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霸级的胃要有毒辣的眼睛

2015-09-10胡阿忧菜梆梆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谣言言论学霸

胡阿忧 菜梆梆

国内首家泛科技网站,一个开放、多元的泛科技社区,秉持“科技有意思”的理念,致力于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泛科技主题内容,对身边的生活进行有意思的科技解读,并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让科技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还记得小时候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吗?书里面解释的知识,正在被科学家不断地更新着,《十万个为什么》衍生出来的,不仅仅是十万个为什么,而是无数个为什么。童年的疑惑,长大了依然还存在。对世界的了解,我们从不曾停歇。

我们每天收到的信息已经太多太多,有时候也会静下来想—想,这些信息有用吗?

你若慎重对待这些信息,这些信息当然是有影响的,比如长期钻研在某个领域的学者,通过持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观察,就能找到规律或灵感;如果你只是看看,也还是会产生一些影响的,比如与朋友闲聊的时候,某些有趣、好玩的信息能让你感觉到有共同的话题,也能打发时间。

当然,那种交谈其实对生活没有太大的益处,甚至会有害处。比如,经常聊一些不确定的信息,最后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认知,也会慢慢失去对真假问题的辩驳能力。

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前几天认为对的事情,现在又认为不对了,过几天又觉得还是不对……这本书则给了我们—些肯定的信息,至少增强了信心。

作为一个伪装成萌系的吃货,最关心的当然就是一日三餐了。对于怎么吃才营养均衡这种高阶问题,先放到一边儿去。我们来看看那些关于吃的谣言吧。

吃一只烤鸡腿,等于抽了60支烟?喝奶不如去吃菜,牛奶越喝越缺钙?越吃越瘦的食物真的存在吗?掉色的食物一定是染色的吗?

慢慢地看下来,从“危险”食物有真相,健康“箴言”快终结,饮食窍门打不开,到轻轻松松工业化,越看越汗颜:自认“机智”的我,也曾掉进了“高钙奶更补钙”“早上吃水果更好”“草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的坑里。

但是作为一个瞎看书会自省的新青年,在自惭形秽之余还悟出了一个道理: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其实终止谣言应该不单单只是闭上嘴这么简单,不然大家只要看看本书的目录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嘛。

书中的每一条言论,都有着谣言+真相+结论+参考文献的构造,精华部分就在对真相的抽丝剥茧中了。有对于这些不实言论源头的追溯,也有对于其中听起来模棱两可却又很“吓人”的疑点的考据,分析造成言论中可怕结果的可能性,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学霸在为你解释生活常识。担心会枯燥?不会的,这个学霸的EQ还挺高,言语措辞有爰又搞笑,就像萌萌的冷笑话段子手。

57条谣言一一考据,可实在算不上是轻松的任务。似乎有点明白了谣言粉碎机们的“殷切期望”:他们费这么大劲儿对谣言抽丝剥茧恨不得扒下几层皮让我们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不就是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

多希望广大小白们,在碰到那些听起来似乎很重要但又模棱两可的言论时,多在内心翻几个白眼,长几个心眼,问几句为什么,谣言也许就不攻自破了吧。

嘉倩:

那些四处旅行的人,出书拍电影上电视,火了把,我好奇他们周游完世界之后呢?突然想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那个水晶店的老板,他的梦想是跨越沙漠去麦加朝圣,年少时太穷,为了实现这趟旅行于是开了水晶店,可有钱后却不再愿意撒手生意远走他乡。他害怕实现梦想后的空虚,于是只能和它保持距离,既不走远也不靠近。难道实现梦想以后,就是空虚吗?

悟空不哭:

《失落的一角》这本书太过出名,太过简洁,其所蕴含的意味又太分明,以至于在微信上看到了另外的版本的时候,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屑的。然而,浏览完那个版本,回头再想谢尔·希尔弗斯坦這个原版本的时候,心中不禁生出了更多的关于这个文本的解释。

瘦竹:

如果非让我给韩松落的《为了报仇看电影》换书名,我换上的书名应该是《看电影,谈人生》,虽然极其恶俗,但肯定比原书名更为贴切,看过本书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既然看电影是幌子,谈人生是真相,我就不必被他所列举的那几百部电影名吓倒。

欧阳杼:看完了传说中的《放学后》,这本小说虽然也是校园推理,但和柯南,金田这种类型的校园推理截然不同,本身具有更大的可信度。

Kerena:

初读《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时,我想到的是村上春树的《奇鸟行状录》,与《遇见百分百女孩》《神的孩子全跳舞》这种散发着温暖气息的小品不同,村上在书中刻画了个仿佛沉睡在黑暗中的地底世界,外面的金融危机、交通堵塞、四季变换、生老病死统统与这里无关,主人公本正经地吃着意面,经历着自己的大冒险。这个世界虽然散发着幽暗光芒,却因为被幻想之云轻轻托起而不显得沉重。

猜你喜欢

谣言言论学霸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他们的言论
学霸也是人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植物帮之学霸
安静的学霸
言论
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不是随意的等