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女性主义解析艾丽丝·沃克《紫色》中黑人女性的生存和精神困境的原因与出路

2015-09-10宋亮亮

考试周刊 2015年105期
关键词:独立父权制紫色

宋亮亮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紫色》主人公的解析,说明黑人女性生存和精神困境的直接原因是父权制,黑人女性一方面要思想解放,另一方面要经济独立,才能获得新生。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父权制 妇女解放 独立 姐妹情谊

一、艾丽丝·沃克的女性主义

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提倡非洲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沃克所言的妇女主义者是宽厚的、博爱的,既不同于单纯反对性别歧视的白人女权主义者,又有别于单纯反对种族歧视的黑人民族主义者,是立足于全人类生存完美的普救主义者。

1.实现所有人的生存完美。沃克定义的妇女主义者绝不是分裂主义者,她们既不会同压迫她们的黑人男性分裂,又不会同歧视她们的白人妇女分裂,而是团结所有人,期待全人类的生存盛景。

2.寻找文化之根。沃克认为,黑人女性应将自身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妇女主义者应该重视并继承根源于非洲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并以此为骄傲。唯有在非洲文化中找寻文化之根,并将其作为自身存在的依托,才能在充分的归属感中建立民族自信,才能发展壮大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有希望与压迫者的文化相比肩,并最终实现在文化、政治、经济各领域的种族平等。

3.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强调了女性情谊,相信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在种族压迫和性别压迫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实现自由和幸福,灾难深重的黑人女性必须团结起来,互帮互助,相互扶持,才能最终实现向往的美好生活。沃克从不排挤白人女性,她认为人间如同绚丽多彩的花园,每个颜色代表一个种族,如同颜色没有优劣之别一样,异彩纷呈的不同种族各自拥有不同的芬芳。尽管黑人妇女饱受黑人男性的欺压,但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并不打算将黑人男性作为对立面进行报复和打压,而是把他们当做可以教化的对象,期望通过感化、教育等方式改变他们在黑人妇女面前的优势心理。沃克希望在黑人男性与女性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加深黑人男性对妇女的理解,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可见,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虽然反对种族主义,反对性别歧视,但它并不是怒目金刚式的剑拔弩张,绝不是分裂主义或复仇主义,它善意而温暖、宽厚而博爱,它的目标绝非是达到黑人妇女唯我独尊的境界,而是普救主义的,希望所有人团结一致,最终实现全人类的生存完美。

二、《紫色》中西丽的生存、精神困境和出路

西丽自我发展的三个过程:从逆来顺受,麻木接受一切到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反抗,最后到经济独立、自爱自强。

1.初级阶段,西丽麻木地承受小说中几乎所有黑人男性的欺凌,如继父、丈夫、继子。十四岁时,西丽被继父侮辱而生下两个孩子,随即孩子被继父抢走不知所踪。母亲死后,西丽被继父像转手牲口一样嫁给了并不爱她的“某某先生”,而“某某先生”娶她的目的只是让她像奴隶一样照顾孩子,成为种地管家的奴隶和泄欲的工具,对此西丽麻木地被动地接受一切。由于白人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内化,此时的西丽缺乏自我肯定意识,她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觉得自己是丑陋的,因此对于自己的苦难只有被动地接受,白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被黑人女性内化,她们瞧不起自己,认为只有“白”才是美的,只有白人才是高贵的,自己是低人一等的,黑人民族是劣等的民族。这是白人种族主义压迫的必然结果。另外,在小说中黑人男性是黑人女性面临的最直接压迫。不仅黑人女性内化了白人的主流价值观,黑人男性也是如此,另外种族主义压迫带来的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导致黑人男性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尤其沉重的经济压迫使黑人男性失去了自我,他们把痛苦发泄到比自己更加弱小的妇女和子女身上,黑人妇女深受种族主义压迫和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处于社会和痛苦的最底层。可见,黑人女性痛苦的根本原因是白人社会中的父权制体系。

2.之后西丽在莎格的帮助之下走向反抗。莎格平等地真心地对待西丽。莎格对西丽说:“你不是我的佣人。我不是把你带到孟菲斯伺候我的。我把你带来是要爱你,帮你站起来做人。”莎格和西丽之间的姐妹情谊正是艾丽丝·沃克一直强调的姐妹情谊,艾丽丝·沃克是灾难深重的黑人女性,单纯依靠自己是根本无法改变命运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黑人女性之间的情谊,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黑人女性自己的小屋,莎格还改变了西丽对上帝的依赖,告诉她“上帝在你心里,也在大家心里。你跟上帝一起来到人间,但只有在心里寻找他的人才能找到他”。莎格的出现使西丽灰暗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其逆来顺受的传统黑人妇女形象转变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敢于抗争的新女性。

3.西丽走向自我成长的第三阶段——独立自信,实现自我成功阶段。精神上获得解放的西丽如获新生,她开辟了自己的事业,创办了公司,自食其力,莎格的离去、妹妹耐蒂和孩子在归国途中遇难的消息并没有击垮她,她发现自己可以不依靠莎格,西丽真正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并在荣归故里之后,与“某某先生”成为了好朋友。这里体现了艾丽丝·沃克的女性主义并不是一种分裂主义,而是强调用广博的爱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偏见,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在与男性关系方面,艾丽丝·沃克认为,黑人男性是有团结的可能性的,在她的眼里,黑人男性也是种族压迫的受害者,黑人男性失去了自我,黑人女性要帮助男性建立起对女性包括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最终实现双方平等地和谐共处。《紫色》的结局就是最好的体现。

从西丽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黑人女性最直接的压迫者就是黑人男性,黑人男性是白人父权制社会价值观的受害者,因此解放男性思想和解放女性思想一样重要。另外,女性只有解放思想和经济独立,才能让男性对女性有重新认识,才能实现两性和谐,最后姐妹情谊对灾难深重的黑人女性来说也是力量的基础,黑人女性应该团结,成为互相依靠和慰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Pryse, Marjorie&Hortense J. Conjuring; BlackWomen, Fiction and Literary Tradition[A].Spillers(eds)聂英杰.构建黑人妇女的乌托邦—.“妇女主义”反观下的《紫色》情怀[C].长春:吉林大学,2006.

[2]刘戈,韩子满.爱丽斯·沃克与妇女主义[J].郑州大学学报,2004(03).

[3]爱丽斯·沃克.陶洁,译.紫颜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独立父权制紫色
紫色风铃
搜索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陈染小说父女情感探析
压迫、疯癫和“胜利”
浅析《梦回藻海》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试析《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形象
李嘉诚:香港没资格“独立”
论《紫色》中的两性和谐
西班牙宪法法院判加泰罗尼亚“独立”违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