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利用学案导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015-09-10曹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案导学学案

曹霞

怎样才能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习习惯,适时地指导学习方法?“学案导学”这一崭新的词语进入了我的视线。我实践的这一新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师在学案导学中成长

学案导学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挖掘教材,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从而确定精练、准确的学案,集教案、课堂笔记、课堂作业和课后复习等于一体,在学案导学中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一过程,培养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能力,以及群策群力、团结一致的能力。

二、学生在学案导学中快乐进步

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文言文《陈涉世家》时,先让学生完成学案,然后再让学生说出陈胜起义的原因和经过,学生很快都能回答。而学案的启发性、层次性、丰富性、明晰性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学案的完成中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合作研讨的能力,锻炼了课代表、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在学案导学中相长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礼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案导学就很好地扮演了这一“终结者”的角色,使得教与学在学案导学中相长,使师生在教学中获取知识、方法、思想,共同进步。

四、效率在学案导学中提高

因为教师充分地阅读了教材,深入地研究了学生,全面地学习了课改,精心地编写了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学案,学生便能养成良好的预习、讨论、合作等习惯,在课代表、组长的引导下充分地预习、讨论相关内容,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地得以提高。

“学案导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植根于新课标的土壤中,让学生改变了学习方法,让教师改变了教学模式,它在课堂内外创设了一种主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乐教,善教,使学生活学,会学,同时通过多种交流渠道,有效地沟通了师生情感,加深了师生情谊,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教师在学案导学中成长,学生在学案导学中快乐进步,教、学在学案导学中相长,这样的教学模式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学案导学中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教案的简单变形,更不是作业的变形,而是遵循学生认识实际的教案、作业、方法、思维等的综合。它要求将准确的学习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航标;它需要精美的导入抓住学生的胃口;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与学案中的具体环节有机整合、嫁接、创新,灵活使用导学案,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比过去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作者简介:江苏省姜堰区梁徐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教案导学学案
《立定跳远》教案
乡愁导学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半张纸》教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