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必须要有点题的意识

2015-09-10李阳海

课外语文·中 2015年11期
关键词:腰鼓安塞点题

李阳海

所谓点题,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一、点题的作用

巧妙的点睛之笔,着墨不多,但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点题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点明全文中心,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中心,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二是使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升华主题,使读者豁然开朗。

二、点题的方式

1.从性质上分,点题有明点和暗点两种。

所谓“明点”,即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譬如上海市考生的《心里美滋滋的》的开头:什么叫心里美滋滋的?是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漫卷诗书喜欲狂”,是朱自清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用不同的感受对“心里美滋滋的”做了诠释。

所谓“暗点”,则指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地点出题意。譬如福建题《季节》有考生在作文中审视中日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殷殷期待,彰显脱俗大气。文中说:“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日本也深受战争之害,只要面对历史,相互尊重,两国就会走上花繁香溢的春天,让亚洲人民沐浴和煦春风。”揭示出文题的含义,说明了作者扣紧“季节”的意旨。

2.从形式上分,点题有篇首、篇中、篇末和通篇点题四种方式。

篇首点题,亦即开门见山点题法。例如,上海市另一位考生的《心里美滋滋的》的开头的题记:当寒风在这片大地上肆虐的时候,你却用那丝丝绿意温暖我的世界,让我的心里美滋滋的。以题记来点示文旨,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内涵在“第一时间”内就能感受到。还如黄冈市考生写的《我的世界因笑而不平凡》的开头:笑似一米阳光,温暖了我内心的寒冷;笑似一缕春风,抚慰了我内心的急躁;笑似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的黑暗。文章的开头用一组排比和比喻把笑的魅力描绘得惟妙惟肖。济南市考生写的《咀嚼生活的真味》的开头:生活的真味犹如樱桃的滋味,我咀嚼着,品味着。开头句就点题,不蔓不枝,干净利落。日照市考生写的《昂起头来真美》的开头:昂起头来,你可以看到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昂起头来,你可以看到杨柳拂枝,花满枝头;昂起头来,你可以看到鹰击长空,白鹭冲天;昂起头来,你会发现,世界真美。文章的开头运用一组排比,巧妙点题,在文采上也博得阅卷老师的第一好感,为作文赢得了不少的分值。

篇中点题,也是一种作文常用的点题方法。就是在文章叙述或论说的过程中,以简洁精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如广东一考生在《传递中发展》一文中写奥运精神时这样写:“奥运精神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和平、环保、竞技、理想等方面的现代科学体系。在一站一站的传递中,从一个岛国的国民运动会发展成了一个普天同庆,全世界同乐,甚至连战争也要为之停止的盛大节日……”点出了材料(奥运)与文题(传递、发展)之间的联系。

篇末点题,此法也比较常见。就是在文章的主题已经得到充分表现的基础上,再加上点题之笔,不但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而且也可以在结构上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

天津市考生写的《以微笑面对失败》的结尾段:我应该感谢挫折,是它让我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努力走向成功。溪流因为有了阻碍才有歌声,人生的乐章因为有了各种苦难、挫折才变得壮美。没有风平浪静的大海,也没有平平稳稳的道路,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文末的这段议论抒情,既点题,又使文章更有深度。天津市考生写的《以微笑的表情让我记住了你》的结尾:我曾经去寻找我的最爱,不是黎明升起的朝阳,也不是黄昏落下的残辉;不是巍峨挺拔的山峰,也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不是巨浪翻滚的大海,也不是白云朵朵的天空。其实,它就在我的身边,它是人间最美的表情——微笑,正是这个表情,让我记住了你。文章结尾既扣题,也点出了微笑的重要性。天津市考生写的《以微笑面对失败》的结尾:以微笑面对失败,失败不只是一种教训,更是一种财富。正如查尔斯·C.曼兹所说:“真正有成就的人,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当你懂得运用失败的力量时,就可以拥有成功的人生。这个结尾既点题,又通过名人之口,点出了如何面对失败,画龙点睛,给人启示。

通篇点题,例如河南省考生的《同在一个屋檐下》,文章每一个片段都用“曾经”开头,引起回忆,用“这些,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我们,懂得”结尾,段段点题,文章的结尾再次点题,呼应开头,作者通篇反复点题,深化主题,而且几次点题,前后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浑然天成。

3.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总领句点题、描写点题。即在文章中,通过穿插适当的抒情句、议论句、总领句、哲理句、描写句等方式点题。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在行文中间点题。

下面举几个通过表达方式点题的例子:

(1)抒情点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中有这样几句话:“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通过这五个带有“安塞腰鼓”的抒情句,不仅使文章层次清晰,而且逐渐把感情推向高潮。

(2)议论点题:如《一面》,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尽情的议论,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又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用了结尾的一个段落进行议论,以抒发作者的感激、赞美之情,深化文章主题。

(3)描写点题:如《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所小学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为题材,悲剧气氛相当浓重,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和歌颂爱国之情,而是塑造了爱国者小弗郎士和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通过小弗郎士心灵转化的历程,以及韩麦尔先生的服饰(穿上节日礼服纪念最后一课)、教学过程(设计“法兰西”“阿尔萨斯”字帖,让学生挂在课桌的铁杆上)、语言(对法语的赞美)和动作(饱含激愤地写下“法兰西万岁”)的刻画,来表达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让读者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还如学生作文《悠悠思乡情》一文,以外公为主要人物,具体而详实地描写了外公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同时,也具体地表达了“我”对外公去世的悲痛,对外公爱国之情的赞美。这两方面的感情构成了本文“思乡”之情的主旋律,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上述几种点题方法,只是说明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其实点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方法点题应根据自己文章的内容去灵活运用。点得恰到好处,文章的主题就会得到升华,画龙点睛之功,正是妙笔生花,反之则弄巧成拙。

【习作展台】

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

深圳考生

世界很美,有书则悦。书,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

书,你是我生活中快乐的源泉!小时候,觉得上学是最快乐的事。小学六年的读书生活,是充实而快乐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读着具有韵律美的唐诗,不知不觉我就长大了。

书,我的爱好、理想因你而起。每天,我在书海中畅游。

清晨,当一缕阳光射进小屋之时,我微笑着翻开一本书,盘腿而坐,一只手拄着下巴,一只手握着笔,慢慢思考,慢慢阅读,慢慢沉浸。书中有喜,我乐;书中有悲,我哀。读书时,我便在穿越,穿越到书中,穿越到字里行间。我怕饿,但惟独书能让我废寝忘食,书是我的精神粮食。

午后,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书,欣喜地翻开书页后,我总喜欢将书放到鼻下,细细闻,闻那墨汁的清香淡雅。我似乎也能在这墨味儿里闻出这书的内涵。无论什么时候,书香总能令我放松,令我心平气和。有人说书像是美酒,然而我则认为,书是一杯甘甜可口、醇香无比的茶,值得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傍晚,坐在书桌前,吃着水果,再翻着书页,这是一天之中最快乐的时候。这时,我不会往下面的章节看去,而是细细回味这一天之中所看的章节。很多人都说我看书很快,的确,一点都不夸张地说,我真的能做到一目十行,但是我很少如此,于丹说生活要慢慢享受,书亦是如此,慢慢来,快又有什么用呢?静下心,慢读,才是读书的真本事。

因为读书,我明白了,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为读书,我明白了,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一个真正读懂了书的人,就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个真正读懂了书的人,才能够理解闻一多何以会在国民党的手枪面前横眉怒对、拍案而起;才能够体会鲁迅笔下的那些愚昧的国民的故事蕴蓄了多么厚重的历史沧桑。

夜深了,我又坐在窗口,点起灯,秉灯悦读……

书,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

【疯狂点评】

本文的触角深入到了“我”的心灵世界,把“书”作为“我”心里快乐的源泉。文章体现了“以人为本、自我成长”的作文宗旨。文章向读者展现了自己真实的心灵世界,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构思巧妙,首尾圆合。文章将一天的阅读巧妙地连缀成篇,思路清晰;接着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最后又回到读书中来;开篇以“有书则悦。书,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起,结尾以“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点题,首尾圆合,浑然天成。句子清丽,语言优美,比喻形象,引用得体。

猜你喜欢

腰鼓安塞点题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安塞剪纸
啊,腰鼓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安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见水治理技术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