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课前三分钟轻松进入生物教学

2015-09-10赵莉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课本题目

赵莉

摘 要: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生物教学中,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生物,其原因很简单:生物知识涉及面广,语言表达要求技术性,知识点繁杂等,导致学生从一开始接触生物就有畏惧感,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科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听课,这就要求老师利用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本文介绍了几种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教学方法,包括“听”、“说”、“读”、“写”,阐述如何激活课堂教学及如何加强和培养学生能动性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课前三分钟 听 说 读 写

通过观察生物教学和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学生对学习生物不感兴趣,甚至讨厌学习生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生物学科不比其他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高,高考分值相对较少,学生相对不重视。其次,当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科时,会感觉生物学科涉及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要求技术性,知识点多而散,又有很多操作性实验,学习起来比较累。于是常常会出现上课铃响之后,学生仍不能立即安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甚至部分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的情形。如果在这种情形下,老师自顾自地直接进入新课程讲解,很多同学就会形成听觉疲劳,从而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不准确,长期下去,越学越累,就形成厌学心理,逐渐放弃学习。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很关键了,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生物学习中并取得很好的成绩,老师不妨灵活运用课前几分钟,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课前三分钟之“听”

我们在传授新知识时,学生首先通过“听”来摄取,一节课,平均下来每位老师会说4000个左右的汉字,若老师在上新课时,不带任何感情色语气语调一成不变地导入新课,估计没有几个学生会喜欢听讲。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的确,强迫学生听没意思的课,只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只会形成“读死书,死读书的局面”。老师想要让学生能够“听进去”并积极思考,就要让学生听得有趣。例如:讲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这节课时,老师可引用国产奶粉中出现的问题——三聚氰胺,课堂气氛立即会活跃起来,学生就会联想为什么奶粉会导致婴幼儿致命的后果,并开始联想很多和蛋白质相关的食物。于是老师就可轻松引入新课,即: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倘若老师用呆板的教学方式直接导入说:“这节课我们学习蛋白质……”效果就会差很多,而学生也不会对蛋白质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再如:讲授“细胞中的无机物”时,直接讲解盐离子的作用,平铺直叙,很是枯燥,若能学广告中的“孩子不吃饭,补锌是关键”,学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有些时候,老师也可根据需要找一些相关的自然科普知识或音乐播放给学生听,比如:讲解“生态系统”时,可以找一些自然界声音,让学生猜是哪里的声音,是海洋的,还是森林的?里面有哪些生物?等等,这样一节课就变得生动起来了。

二、课前三分钟之“说”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两个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个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新课教学前,有时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能给学生探究活动提供环境支撑,不仅使学生学会表达,而且让学生懂得倾听和接纳。生物老师都知道生物这一学科有一个特点——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生物的一个重要指标,老师如何利用课前几分钟使学生思维发散开来,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培养学生会说、敢说,说得准确。

老师可采用提前布置家庭作业,上新课前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比如:生物课前安排一个学生课前三分钟自由发言,可以说出教材中重点的地方;也可以讲述和本节课相关的知识,拓展大家的知识面;还可以提出对本节课不理解的地方,供大家讨论。最好做到一个学期全班同学都会被轮到,这样做不仅培养学生有话可说,有话精说,而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不会再遇到描述性的题目而胡乱表达了。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会积极查阅资料,独立思考,为课前准备,其他学生也会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很多学生急于知道被安排的同学会讲什么,就会注意去听、去分析,从而轻松地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课前三分钟之“读”

高三的老师们常常有一个感觉,学生做的题目很多,但类似题目重复出现时,错误率还是很高。分析学生不会做或常错的题目,其实做错的原因很简单,课本知识没弄懂,或知识概念模糊。很多学生在看课本时,走马观花,似懂非懂,甚至有的学生将课本置之度外,终日“题海战术”,导致不管多刻苦,付出多少时间,成绩依然不理想。如果老师能教会或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课本的习惯,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怎么安排学生的阅读时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其实老师完全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阅读本节课全文,告诉学生,在看课本的过程中,寻找课本中的“关键词”,不要放过小体字部分,同时注意课本中的相关插图及各种思考问题。例如:“细胞膜——系统边界”这节课,在课文中强调了细胞膜的功能,而且将其中一项功能——信息传递利用几幅图详细的描述,很多同学看书不仔细,粗糙浏览,导致的结果是常常把细胞膜的功能和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弄混淆,并且不知道细胞膜信息交流的方式到底有哪些。所以,老师要根据生物教材的特点,在需要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时候,放开手,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寻找、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课前三分钟“写”

每学完一节生物课,讲一些新知识,学生都需要理解再形成记忆,并且要及时巩固,若长时间不复习,就很可能忘记,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记住该记的知识呢?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的方法加深记忆。如:上新课前,老师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就是一种加深记忆的方式,但如果说老师如数家珍般自己罗列的话,对学生来说只是:你不妨说之,我不妨听之,听完之后,我就忘之。老师可改变方针,将课前三分钟的复习时间交给学生,来一个角色转变,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独立去回忆、去描述、去书写。例如:讲完光合作用这节课,下次上课之前,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对此知识强调复习,若老师只是一味地复述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如何,暗反应阶段如何,学生可能觉得自己听懂了,但做起题目来,仍然不会,所以不如让学生自己先看一遍知识点,再拿出一张纸,合起书本,将课本中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画出来,画完之后同桌互换后相互批改,让几位学生说说自己错误的地方。这些错误很可能代表了大部分学生的错误,学生会很快找到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在以后复习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再如:学生常常在遗传图解的书写中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老师在必修②中遗传学的前几章讲解时,不妨利用新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个遗传图解的题目,俗话说:熟能生巧,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巧用课前学生注意力还未集中的时间,让学生思想紧张起来,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立即改正。

通过“听、说、读、写”,不仅能让学生很快静下心来进入学习情境,而且能让学生对每节课都充满兴趣,同时达到复习的目的。那么课前仅有的几分钟到底用哪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要求老师熟悉教材,总结经验,课堂是变化的,方法是多样的,老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总之,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轻松学会学习,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那么在教学生学习之前,要先让学生喜欢“开始上课”。

参考文献:

[1]姚二梅.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蒙庚阳.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4个良好习惯.

[3]周婉珊.合理应用记忆规律,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课本题目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