语寓意深刻,充满智慧,如A man of words and not of deeds is like a garden full of weeda.(只说不做的人,犹如光长野草的花园),有的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如Time is money.(一寸光阴一寸金或时间就是金钱);有的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如A miss is as a mile.(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英语谚语是英国人民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对英语谚语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提升个人修养及情操。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人们缺乏对美的发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美感作用也是一种教育作用,多方面、多角度拓展思路,开展工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可以张扬学生个体生命的风采,体现生命的本真和丰富多彩,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英语学习。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