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2015-09-10宣志山

考试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品德情境

宣志山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學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有的学生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是教师围绕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要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进行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3.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实现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3.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为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或目标检测)占用5分钟即可,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3.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

3.3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地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4.让学生到生活中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得到广泛的认同,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5.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6.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践中,凡涉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学生思想的“兴奋点”、“困惑点”时,都应避免教师单方面的理论灌输,并针对教学内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采用学生讨论式、课堂演讲式、参观调查式等开放型教学方法。

7.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

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营造思维活动氛围,是创新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开发创造力的主渠道。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创新教学手段,设置课堂结构,营造生动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互相启发和交流的状态,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创新的潜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创新的火花。思维永远由问题开始,教师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8.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更应该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就能解决它。只要下苦工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达到课程标准提到的目的,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品德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护患情境会话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